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新教材初中第六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4-5-11 0:11:00下载本试卷

新教材初中第六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演练(14分)
  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附和(hè) 嬉闹(xī) 阔绰(chuò) 下贱胚子(pēi)
  B.颓唐(tu 绽出(zhàn) 羼水(chàn) 不屑置辩(xiè)
  C.戕害(qiāng) 撩逗(1iáodòu) 戳穿(chuō) 歇斯底里(xiē)
  D.寻衅(xùn) 揸开(zhā) 觅食(mì) 痛疾深恶(è)
  2.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A.聒噪:吵闹。 撩逗:挑逗,招惹。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B.阔绰:阔气。 消遣:戏弄,捉弄。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C.寻思:思考。 嬉闹:嬉笑打闹。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D.戕害:伤害。 虚荣:表面上的光彩。 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坚固。
  3.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组是(2分) ( )
  A.勇往直前 拈轻怕重 温声细雨 人云亦云
  B.坚强不屈 雍容典雅 挑拨离间 负债蒙恩
  C.卑鄙无耻 纵横决荡 富贵不淫 投机取巧
  D.不折不挠 精益求精 丰功伟绩 忠心耿耿
  4.对下面一个句子运用形象化方法改写,具体生动地表达作者深恶痛绝的感情,其改写符合要求的一项是(2分) ( )
  原句: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直到读者不要看。
  A.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难道读者还会看。
  B.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相信读者是会明辨是非的。
  C.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直到读者发腻为止。
  D.我不用继续举出例子,读者自然是有鉴别力的。
  5.下列句中划横线处所填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 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_______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_______上来,醉了;看,又来一个!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_______上来,像一朵_______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
  A.掉 斜放 摇动 攒 挤 B.歪 斜放 摇动 攒 挤
  C.掉 斜放 摆动 挤 攒 D.歪 斜放 摇动 挤 攒
  6.下面的文字反映了人物怎样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把分析恰当的两项选出来。(2分) ( )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A.清高自傲,迂腐不堪 B.强词夺理,无可奈何 C.固执己见,装腔作势
  D.蛮横粗暴,无理狡辩 E.又恼又羞,自欺欺人
  7.一位学生在习作中写落叶飘零的情状为:“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的身上。”请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挑战阅读(46分)
  (一)(12分)
  “快回去商量,晚上8点办公室见。”
  我匆忙收拾书包,和充满期待的老师相视一笑,风风火火地向家跑去。
  太阳已西沉,天空蓝中透着银光。今天,保送报名要截止了,我对保送既充满着向往,可又有一种无名的失落。
  爸妈不在家,我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电话:“喂,爸,今天早点回来,行不?关于保送的事。”“我有客人,你应有主见,我支持你。”
  挂电话后一阵沉默。我无奈地笑了笑。
  吃饭,写作业,爸妈始终不见踪影。我趴在窗前,欣赏夜景。
  树叶沙沙作响,成群的青蛙奏着交响乐。天空极深、极广,月亮吐着清辉。美丽的月亮勾起我的思绪:你想保送吗?是的。你是害怕中考吗?……猛然间,我像被敲醒了。我对保送的向往,可能因为可以不必专为考试而学习,是否中间也含有对中考的畏惧?
  我凝视着月亮,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天空中只有月亮,失去星星,那会多么萧条、冷寂。保送不就如月亮,美丽灿烂,可却没有将自己的“光”散发出来?中考,是多好的一次机会,磨炼我的意志,考察我的能力。或许没有月亮那么灿烂,可它犹如星星,是我真实可能的体现。
  我格外清醒,人生并不可能都被保送,只有靠自己的拼搏。中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对它。
  “当当……”8点钟了。
  下定决心,我不需要保送,我有能力!
  在这股意念的驱动下,我一口气跑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我不要保送。”
  回家路上,前途灯火辉煌。我回头望了望自己的影子,它长高了。我望了望星星,我的“星”伴着我,我的脚步更坚定!这次“放学之后”成为我永恒的“星”!
