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第四课同步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 )
A.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有利于反对封建迷信
C.有利于对宗教进行管理 D.有利于宗教的发展
2.封建迷信活动和正常的宗教信仰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封建迷信活动 ( )
A.对人和事物盲目信仰和崇拜 B.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
C.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D.宣扬鬼神观念
3.据国家民委最新统计数字:截至2004年底,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 条例133个、
单行条例384个,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补充规定有68件。我国民族立法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内容全面、适用对象广泛,按效力和实施范围高低层次组合的立体架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生活系统的各个方面;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立法机制和执行机制。这表明( )
A.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法律保障
B.我国实行的是民族自治制度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有独立的立法权
D.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自治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 )
A.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
B.民族自治地方的村民委员会
C.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和政协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拉萨作为西藏的首府城市,城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危房达到50%以上,市区没有任何给排水工程,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现在的拉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市政建设经历了5次大的建设高潮后,城市功能和品位都在不断提升。建城区面积已达54.8平方公里,六横十五纵的市政道路网已形成,已建成道路241.13多公里;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已经达到12.5万吨,用水普及率达到85.5%;城区相应的排水管网已经形成,市区排水主支管网已达223.19公里,城市建设已达中等城市水平。解放以后拉萨的变化说明 ( )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我国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我国已经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共同富裕
6.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 ( )
A.文化作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载体具有稳定性
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7.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各级政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 )
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④说明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的首要的前提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8.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我国公民因此享有法制保障下的更为具体、更为全面的宗教信仰自由。这一条例的颁布 ( )
①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体现了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A.自强不息 B.民族团结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0.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
A.让少数民族人民享有高度自治权 B.让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C.国家的统一领导 D.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11.“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这是因为在我国( )
A.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将长期存在
B.宗教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C.宗教属于人们的认识问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D.我们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2.2004年5月23日,我国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施情况。白皮书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B.西藏各族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西藏民族自治机关充分行使高度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3.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走过的50年,是积极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取得成绩的50年。中国伊协在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穆斯林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各族穆斯林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表明 ( )
A.我国宗教的本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B.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宗教已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4.巴以冲突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解的难度也比较大,这是因为 ( )
①恐怖主义和暴力政治的存在
②大国插手和干涉这一地区的事务
③巴以之间的历史问题和宗教问题盘根错节
④巴以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 (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消灭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③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④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6.我国最后的狩猎民族敖鲁古雅猎民,2003年8月10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实施整体搬迁,走出大森林。这表明 ( )
A.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党和政府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1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理解有 ( )
A.民族自治机关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党、政、军、司法、检察机关
B.在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都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只能由少数民族的选民选举各级人民代表
D.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主权与治权的高度统一
18.近些年,不少贪官烧香拜佛,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例如,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中纪委人员让他写交代材料,结果,他却大书特书佛教治国的论调。他反复写道:“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思是:去啊,依无上妙智到彼岸。《心经》里的这句咒语,他一口气写了十三遍,以此祈求佛的保佑,消灾免难。这属于( )
A.正常的宗教信仰 B.封建迷信
C.正常的宗教活动 D.邪教活动
19.2004年5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指出,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已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220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自治区还将“雪顿节”等藏民传统节日确定为自治区的节假日。这说明 ( )
①藏族人民享有特别广泛的政治权力和自由
②西藏民族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④藏族习俗和传统受到尊重和科学继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台湾孤悬海外逾半个世纪,但两岸人民依然拥有共同的传统节日,这表明 ( )
A.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B.共同的地域和经济生活是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
C.两岸分裂不会影响两岸的文化交流
D.“文化台独”的种种努力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21.中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有 (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民族融合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截至2003年底,西藏自治区有1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788座,教职人员26000多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清真寺3500多座,教职人员5100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体现了 ( )
①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文字教材3500多种,计1亿多册。这表明 ( )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②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
③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方面
④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这体现了 ( )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25.国家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因为 ( )
A.封建迷信活动是个别人的行为
B.封建迷信活动以索取钱财、欺骗群众为目的
C.宗教是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D.宗教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26.部分群众中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告诉我们,必须 ( )
A.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意识
B.树立唯物主义,肃清唯心主义
C.对这种思想进行严厉打击
D.进行惩处
27.邪教和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邪教的本质是 ( )
A.妨碍社会正常秩序 B.妖言惑众、神话教主
C.非法结社、骗钱敛财 D.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
28.青少年学生要拒绝邪教、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就应该 ( )
A.不参加任何社会组织、社会活动 B.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9.我国青藏铁路的建成,将使西藏巨大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会加快西藏的发展步伐。修建青藏铁路体现我国坚持 ( )
A.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团结的原则
30.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山区半山区占全省面积的94%。云南省党政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从建设面向落后山区的“民心工程”入手,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云南省实施“民心工程”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 )
A.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可以从根本上帮助群众消除贫团
C.能够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D.有利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我国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已经得到真正的实现。集体表现为 ( )
①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②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③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④各民族已经实现了经济、文化方面的平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A.是由我国政府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决定的
B.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C.是由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D.是由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决定的
3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是由 ( )
A.党的性质决定的 B.各级政府决定的
C.国家主权决定的 D.宗教团体决定的
34.我国目前的五大宗教指的是 ( )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道教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图腾崇拜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原始宗教、道教
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
35.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 的分布特点( )
A.相对集中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分散居住 D.少数民族穿插其中
第Ⅱ卷(共8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36.(15分)现在,我国约有2000万穆斯林,新疆就有清真寺2万多座。伊斯兰教职人员近万人。西藏的藏传佛教寺庙共有1700多座,比西藏和平解放初增加了300多座。西藏还把“藏历新年”和“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问题:为什么说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37.(15分)自2002年起,沈阳市民刘某以算命、算生辰八字、看手相为由,多次收取李某钱款共计2.4万余元。时间一长,李某觉得刘某算得并不准,于是就要求刘将2.4万余元返还,但遭到了刘的拒绝。2004年11月,李将刘告上了皇姑区法院,要求刘返还不当得利。法院审理后认为,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李、刘之间的行为既不是民间借贷,也不是合法的债务关系,更不是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而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封建迷信活动,不应得到法律保护和司法救济。
你觉得法院的审理正确吗?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得到什么教益?
