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15分)
fèi ténɡ lǒng zhào càn làn jūn yún xìnɡ ɡé
( ) ( ) ( ) ( ) ( )
zhào yào rèn pínɡ chónɡ dié fènɡ xì yǐn bì
( ) ( ) ( ) ( ) ( )
hénɡ jì shì hòu pí qì ɡuī lǜ zhù zhǐ
( ) ( ) ( ) ( ) ( )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枝折花落(shé zhé) 风号浪吼(háo hào) 静谧(mì bì)
一模一样(mó mú) 薄雾(bó báo) 可恶(è wù)
三、 词语巧积累(补充词语并归类)。(8分)
风( )浪( ) ( )天( )地 ( )( )鼎沸
昂首( )( ) ( )( )不安 山( )地( )
崇( )峻( ) ( )( )而去 屏息( )( )
描写环境的:
描写人物的:
四、 选词填空。(9分)
勇猛 勇敢 勇气
1.小明是个( )的孩子。
2.小猫是那么( ),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3.我们要有( )承认自己的错误。
安静 平静 镇静
4.船( )地在水面移动。
5.当四周很( )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6庙门前的石狮子很威武很( )地蹲着。
即使……也…… 如果……就…… 无论……也……
7.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
8.( )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游泳。
9.( )下大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3分)
1. 大家昂首东望 等着 盼着
2. 大体上讲 住所是很简朴的 清洁 干燥 很干净
3. 好 他的同伴快乐地喊道
六、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7分)
题西林壁
这首古诗是 代诗人所作。不仅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还揭示了人生哲理,其中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七、语言积累。(7分)
1.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
2.山重水复疑无路,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这地方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葡萄灰,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5.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 、 、 。在不叫的时候,他还会咕噜咕噜的给自己解闷。
八、修改病句。(3分)
1.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到花园里玩。
2.他决心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3.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九、阅读。(25分)
(一)桂林位于广西东部,桂江上游,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桂林一带分布着面积广大、底层深厚的石灰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风化侵蚀,使这里形成了奇特秀丽的山、水、溶洞风光。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多水多,奇穴异洞也多。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赞誉桂林“无山不奇,无洞不奇”。桂林的岩洞有的宽敞开朗,有的曲折幽深,形态不一,异彩纷呈。其中,最著名的要算七星岩和芦笛岩。七星岩位于桂林市的普陀山西侧山腰,原来是一股地下河,岩洞雄浑深邃,玉雪晶莹,洞里常年温度20℃左右,洞内有大象卷鼻、狮子戏球、仙人晒网、南天门、银河鹊桥等景物。芦笛岩在桂林市西北部的光明山,因附近生长芦草用以造芦笛而得名,洞内景物玲珑剔透,壮丽神奇,另外还有唐代以来的墨迹70多处。
1.短文重点介绍了 和 两处岩洞。
2.短文中最能体现桂林岩洞特点的两个词是: 和 。
3.用“~~”划出说明岩洞形成的原因的句子。
4.写出两个与“赞誉”意思相近的词。( )( )
5.根据短文填空。
七星岩位于 山,它的特点是 、 ,芦笛岩位于 山,它的特点是 、 。
(二)①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②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的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能飞的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的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他背上飞了起来,飞的比鹰还要高。
③我( )喜欢这个故事,( )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的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的更高。
1.文中的第 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2.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4.“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指的是 。
5.请给短文加个题目。
十、作文。(20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要求:(1)具体生动地描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