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上学期]

2014-5-11 0:11:00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10月8日)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对于过去,我们应该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把一些失意的事当做灰jin(  )看,不要刻骨ming(  )心地伤害自己;彻底感悟,做将来的借jian(   ),以免重蹈fu(  )辙。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一个学问家常常要批判和    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②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③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修改 布置 新颖   B、修改 部署 新颖

C、修正 布置 新鲜   D、修改 部署 新鲜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内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投,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⑴《武陵春》中,作者将愁绪写得具体化的句子是            

⑵《破阵子》中表明作者壮志难酬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   

       

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⑷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⑸李白的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自信的名句,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⑹古诗词中,除以上名句外,一定还有很多引起你情感共鸣的句子,写出其中两句(上下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理解。

句子:             ,                      

理解:                               

5、探究下列下列副对联,回答问题(3分)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四面湖山明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第一副对联写的人物是   ,其中的“后主”是指    ;

第二副对联是写    ,其中“万家忧乐”是从他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提炼出来的。

6、《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其中你最爱读的是哪一部?结合这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喜爱的理由。(4分)

                               

                               

                                

7. 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所列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3分)        

 

                                  

  《荷塘月色》     《西游记》      《水浒传》

  《再别康桥》   《童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4分)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青春是                         ;

青春是                          。

二、     现代文阅读

 (一)话 说 海 淀(17分)

①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称为“海店”。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②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加上西山环绕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到了明朝,游人众多,都下文人更是吟咏歌唱,流连忘返,像“输君匹马城西去,谁里荷花海淀还”就反映了当时的景象。海淀的秀美风光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达官贵人也纷纷而至,修筑私家园林之风一时间兴盛起来。

③从清朝康熙中期起,朝廷开始在海淀大兴土木,历时百余年,终于建设成了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大型皇家园林群体,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务中心。海淀镇也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京西重镇。

④这时的海淀,园林密布,园内湖光粼粼,树影婆娑;园外水荡甚多,荡中风荷摇曳,田中稻花飘香,一派江南风光。“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是清人咏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诗句;而乾隆皇帝的“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huì)嘒,轻舟满领稻风香”,则描绘了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美景。

⑤底蕴深厚的园林艺术和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着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坛庙;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近现代,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等。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

⑥建国后,海淀逐渐成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区。区内高校林立,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改革开放以后,因得天独厚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199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占地面积51.44公顷的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建设破土动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中关村西区”的开发,引来了当今世界高断技术和博雅之士,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

⑦生态环境关系着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虽然昔日海淀“水光潋滟”的江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构建“绿色家园”是海淀人永远的追求。作为北京市政府“绿树、清水、蓝天”重点工程之一的海淀“万柳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有利于“中关村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海淀区已改建绿地56万多平方米,新种树木30多万株,建成了万泉文化公园等近70个绿化精品项目。走进今日海淀,地绿、水清、天蓝已不再是梦想。

⑧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海淀,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

[注]三山五园:一般指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所在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玉泉山所在的静明园、香山所在的静宜园。

8、选文第①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段到第____段。(4分)

9、 选文第④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从选文第⑥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⑦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 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平时的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4分)

  示例:(1)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2)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父亲不写信(16分)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③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④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⑥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⑦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⑧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⑨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⑩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7.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2分)

 

8.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9.第⑧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4分)

 

10.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11.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共5分)

  (1)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2分)

 

 

(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3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17-21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远小人        (2)躬耕于南阳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后值倾覆
   18.下面各特殊句式中,与众不同的是 ( )(2分)
   A、贤能为之用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19.翻译文中画线句为现代汉语。(4分)

 (1)                                             
    (2)                        

20、根据原文补出省略成分:(2分)

(1)(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1.选文第一段,作者向后主提出什么建议?为什么要提这条建议? (3分)


   22.诸葛亮自述身世的目的是什么?你能写出两个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成语或者诗句吗?(4分)

原因:                                

 

与诸葛亮有关的词句:                         

                                  

(二)(10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23、下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都

C、其弟子谏之曰  谏: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唯:正因为

24、翻译加线的句子(2分)

25、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4分)

四、作文(60分)

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是阅读山、阅读海、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应该是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节、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小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1、  烬 铭 鉴 覆 2、B 3、C 

4、(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可怜白发生 (3)只识弯弓射大雕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

(6)略

5、诸葛亮 刘禅 范仲淹  6、略  7、略 8、仿句:

现代文阅读(一):8、“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② ⑤ (共4分。第一空2分,意思对即可;其余两空每空1分)

9. 本题共3分。能结合第④段内容,从某个角度分析作答,语言通顺,即可。

   参考角度:(1)第④段首句 总写海淀美丽的江南风光,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印证了首句描绘的景色;(2)前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内的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外的水乡田园风光;(3)前一首诗侧重写月夜园林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清晨水乡田园风光;(4)这两首诗描绘的景物不完全相同。

10. 要点:(1)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3)“中关村西区”的开发;(4)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和博雅之士的引进。(共3分,答出三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11. 近年来海淀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2分,意思对即可)

12. 示例:(1)海淀区地名趣谈(2)香山一带名人墓地调查(共3分,每个专题1.5分。能从不同角度列出两个专题,符合题意,语言通顺,即可)

(二)13、①没有享受过父爱(或: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 )②父亲威严、冷峻,话很少 ③父亲从来没有对自己表示过一点亲昵(或: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一点1分。共2分)

14. 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2分)

15. 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或:“平静的水波”比喻父亲外表的威严和冷峻,话很少,笑很少,从不表示亲昵,也没有大悲大喜的情感流露。“激流”比喻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强烈的爱)(理解“平静”1分,理解“激流”1分。共2分)①给儿子倒酒 ②卖驴让儿子复读 ③儿子考上大学后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 ④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 ⑤专门赶回来送儿子 ⑥深情叮嘱(一点1分。共2分)(共4分)

16 .父亲从来没有给我写过信(1分)父子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或: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儿子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激)(两个方面各1分,共2分)(共3分)

17. (1)①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 ②父爱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 ③都肩负着家庭重担(一点1分。共2分) (2)围绕“代沟”1分,观点1分,分析1分。共3分。(共5分)

文言文阅读:

18、远:疏远 躬:亲自 于:到 倾覆:挫折、失败

19、A

20、(1)这些人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我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21、先帝 臣22、亲贤远佞 刘禅昏庸、听信馋言等23、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出师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三顾茅庐等等。

25、A 26、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27、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明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