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二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非专业班)

2014-5-11 0:26:14下载本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非专业班)

命题者:黎红梅 审题者:张鉴华

(说明:本套试题共两卷总分100分,第一卷为选择题60分,请按要求把所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二卷为非选择题40分,请按要求把答案做在该卷空白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这是因为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创立的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系统的世界观知识

2.“法轮功”编造者李洪志宣扬社会的发展是由神安排和决定的,是由他控制的。从哲学上看,他的这种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C.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D.人的主观能动性

3.人类基因具有多样性,但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的测序工作,揭示了基因和人的疾病的关系,绘制了人类基因图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我国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四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我国在神舟四号上进行的生物技术实验获得成功。细胞电融合实验能育出地球上难得一见的植物新品种,老百姓的生活中将因此多出许多“新鲜玩意”。比如,通过太空杂交,不仅水稻质量可以大大提高,而且牛奶味米饭、耐盐碱水稻也将纷纷出现。根据材料回答4—5题

4.我国载人航天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再一次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C.意识对社会发展主要起着推动作用  D.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讲条件的

5.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的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   ④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6.《求是》发表文章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这一事实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7.调整农业结构应学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立足于本地实际,脑子要活,腿脚要勤,眼光要远,避免陷入“种啥啥难卖,养啥啥赔钱”的境地。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B.做任何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D.人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8.对于中央的方针政策,一部分同志习惯于照抄照搬,一般号召,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
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违
背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近年,上海郊区已开始用电脑种菜。电脑种菜完全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B.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科学越发达,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
  D.科学每前进一步,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就失去一些地盘

10.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仪式2002年7月5日在京隆重举行,朱镕基十分重视和关心西气东输工程的进展情况,指出这项工程不仅能够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加快新疆经济发展,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而且将有力地带动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这说明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11.开通不久的厦门海沧大桥总投资为28.74亿元,这座桥的建设会带动当地及有关地区的钢铁、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会产生近百亿元的扩张效果。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实事求是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

12.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认识坚持了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3.体育锻炼是好事,但也要看什么时间和地点去做,刚吃饱饭就剧烈运动就不合适,在课室里打球也不行。这表明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D.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与不同条件相联系,就会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

14.《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事物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先进的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发展了,条件变化了,事物蕴涵的先进性就可能减弱、丧失甚至走向反面。这说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5.提起防沙治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树木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作用。然而在西部的植树造林热潮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顾自然条件的客观实际,盲目种树也能出沙尘暴。上述事实包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6.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
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17.逆境和顺境往往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两种外因条件,顺境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也会使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会给人以艰难、困苦,
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说明
  A.逆境和顺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顺境是有利于人的成长的外因条件,逆境是不利于人的成长的外因条件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能否成才在于内因
  D.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要扬长避短,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1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有两种状态,它们是
A.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  B.静止和运动
C.量变和质变      D.变化和发展

19.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离散几个世纪的澳门也回到祖国怀抱。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借“台独”组织活动之机大放“台独”言论,不仅声称台湾与对岸的祖国大陆“一边一国”,更首次鼓吹“台湾现状的改变要公民投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台湾当局抛出“一边一国”、“公投”企图分裂祖国,必定是徒劳的。这说明

①祖国统一进程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③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违背规律是注定要失败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规律是物质运动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④矛盾的特殊性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A. 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2002年5月23日,至24日,江泽民同志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既勇于开拓,又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之所以要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是因为

A.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但可以被消灭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22.下列选项符合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是

A.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能够推动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进步

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C.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23.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2002年1月17日晚在北京国安剧院隆重举行。10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业绩和重要贡献的杰出青年在鲜花和掌声中捧起了奖杯。显然她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但都共同体现了忘我的奉献精神,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说明
  A.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同一本质一定是相同现象的表现 D.同一现象的本质是多变的本质

24.体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是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感性认识必然会发展到理性认识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25.目前国内文艺界出现了一批违背史实、“标新立异”的作品,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找亮点。例如,为曾国藩、袁世凯翻案,为汪精卫开脱,为陈布雷挽歌等等。这说明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不同
  B.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法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C.知识构成正确与否,决定着对认识对象的理解
  D.认识的“逼真”与“失真”完全由主观条件决定

26.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原因和对水土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林木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制约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上述事实说明

A.事物处于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永恒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7.信息技术极大地便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人类文明进入了新阶段。然而,信息也象一柄双刃剑,它即带来巨大效益,也造成了诸多新问题。如信息过剩问题,它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等。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是对立的统—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28.李洪志对邪教一说讳莫如深,一再辩解“法轮功”“既不邪,也没教,何言邪教”。如果剥去其冠冕堂皇的伪装,我们就会看到,“法轮功”是彻头彻尾的邪教。从哲学上看,上述论断说明
  A.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则属于理性认识
  C.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D.人们的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非专业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班别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 成绩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9.材料一:2002年初,四川省青川县委、县政府把切实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白龙湖的水面优势,探索出围栏大户养鱼和引进太湖银鱼养殖人工增殖项目,实施庭院经济,实施移民加工、运输及餐饮第三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使2.3万移民直接受益。

材料二:2003年1月2日,青川县沙州镇一居委会的移民王明全说:“感谢县里给我找了一个好项目,去年,我在白龙湖捕捞银鱼收入上万元,今年,可以过一个高兴的春节了!”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一、二,评价青川县委、县政府的做法。

30.春节刚过,著名老字号食品加工企业南京冠生园就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南冠”从1993年就有了用陈陷做“黑心月饼”的问题,媒体对“陈陷月饼”事件报道后,南冠遭到了市场经济的无情淘汰。

“南冠”的破产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四、辨析题(8分)

31.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只要搞好经济建设,其他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

五、论述题(16分)

32.材料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物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只是完成这项历史任务的一个阶段性胜利。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继续把扶贫开发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不懈努力。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1)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又“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请你谈谈如何“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答案

政治试卷

(非专业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A

B

A

B

C

A

B

B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A

A

D

C

D

C

A

B

B

C

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25 AB  26 AC 27 BCD 28 CD

29、(1)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4分)
(2)青川县委、县政府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通过切实可行的项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了三个代表,也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4分)

30、

(1)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是由于“南冠”做“陈年月饼”,才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3分)

(2)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南冠”做“陈馅月饼”坑害消费者是其破产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媒体的监督对其破产有重要影响。(5分)

31、

(1)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分)

(2)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3分)

(3)    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解决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可见,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3分)

32、

(1)    体现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6分)

(2)    本问题不设答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分,意在扩展学生思维。(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