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 二 政 治(理科)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反映”,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表明的哲理是: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了规律,办事一定成功
C.按规律办事就一定成功 D.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列宁曾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唯心主义哲学中也包含某些合理的因素。据此回答4—5题。
4.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对唯心主义哲学,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
A.具体分析,科学批判
B.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C.从整体上肯定唯心主义的正确性
D.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应彻底否定唯心主义
6.在日本“二战”遗弃化学武器伤人索赔的众多案件中,日本政府多次无视事实,拒绝赔偿,而中国受害者一再起诉。从哲学看,这是因为双方
A.立场不同 B.知识构成不同
C.世界观、人生观不同 D.思维方法不同
7.古人说:“谬误出于口,则乱及万里之外。”这说明
A.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一位的 B.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不同性质的意识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8.“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一俗语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B.学习间接经验是后天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多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9.西部开发,绝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绝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上马没有市场、没有竞争力的加工工业项目;绝不能搞花花哨哨的“形象工程”。这三个“绝不能”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B.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D.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10.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下列政策中体现最明显的是:
A.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D.我国要发展生产力,主要靠全国人民的自力更生,但自力更生并不代表闭关自守,我们要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来发展自己
1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相协调。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提高我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②要用发展的观点处理和解决问题 ③要以保护环境为主,发展经济为辅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难以两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下列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⑨水往低处流 ⑩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落
A.①②⑨ B.③⑤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13.下列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钉多木烂,滴水穿石 D.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14.“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句话说明
A.矛盾具有客观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5.下列原理,方法论意义,反对的观点,正确的组合是: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矛盾普遍性原理 ⑤反对主观主义 ⑥矛盾特殊性原理
⑦一分为二 ⑧反对一点论 ⑨反对“一刀切”
A.①—③—⑦ B.④—⑦—⑤ C.⑥—②—⑧ D.⑥—②—⑨
16.抓中心、抓关键、抓重点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法关系的原理
17.对分清主流与支流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解决问题时,应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B.分析问题时,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C.分析问题时,要分清成绩和优点、不足与缺点
D.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8.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D.自然界有人类社会都是古今不变的
1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种认识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
①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 ②与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方法对立
③两点论,不是一点论 ④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0.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林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21.“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说明:
①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使思想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客观实际
③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2.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实行双气化的大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中,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占50%左右,其余50%中,18.2%以上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纸张占5.3%,棉纺织物6.8%,草木树叶占6.1%,这些废物扔掉是害,利用起来则是个宝。这说明:
A.事物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联系
B.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C.要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23.2005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没有核心技术,就意味着继续落后;如果不重视自主创新,会进一步加大差距。上述材料说明
A.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新事物在力量上超过旧事物
24.加强自主创新的内涵之一是加强集成创新。加强集成创新,之所以要使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是因为
A.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有决定作用
B.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5.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列强争夺霸权、妄图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C.部分制约和决定着整体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6.中国“入世”,北京申奥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迎来成功,表明
A.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内因,也离不开外因。
B.事物发展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主次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7.下列选项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有:
①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有关 ②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曲折性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①④
29.“狐狸昼伏夜出,捕食猎物,它总希望太阳别出来。当公鸡叫时,狐狸以为是鸡把太阳叫了出来,就把公鸡咬死了。可太阳照样出来。”这则寓言故事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不确定的
B.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C.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D.人们应当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0.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3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
①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应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④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据此回答32—33题。
32.从战略全局出发是基于下述哲理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整体是部分以合理的结构所组成
C.整体离开了部分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3.上述材料表明,《建议》是
①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意识 ②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
③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客观事物 ④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我国的立法从闭门立法到开门立法,从专家立法到民主立法,这一过程表明
A.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事物必须从实际出发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客观的
C.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35.有人认为“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承认“大人物”的作用 B.承认“心理”的作用
C.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否认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Ⅰ卷答题卡(共70分)
总得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36.在中药方中最常见的是甘草,它分为甘草节儿,甘草梢儿。甘草节是治关节痛的;甘草梢儿是利尿的;生甘草是解毒的;炙甘草是缓中的。一株小小甘草就有四种用途,不知其理,焉能下药?(10分)
这则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为什么?
3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理论根据是什么?(6分)
38.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要我们处理好“三大关系”。首先是处理好消费与节约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生产节约与消费节约的关系;最后是处理好自觉性节约与制度性节约的关系。(14分)
(1) 运用唯物论的哲理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7分)
(2)运用辩证法的有关哲理分析“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要我们处理好‘三大关系’。”(7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B | D | C | B | A | A | B | C | B | D | A | D | B | D | D | D | B | A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D | A | C | B | B | C | B | D | B | B | B | B | A | A | A | D | C |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36.唯物辩证法启示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分)。这是因为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甘草的分析、研究,才认识到甘草的不同用途。(2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分)。只有具体分析、并认识了甘草的不同用途,才能正确使用这种药,做到药到病除。(2分)
37.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6分)
38.(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2分)党中央、国务院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3分)
(2)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分)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必须正确处理三大关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