38.(25分)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西部开发投资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还直接安排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一批重点项目,涉及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1)西部大开发的政治意义是什么?(15分)
(2)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10分)
39.(25分)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属于唯心主义,为什么国家保护前者、反对后者?
高三政治同步测试(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A(B二者没有必然联系;C管理是手段,不会是目的;D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宗教。)
2.B(ACD都是共同点)
3.A 4.D 5.A
6.A 这里的民族应该是大民族,即中华民族。
7.A ④应该很好排除,与题干的方向明显不一致。
8.B ④与题干方向不同。而③符合题干“充分听取了各界专家学者的意见,是集思广益的结果”。
9.D 这里是大民族概念,即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能够维系统一的核心内容就应该是爱国主义,如果不爱国,不爱中华民族,国家早就分裂了。
10.C 区域自治本身就是指单一制国家中行政区域的自治,而不是独立的共和国,所以,前提必须是国家统一领导。这是我国宪法认定的政治制度。
11.C D迷惑性强。事实和政策哪个在先?肯定是事实在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根据宗教形成和发展规律而制定的。B消极作用是主要的。A并不是因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我们就不去消灭它,日本侵略者、法轮功都是社会力量,我们却要消灭,所以,主要还是看它是不是对人类社会的反动。
12.B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A错;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三大原则,D错;行使高度自治权,不能有高度二字,C错。剩下的就是B了。
13.B 宗教本质不会变,一旦本质变了,该事物就不存在了,A错;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一个过程,无法宣布已经适应的时日,D错。C与材料的方向不一致。
14.A 该题的时政性更强一些,必须得了解时事才能知道对与错,好在设计时降低了难度。④很容易排除,剩下的不知道也不要紧,自然就是对的。
15.D ①是结果,不能当作原因;②还没有实现。
16.B 难度不大。材料比较典型,就是叙述的语言少了点,没有说为什么要搬迁。
17.D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选D。民族自治机关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不包括其他机关,A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才设立,B错。没有C这样的规定。
18.B 正常的宗教信条一般都要求信徒要禁欲,不会教唆人去骄奢淫逸。所以,贪官们拜佛不是信教。
19.C 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②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对。政治权力和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有某个少数民族享有“特别广泛的政治权力和自由”,不选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③错。
20.A 这里所说的民族是大民族概念,即中华民族。CD是不对的,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长期的思想灌输也会对人的认识形成产生影响。
21.B ③不是要消除民族差异,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人为地去消灭它。④有些少数民族全民族都信教,所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
22.C 23.A 24.B 25.B 26.A 27.D 28.C 29.A 30.A 31.C 32.B 33.C 34.D 3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36.(15分)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存在着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族感情方面的差异。(7分)
②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宗教意识和某些礼仪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已变成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也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8分)
37.(15分)①我国法律保护的是公民合法的权益,所以,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会受到法律保护,应该首先看其行为是否合法。(5分)
②迷信指的是对人和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案例中的刘某和李某同是在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性质是一样的。(5分)
③做事情之前先要考虑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否则将得不到法律和舆论的支持。(5分)
38.(25分)(1)①由于历史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8分)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7分)
(2)首先,需要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其次,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植,财力支持;再次,需要发达地区的支援。(10分)
39.(25分)①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积极作用。我国现在的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6分)
②我们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7分)
③封建迷信思想是一种盲目、非科学的崇拜,麻醉人们的思想,消磨人们的意志。而封建迷信活动是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是社会的一大公害。(6分)
④对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要通过教育来解决,对封建迷信活动,要依法惩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