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06级九年级上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张辅刚
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科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背起行囊,到民间采风;我们曾乘着音乐的翅膀,去寻觅春的踪迹……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亮丽的风采,谱写你青春的随想!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
(一) | (二) | (三) | |||||
得 分 |
一、语文知识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 深邃suì 褴褛lǚ 恻隐cè
B.阔绰chuò 伫立zhù 禁锢gù 驽钝nú
C.拮据jù 恣睢shuī 灵柩jiù 襁褓qiáng
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è
2.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涕泗横流 狼狈不堪 锲而不舍
B.断章取意 与日具增 鸿鹄之志
C.巨星损落 脑羞成怒 作奸犯科
D.重蹈复辙 夙夜忧叹 怒不可遏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恐怖分子制造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愤慨。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5.下面作家、作品、朝代等方面的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隆中对》——诸葛亮——三国
B.《陈涉世家》——司马迁——东汉
C.《孤独之旅》——曹文轩——《草房子》
D.《蝈蝈与蛐蛐》——济慈——法国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 )
时间飞了, ;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
① 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 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 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 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7.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有人对这些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不超出50字)(3分)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人,结果也一事无成。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麓”。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照要求默写诗句(5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最近上级领导任命小王为即将倒闭的工厂厂长,小王调侃地说:“我真是 , 。”(用《出师表》中语句)
③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⑤胡锦涛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他见到远道而来朋友喜悦之情。
二、诗歌鉴赏(6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本诗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如何理解“衡阳雁去无留意”?(1分)
11.请阅读这首词,找出主旨句,并体会其表达作用。(2分)
三、阅读·感知(34分)
(一)、阅读《故乡》的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①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③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有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④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⑤“啊!闰土哥,---你来了?……”
⑥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⑦他站住了,脸上出现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⑧“老爷……”
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襟;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⑩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⑾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2.“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欢交流,变沉默寡言.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13.选文第②段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4.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2分)
15.选段中 “可悲的厚障壁”指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
16.请阅读文章后,谈谈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2分)
(二)阅读《儿子的鱼》,然后回答后面的题。(10分)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7.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
→ → → →
18.品析语言: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两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2分)
我来赏析( )处:
。
我来赏析( )处:
。
19.问题探究:(4分)
⑴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我的理解:
⑵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2分)
我的分析:
20.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
感受。(2分)
我的经历:
。
我的感受: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按要求作答。(14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以头抢地耳( ) (2)长跪而谢之( )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4)休祲降于天( )
2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天子之怒 秦王怫然怒
A. 辍耕之垄上 B. 然则北通巫峡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以君为长者
C.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D. 先帝不以臣卑鄙
2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2)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4.唐雎凭借什么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请简要作答(2分)
2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四、写作(40分)
生活就像一部长长的交响曲,由各种各样的音符组成。时间久了,难免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你是否也因此而感到苦恼?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反过来想想,一切都会不同。”换位,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体验,把自己想像成对方。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矛盾往往迎刃而解,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请以“换位”为话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紧扣话题,写出真情实感。书写工整。
| |||||||||||||||||||
| |||||||||||||||||||
| |||||||||||||||||||
| |||||||||||||||||||
| |||||||||||||||||||
| |||||||||||||||||||
| |||||||||||||||||||
| |||||||||||||||||||
| |||||||||||||||||||
| |||||||||||||||||||
600 | |||||||||||||||||||
| |||||||||||||||||||
| |||||||||||||||||||
| |||||||||||||||||||
| |||||||||||||||||||
| |||||||||||||||||||
| |||||||||||||||||||
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A
3.C 4.D
5.C 6.A
7.谈到读、思、实践三方面结合的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8.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只恐双溪舴艋舟。
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个句子,错一个字扣0.5分,扣完为止)
二、诗歌鉴赏
9.“异”:①塞下天气的极度寒冷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塞下奇异的声音如“。四面边声连角起”③战事紧张,戒备森严如“长烟落日孤城闭”。表达了词人是思乡之情。
10.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将军和将士们思乡的愁绪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
三、阅读与理解
(一)《故乡》
12.D
13.第二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故乡的萧条破败,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我对现实故乡的失望之情。
14.见到闰土,却感觉 到不是记忆上的闰土;依然记得闰土“红活圆实的手”和“紫色的圆脸”;在脑海中回旋着“角鸡,跳鱼儿,贝壳,猹”等许多少年趣事;见到水生,认为他“正是廿年前的闰土”。(或者找到文中词语阐述)
15. “厚障壁”指的是:由于经济、身份、地位等差异,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原因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
16.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如果只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去奋斗,去追求去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表达了作者要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追求。(意思接近)
(二)《儿子与鱼》
17.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8.示例: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B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C父亲终于忍不住高声叫出了儿子的名字,这是情不自禁的担心,又一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D因为父亲这时清楚地知道,儿子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父亲对儿子垢那种特殊的关爱,至此表露得淋漓尽致。(4分,任选两句,每句2分,意近即可)
19.⑴①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②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2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⑵是一个沉着坚毅、倔强勇敢的小男孩。(2分,意近即可)
20.示例:⑴经历: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2分,事例要扣住“独立”的含义,表意清楚即可)⑵感受: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2分,答题扣住“独立”和“战胜困难”即可)
(三)《唐雎不辱使命》阅读
21.撞、道歉、听说、吉凶的征兆。
22.C
23.打分点:第一个句子:布衣、、跣、以、耳;第二个句子:谕、以、者、徒
24.唐雎凭借自己的勇敢(不怕死的精神)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的。或者是唐雎以“士之怒”反击“天子之怒”,然后挺剑而起才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
25.荆轲:荆轲刺秦王;宴子:宴子使楚,使楚王反取其辱;蔺相如:完璧归赵。等。
四、写作(40分)
基本要求,学生的平均分在32分左右。
1、一类卷 : 36分以上。 2、二类卷:32-35分
3、三类卷:28-32分 4、四类卷:24-28分。
5、五类卷:24分以下
如果字数在300字一下的作文,最多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