  8.开篇用对话直接入题的作用是(2分) ( )
  A.开门见山,节省笔墨 B.设置悬念,引入思索 C.倒叙,吸引读者
  9.作者把“保送”喻为_________________,把“考试”喻为_________________。“月亮,美丽灿烂,可却没有将自己的‘光’散发出来。”言下之意,“保送”虽好,可却失去一次_________________的机会。(2分)
  10.作者为什么又不要保送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后一段语意双关,请分别说出双关的两层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2分)
  12.对文章主题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对保送的向往。
  B.我不要保送,因为我长大了。
  C.人生并不可能都被保送,只有靠自己拼搏才显得前途辉煌。
  (二)(14分)
  石赋
  ①我爱石。
  ②石,宽广的胸怀里,孕育着无穷的宝藏。
  ③石,可垒之为高墙,架之为桥梁,筑之为道路。当它历尽艰辛,粉身碎骨,化作微尘细末时,又成为沃土,滋养五谷新苗。石的躯体之于我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石,随着岁月的流逝,纹络里深刻着沧桑的印迹。考古学家研究人类的过去,古生物家探究生命的衍变,都求教于石。石的心灵里,有着多么深邃的思想。
  ⑤石,大至于高山峻岭,气势磅礴;石,小至于方砚细珠,莹然可玩。它在昆仑之巅,于迷雾杏蔼和风云变幻之中,成为天赖之以立的柱石;它在园林之内,与水榭亭阁、茂林修竹相伴,陶冶着我们的美感,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石的风姿和操守又有多美。
  ⑥石,一经琢制,能夺造化之功。举世无双的云岗和敦煌石窟,是艺术天才精雕细刻的稀世珍宝;天安门广场那矗入云天的丰碑,永远在纪念着不朽的人民英雄。石的情感是多么地沉郁、厚实、丰富,跟人们心心相印啊!
  ⑦古往今来,有多少巨笔赞美过石头:女蜗曾以石补天,精卫曾以石填海,《红楼梦》曾以石命名,美猴王竟是一尊石猴。
  ⑧敬爱的周总理也爱石。他办公的房间里有一碗用清水养着的雨花石。邓颖超同志说:“每当我一看到这些雨花石,就会回想起无数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烈士来。”郭沫若同志对周总理亲自拾来的雨花石感慨万分,他写道:“雨花纹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象征主人的精神。”
  ⑨啊,这正是石的品格,这才是对石最好的歌颂和赞美。
  ⑩我爱石。
  13.这篇文章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14.这篇文章运用的写法是(2分) (    )
  A.以物喻人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寓情于景
  15.第⑧段画横线处应填上的四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 宁静、明朗、坚定、步伐 B.无我、宁静、坚定、明朗
  C.坚定、无我、宁静、明朗 D.明朗、无我、宁静、坚定
  16.文中第②段到第⑥段主要写(2分) ( )
  A.石的品格和功能 B.石的胸怀和品格
  C.石的功能和情感 D.爱石的内容和原因。
  17.文中举出周总理爱雨花石,郭沫若评价雨花石,这对表达内容起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全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9.文中说“《红楼梦》曾以石命名”,这以石命名的另一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9分)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的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地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成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20.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对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2.第③段中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说明方法。(3分)
  23.阅读②、④段画线的句子,分别概括出说明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
  ②段画线句子表现出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段画线句子表现出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1分)
  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子、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的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苹果落地了,这是多么熟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里边还有什么研究的话题。一天,牛顿注意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它为什么落地”的疑问,他又思考,又探究,结果发现了其中包含着的“万有引力”定律。
  壶水开沸,这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瓦特却把它当成了一个大问题来研究,并且根据其原理,造成了蒸汽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这句格言说出了思考在知识的学习、运用、积累中是十分重要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知识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些前人留下的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懂得的有限知识,多动脑,多思考。思考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就会促使我们去探讨、去解决。“观察——疑问——解决问题”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考”,即动脑子。不动脑子也就不会提出什么疑问,没有疑问也就没有什么需要探讨、解决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新知识的获得。
  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 )
  A.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子多思考。
  B.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C.我们都应该多动脑子、多思考,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观察判断能力;在知识的学习上……丰富我们的头脑。
  D.不动脑子也就不会提出疑问,没有疑问也就没有什么需要探讨、解决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新知识的获得。
  25.本段文字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是运用________________论据来证明论点的。(2分)
  26.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3分)
  27.本文加点的词语指代什么?(4分)
  ①“这样”指代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过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期待,物质的,精神的。有时,我们期待着人类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有时,我们期待着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有时,我们期待着梦想成真。有时,我们又期待拥有一台名牌电脑。同时,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对我们也有很多期待……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内容要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新教材初六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D 6.BE 7.一片片的落叶像蝴蝶的翅膀似的悠悠地飘向原野,飘向大道,也飘在人们的身上 8.B 9.月亮;星星;磨练意志、考察能力 10.他希望展
  示自己的实力 11.①影子长高了;②思想“长高”了 12.B 13.爱石 14.B 15.A 16.B 17.由赞石到赞人,深化了主题 18.C 19。石头记 20.遥感卫星 21.A 22.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 23.②勘测准;④效率高 24.A 25。立论;事实和道理 26.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7。①“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②观察——疑问——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