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题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泰山日出 ②邓小平理论 ③蒙古草原 ④芭蕾舞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我们当前所讲的、所学习的文化是指( )
A.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B.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C.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3、有位教授曾用过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很能体现广东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它很注重当下,关心此岸,有一种水性特质,水性润下,代表智慧,顺则有容,逆则有声。上述材料表明( )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4、2006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每个时代,每个民放族的荣辱观,归根到底是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B.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C.经济与文化相互包含,二者难以区分
D.经济与政治相互交融
5、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 )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6、汉武帝为了加强政治统治,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儒家思想被迅速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说明( )
A.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
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决定的
C.文化能反作用于政治
D.文化是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7、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 )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当代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推行强权政治,这意味着
A.必须加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B.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C.当代国际政治斗争更加激烈 D.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共度节日,说明文化(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促进经济生活的发展 D.文化促进政治生活的进度
10、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一位美国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这反映中西方之间的( )
A.文化差异 B.价值观不同 C.宗教信仰不同 D.世界观不同
11、2005年6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13岁的初中生小艺,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详地从24层高楼坠落,飞进他神往的虚幻世界……小艺的悲剧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2、进入2005年以来,《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播放《永远的丰碑》,众多的媒体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从“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你感受到了文化能( )
A.丰富精神世界 B.塑造健全人格
C.大大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 D.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4、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
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15、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正是华西村保持发展活力的秘诀所在。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口袋”富了不忘富“脑袋”,这是因为:
A.文化是由人所制造的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6、优秀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A.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给人精神享受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
17、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好幸福生活
18、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 )
①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吃饺子、贴对联、赏花灯流转,听爆竹声声,观龙狮贺岁,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新年—春节。尽管它历经几千年,但每一个中国人都醉心于这个节日。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③文化交流应尊重文化差异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文化创新( )
①文化创新就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文化创新就是抛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③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文化创新需要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备这种功能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
24、“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5、每到春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放鞭炮、吃团圆饭、走亲串友,这表明( )
①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是对传统习俗的发展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26、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它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表明“和为贵”的传统文化( )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不可捉摸 ⑤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7、传统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 )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8、下列对民族文化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B、各民族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C、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我国各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合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30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
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抛弃
C.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1、2005年4-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民众最感动的是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 )
A、讲这一句话就能实现中国统一
B、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台湾所有的政党都是承认一个中国的
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
32、“伴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中国文化也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
C、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D、新文化必然代替旧文化
33、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5、下列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6、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文化创新( )
①文化创新就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文化创新就是抛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③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文化创新需要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38、2006年5月23日新华网载文指出,“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个人理想,“知识经济”成为国家定位的同时,由个体到整体来构建“学习型人生”、“学习型组织”以及“学习型社会”已蔚然成风。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D.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39、你能从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 )
①民族传统文化 ②民族团结精神 ③文化创新能力
④法制的不断健全 ⑤民族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0、2002年,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43.59亿美元,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这说明
A.先进、科学的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 B.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Ⅱ卷(共40分)
41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起而捍卫自已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请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4分)
(2)面对文化入侵,你认为应如何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4分)
42、2007年4月12日《人民是报》载文指出,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1)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哪些优秀文化?(2分)
(2)在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时,应做到什么?为什么?(3分)
(3进行文化创新,为什么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5分)
43、背景材料: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0分)
44、自1998年以来,在一些社会机构和人士的组织推动下,北京、湖南、山东、安徽等地,越来越多的儿童参加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颇为引人关注。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校已着手组织在校学生开展“诵读书经活动”,即: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熟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12分)
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5CDABD 6—10BAAAA 11—15ADDAD 16—20BAAAC 21—25ADBCA 26—30ADCCD 31—35DBCBD 36—40CBCBC
41、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分)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2分)③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或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2分)
(2)把我国的文化建设作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6分)
42、
(1)主要是本民族优秀的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等。
(2)在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时,应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优秀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民办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充分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产品。因此,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很少的需要。
43、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点,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2)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
(3)不同的文化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4)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鼓吹西方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否认其他文化的优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主张。
(5)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坚持立足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精华,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4(1) “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发扬。
(2)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不可照单全收。
(3)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该注意方式,不要搞一刀切。
(4)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外来与外国文化。
高二政治试题答案卷
41.
42.
(1)
(2)
(3)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