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二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政治春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

2014-5-11 0:26:07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政治春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政  治  试  题

       (选  修)   08/3/16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命题:葛长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 2007年12月24日,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苏州金鸡湖畔开幕。苏州市政府表示将把中国电影金鸡奖永久评奖基地打造成为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电影科普基地、电影档案资料研究展示基地,为发展苏州文化产业和繁荣中国的电影事业作出贡献。苏州市政府的做法表明

A.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苏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B.苏州的文化竞争力强于其地市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总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金鸡奖永久落户苏州一定能推动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2.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3.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几分自豪感。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5.“周杰伦的《蜗牛》入选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这个新闻一出来,舆论便纷至沓来,有的赞同,有的批评,原因不仅相同。这个现象表明了                  

  A.大众文化以流行为主要特点  

  B.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C.传统的革命歌曲已不受大众欢迎

  D.我国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6.“圣人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力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句话阐述的道理是

A.治理国家要完全依靠武力      B.强调教育感化在治理国家中起着重要作用

C.圣德的皇帝都是靠文化治理国家的 D.教育对治理国家起决定作用

7.“嫦娥一号”到达绕月轨道后,在距离地球30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等30首中华名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B.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能够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8.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①守旧主义    ②封闭主义   ③民族虚无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2007年,扬州市的雕版印刷、剪纸、玉雕、漆器、评话、扬剧、清曲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体现了我们对    的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0.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社会主义新的内涵。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D.传统文化具有不变性的特点

11.《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

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

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

1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把建立“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A.推动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B.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C.发展教育,首先必须发展自然科学  D.改进课堂教模式,发展网络教学

14.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1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亨廷的“文明冲突论”

A.说明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

B.强调了不同的文化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C.鼓吹西方文化的优越,否认其他文化的优点,其实质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体现

D.说明不同文明各有特色,应彼此尊重,取长补短

1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世界至尊  C.博大精深   D.居于世界前列

17.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普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振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集中体现的是

A.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  B.自强不息,顽强抗争的精神

C.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精神  D.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

18.“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文化多样化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D.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19.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在《解放日报》撰文说,我们是“人民”的艺术家还是 “人民币”艺术家?拿了灾民30万元不留一分钱的“天王”、“歌后”能称得上是“人民艺术家”吗?对此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既要重视艺术素养的提高,又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②要加强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职任感的熏陶

③对艺术工作者而言,艺术素养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④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1.下列对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形式      B.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它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瑰宝   D.它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22.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江苏,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践中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之所以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文化建设,是因为它是

A.江苏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

B.是江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绝对真理

C.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

D.科学发展观是“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的体现

23.据调查显示,传统的皇历在当今很有市场,对公众影响较深,相信迷信的公众数字明显增多,求神进香在一些地方较为普遍。之所以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文化建设,是因为它是

A.我国传统文化毒害人们的思想    B.我们应摒弃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C.我国传统文化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D.迷信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4.“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

①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继承了传统的文化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①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①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通俗化、平民化、娱乐化是近些年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通俗已经逐步变味,有的甚至走向庸俗、低俗和恶俗。可见,发展电视产业要

A.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勇于吸收外来文化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限制通俗文化的发展

29.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与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就会浸透了书香,就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就能引导、照耀、温暖别人与后人。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30.“每天下午五点半,有么说么的小么哥和您不见不散。”齐鲁电视台的“小么哥”主持的《拉呱》节目深受观众好评。《拉呱》充满了百姓关注的民生新闻:鸡毛蒜皮、路见不平、拌嘴饶舌、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家庭和睦、邻里相帮……这说明《拉呱》节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遵循弘扬主旋律的原则        B.传统曲艺与时代精神的相结合

 C.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D.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31.杭州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口号,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B.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发展文化产业要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

 C.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2.中国电视节目鲜有自主品牌,原创的电视节目几乎没有一个叫座的,因此只能照搬欧美成熟的电视节目模式。近两年“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节目都是照搬国外的真人秀模式。这说明要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必须    

 A.继承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B.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百花齐放

33.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生在“成才”之前必须先“成人”,是因为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利于培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加强思想道理修养有利于促进发挥知识文化的积极作用

盐城市伍佑中学

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

政  治  试  题

       (选  修)   08/3/16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命题:葛长江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4.“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1)从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角度,谈谈《如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2)以上材料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启示?(4分)

 


35.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6分)

 


(2)文化创新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36.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广泛而密集的信息网络、高覆盖率的发射系统,使其成为社会的舆论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传播中心。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有人说:“大众传媒是低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根源。”对此你有何看法?

三.探究题:本题18分。要求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

37.某中学高二(10)班同学围绕“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一课题展开探究学习,获得如下资料: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法定节假日安排缺乏中国特色。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休假制度不能落实。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虽只有短短十条,但惠及到了最广大的劳动者。

材料二:国家法定节假目调整方案

注:根据这一方案,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一个,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意义。(4分)

 


探究二:分析以上材料,请说明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的哲学依据。(6分)

探究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说,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明我们也要借鉴。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次东西方文明的伟大握手和雄伟交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折射出不同文明互相了解、交流、融合、进步的过程,没有取代,只有互补。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对不同文明“没有取代,只有互补”的理解。(6分)

探究四: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还有的同学说,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同时要借鉴西方的文明。其目的是要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准备如何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再上新的台阶?(3分)

 


高二政治(选修)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A

A

C

B

B

C

A

C

A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B

B

C

C

D

D

D

A

B

C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

B

C

A

A

C

C

D

B

B

D

34.第一小问: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人的全面发展。(要点。每点2分,只有观点不结合材料得1分)

(2)第二小问:

以上材料启示我们青年学生,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5.第一小问: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使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3)进行文化创新有利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4)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5)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要求至少回答3点,每点2分,计6分)

第二小问:

教材P81,共五点。(要求至少回答3点,每点2分,计6分)

A “主心骨”

B 继发优良传统

C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D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E 让我们培育民族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6.(1)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3分)大众传媒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是“喜”和“忧”两方面,而不只是低俗、落后文化的传播渠道,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这个渠道传播了先进文化。(3分)

  (2) 在我国,低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真正的根源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盲目性的弱点带来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等。加之市场的和传媒的商业性,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3分)

(3) 上述观点没有看到大众传媒的双重性,更没有看到低俗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真正根源,是不科学的。(3分)

37.

探究一: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意义。(4分)

①可以使我国公民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②可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4分)

探究二:分析以上材料,请说明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的哲学依据。(6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针对传统文化受冲击的实际状况提出的;(2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一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正确的意识,必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推动作用。(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一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正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现行放假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的实际而作出的调整。(2分)

探究三: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说,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明我们也要借鉴。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次东西方文明的伟大握手和雄伟交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折射出不同文明互相了解、交流、融合、进步的过程,没有取代,只有互补。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对不同文明“没有取代,只有互补”的理解。(6分)

A 不同文明“没有取代,只有互补”体现了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和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

B 不同文明“没有取代,只有互补”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2分)

C 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反对“封闭主义”,又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2分)

探究四: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还有的同学说,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同时要借鉴西方的文明。其目的是要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准备如何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再上新的台阶?(3分)

A 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严于律已,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B 学习马义科学理论,树立远大理想

C 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