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二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2014-5-11 0:26:09下载本试卷

2

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请把答案涂在答案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案纸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I 60分)

一、下列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是说:(   )

A.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B.只要改造世界就能认识世界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哲学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现实生活中人们嘲笑杞人忧天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然而在今天看来,人们的嘲笑是错误的,其合理思想是(  )

A.预见到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

B.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趋势

C.触及到思考世界、思考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

D.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3.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4.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枝不结果的花

②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主义,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6.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因为创新能够(  )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④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  )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中富人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④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这说明(  )

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

C.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D.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

11.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12.“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水资源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是因为(  )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4.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15.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1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

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17—18题。

17.作者感到“战地黄花香”和“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表明(  )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18.“人生易老天难老”其哲学寓意是(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19.民主是个大学校,几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这个学校里努力学习,无论是选举人还是被选举人。民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可能一夜间从幼苗长成大树,中国的民主进程,还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民主技术的改进以及民主理性和政治智慧的提升。一句话,民主仍在路中。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B.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C.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在曲折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

20.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上看,上述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表明(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2.“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23.“天下大事,常发于至微,既终为患。”这句话给人们的警示是(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要反对唯心主义

C.要注重量的积累                    D.要坚持适度原则

24.建国初期,为解决吃饭,我国将“北大荒”开垦成“北大仓”;今天,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草)。我国农业生产的这一变化,从哲学上充分说明(  )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因果联系是联系的主要形式

D.事物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25.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

①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之中

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爱迪生搞发明几乎每天忙于实验。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动,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实验毫无价值,一位老太太曾问他:“你天天搞这些玩意,有什么意义?”爱迪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爱迪生的话中蕴含的哲理是(  )

A.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           B.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C.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新事物

27.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他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减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一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8.动物和植物都有吸收和排泄的过程。植物是通过叶和根,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和光能,然后把它们合成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和能量;而动物则是利用消化、循环系统,从食物中获取自身所需求的营养物质,以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动物和植物在异化作用于中虽然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其排出的途径有所不同。这表明(  )

A.任何事物只存在矛盾的特殊性,不存在矛盾的普遍性

B.任何事物只存在矛盾的普遍性,不存在矛盾的特殊性

C.任何事物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

D.研究事物的特点是很重要的,研究事物的共同点是不必要的

29.“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  )

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0.“骏马能历险,犁田不若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若舟。”其哲学寓意是(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第Ⅱ卷 (共40分)

二、回答下列各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31.“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中说的四个“同样重要”和“两个不可替代”,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32.今年六月以来,在聊城市委组织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人们充分认识到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只能导致落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9分)

33.2007年3月28日至31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城市规划、建筑与景观设汁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此次展览会的主题是“城市、人、环境、可持续发展”。

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展会主题的理解和认识。(9分)

34.    材料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上学难、看病难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区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某地区的收入差距拉大影响社会稳定;一些农民生活富裕了却重金修庙、建坟,迷信思想更加严重;一些农民文化生活匮乏,赌博之风盛行。为此,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聊城市刘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发展建设为重点,结合本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等优势,制定了大力发展疏菜、食品的生产加工策略,促进了本村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他们没有盲目进行大规模乡村规划和改造,而是在广泛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街道、房屋和公共设施的实际,有重点、有层次、分阶段地对全村街道、住房、环境和公共设施进行了规划和改造,形成了街道新颖美观、住房错落有致、环境优雅别致、生活方便舒适的全新格局。他们针对过去存在的乱丢垃圾、赌博打架、邻里纠纷等现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村风民风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7分)

(2)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刘庄村做法的正确性。(7分)

z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C

C

C

C

D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A

D

B

A

B

A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D

D

C

D

C

D

B

C

C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材料共同强调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人们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2分)

(2)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6分)

32.(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想意识与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符合,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3分)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的旧观念,进行创造性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要求。(3分)

(3)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33.(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城市、人与环境密切相关,三者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

(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在规划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分)

(3)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展会主题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人口、环境、发展的关系,是树立整体观念、寻求最优目标的体现(3分)

34.(1)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当前农村实际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

②认识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任务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2分)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整体要求,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3分)

(2)①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刘庄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刘庄村特色的发展道路。(2分)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刘庄村结合本村特点发展经济,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灵活方式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分)

③善于分析矛盾,分清主次。刘庄村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带动村庄改造、村容改貌、村风改观;在全村规划和改造过程中,有重点、有层次、分阶段进行都体现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结合。(3分)

注:本题可用观点较多,学生回答只要有理有据即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