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地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初二地理下学期毕业考复习题

2014-5-11 0:34:17下载本试卷

地理毕业考复习卷(二)

姓名:     学号:   

1.“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2.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      B.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

3.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人口稠密,两极地区人口稀少

B.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C.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人口稠密

D.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发展中国家人口稀少

4.中东地区的耶路撒冷是哪三大宗教的“圣城”: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

C.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   D.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

5.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将会带来的问题有: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绿地面积扩大  ④就业机会增多       ⑤供水不足  ⑥犯罪率上升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⑤⑥

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位于:

A.赤道附近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中纬度内陆地区    D.两极附近地区

7.城市中心城区的气候不同于郊区,其表现在:

A.气温偏低,风速偏小    B.气温偏高,风速偏大

C.气温偏高,风速偏小    D.气温偏低,风速偏大

8.夏季,陆地和水面在同样强度的阳光照射下,陆地受热情况是:

A.增温快,比海洋热     B.增温慢,比海洋热

C.增温快,比海洋温和    D.水、陆同样热

9.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10.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人口超过1亿”三个条件的一组国家是:

A.美国、印度    B.澳大利亚、法国    C.中国、巴西    D.美国、日

11.下列均属发达国家的一组是:

A.中国、韩国、新加坡    B.法国、美国、日本

C.英国、韩国、泰国     D.德国、南非、加拿大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A.国家面积的大小     B.国家人口的多少

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    D.经济发展的水平

13.人口总数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有:

A.中国、俄罗斯、印度   B.中国、印度、美国

C.中国、美国、俄罗斯   D.中国、美国、巴西

1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欧美发达国家状况的是:

A.交通拥挤,人口增长快    B.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水平高

C.市场繁荣,环境幽雅     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质量好

15.“南北对话”是指:

A.中国与美国的商谈          B.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谈  D.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16.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与之无关的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民族矛盾尖锐   C.石油资源丰富   D.淡水资源紧缺

17.克什米尔地区是哪两个国家之间长期冲突的根源:

A.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   B.巴基斯坦与印度

C.阿富汗与巴基斯坦   D.印度与巴勒斯坦

18.亚洲没有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9.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20.亚洲在各大洲中:

A.跨经纬度最广   B.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C.人种最复杂    D.国家与地区数最多

21.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洲平均海拔约1000米      B.南部三大半岛都临印度洋

C.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区   D.是全球跨时区最多的一洲

22.北半球的“寒极”和世界的“雨极”分别是:

A.漠河、新加坡       B.乌兰巴托、德黑兰 

C.奥伊米亚康、乞拉朋齐   D.冰岛、爪哇岛

23.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A.叶尼塞河沿岸地区   B.黄河沿岸地区

C.多瑙河沿岸地区    D.恒河沿岸地区

24.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大陆性特征显著   B.气温年较差大

C.海洋性特征显著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5.下列亚欧国家中,民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是:

A.印度   B.俄罗斯   C.中国   D.德国

26.关于亚洲与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

B.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C.欧洲是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和欧洲

27.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苏必利尔湖   D.维多利亚湖

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以下哪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A.蒙古族   B.藏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

29.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連线,正确的是:

A.青海—青—兰州     B.湖北—湘—武汉

C.福建—闽—厦门    D.贵州—黔—贵阳

30.右图属于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景观: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31.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天山 ②大兴安岭 ③太行山 ④昆仑山 ⑤秦岭 ⑥巫山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32.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含沙量大  B.流速缓  C.结冰期长   D.水能资源丰富

33.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变迁,森林减少   B.流域内土质疏松

C.滥伐森林,陡坡开荒   D.降水丰沛,多暴雨

3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道特别弯曲

35.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36.“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

A.冬季风   B.东北风    C.夏季风   D.台风

37.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广州却温暖如春,这里是花的海洋。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38.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一致的是:

A.我国一月份10ºC等温线    B.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39.泼水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A.苗族   B.白族    C.壮族   D.傣族

40.小明乘火车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D

C

C

A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A

C

A

C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C

D

B

C

A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C

D

D

C

A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