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第一初级中学 李洪省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得分 |
|
|
|
|
一、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1分)
(1)kuī 然不动(2)觥 筹交错
(3)相形见绌 (4)qiè 而不舍
2、划出下列各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分)
(1)萧索 诳骗 嗟来之食 根深蒂固
(2)雄浑 玄虚 心旷神贻 掂斤播两
(3)展转 招徕 窥情度理 恩宠荣禄
(4)逶迤 啮噬 趋炎附势 山肴野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学校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坡。
B 我们要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C 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第 1 页 共 14 页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4、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 (1分)
A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B 议论文有很强的逻辑性,论辩力,所以语言要准确严密。但必要时可以用少许夸张修辞。
C 一般说,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
D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与散文、诗歌、戏剧并称为文学体裁四大类。
5、 请将下面语句扩展,使之更生动形象:(2分)
春天来了
6、如果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影响大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明得体的说法是:(2分)
7、初中三年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著作,收获不小。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2分)
推荐的名著
推荐的理由
8、下面是联想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请简单说说它好在哪里。“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变成怎样?”(2分)
第 2页 共 14 页
9、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5分)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10、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使前后语义连贯。(2分)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满眼葱茏;
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11、填空:(7.5分)
(1)王老师退休后,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描写的那样 ,
。
(2)“ , ”(《行路难》),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3)由杜甫的“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声呼喊,我们看到了这位忧国忧民饱经忧患的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希冀
第3 页 共 14页
(4)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 ”。
(6)我们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前行,最终走向成功。就象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的那样:“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描写友情的诗句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1分)
尝: 或: 以: 是:
2、找出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辍耕之垄上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故为之文以志
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4 页 共 14 页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议论的作用:(2分)
5、作为后人,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继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2分)
(二)王者贵天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茫茫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为之有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1分)
(1)百姓与之则安 (2)不遂亡者
(3)辅之则强 (4)背之则亡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茫茫之天也。
3、请从学过的文章中找出一句与“天者何贵”句式相同的一句:(1分)
4、“君人者,以百姓为天。”体现了管仲的什么思想?(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
(甲)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
第 5 页 共 14 页
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别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育从或迷信。
(乙)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
第 6 页 共 14 页
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像,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1、(甲文)什么是怀疑精神?请用横线在文中准确地划出。(1分)
2、在甲文划横线“基本”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3、甲文论证的观点是: ;乙文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论点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乙文论点还有 之意。(2分)
4、甲、乙两段文字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甲文第2段还先从______面,再从______面进行论证。(2分)
5、甲文加△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甲文第二段中,“怀疑”、“思索”、“辨别”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第 7 页 共14 页
为什么?(2分)
7、请你从自己的生活或读书实践中举出一个例子,表明你对“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语的理解。(3分)
(二)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1)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2)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fēi____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3)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4)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5)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6)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第8 页 共14 页
(7)(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8)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9)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10)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1)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12)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13)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 qián 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14)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据文中注音在横线上写字。 fēi____红 qián 诚 (1分)
2、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1分)
3、 “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这句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4.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2分)
第 9 页 共14页
5.“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人类与技术环境
(1)近几年来,人类发明了抗生素、杀虫剂、电视、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2)跟技术环境的变革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演变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计算5000次发展到当前每秒钟几十次的大型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3)人的大脑能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4)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都无法超越的。
第 10 页 共14页
(5)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进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从第(1)段提取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二自然界”的本质特征,完成下面填空。(不超过18个字)(1分)
“第二自然界”指 。
2、第(2)段中“基本上”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分)
。
3、第(2)段画线句除了说明计算机发展速度快这一问题外,还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扼要回答。(不超过20个字)(2分)
4、第(4)段中“取之不尽”的“之”指代 。(1分)
5、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3)段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具体来说是什么?(1分)
6、对于文章最后一段“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这句话,你有何感想?(2分)
四、作文:(50分)
第 11 页 共14 页
阅读短文《还有一只苹果》,按要求作文。
一个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突遇沙暴迷失了方向,更不幸的是装干粮和水壶的背包也丢了,仅在衣袋里找到一只泛青的苹果。于是,他攥着那只苹果忍耐着饥饿、疲惫,在沙漠里开始艰难的跋涉。摔倒了,爬起来。有好几次,他都觉得撑不住了。但看到手中的苹果,便有抿抿嘴唇,继续向前挪,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我还有一只苹果。”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那只一口未咬得青苹果,已干巴的不成样子。其实,人生如沙漠,而信念就是那只泛青的苹果。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3)除诗歌、戏曲外,文体不限。(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12 页 共 14 页
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 14 页 共 14 页
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第一初级中学(276814) 李洪省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1)岿(2)gōng (3) chù (4)锲(每个0.25分,共1分)
2、(1)诳 诓 (2)贻 怡 (3)窥 揆 (4)簌 蔌(每个025分,共1分)
3、D(2分)
4、B(1分)
5、生动形象,符合季节特点。(2分)
6、语言得体连贯通顺即可。(2分)
7、理由应紧扣名著的内容及特点来展开。(2分)
8、这句广告词中“联想”一词一语双关,既指“联想电脑”,又指“人的联想力”和“联想活动”,二者巧妙联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联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会引起人们对“联想电脑”的关注。(2分)
9、(1)、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2)、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3)、应该加强挫折教育、苦难教育。三个角度任意一个即可。(2.5分)
10、略(2分)
1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
(每0.5句分共7.5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1、曾经 也许 因为 这(每个0.25分共1分)
2、B(2分)
3、(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每句1分,共2分)
4、点明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及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2分)
5、略(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1、(1)安定 (2)最终 (3)代词,他(4)连词,于是就(每个0.25分共1分)
2、所说的天,并不是空阔辽远的没有边际的苍天(2分)
3、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等(1分)
4、民本思想,意思对即可。(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1分)
2、基本表示是基础,根本、首要的意思。这里强调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2分)
3、甲文的观点是:怀疑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乙文的观点是:生活中需要思索。
两文论点都含有不盲从、不迷信(书本知识或前人的成就)。
乙文论点还含有努力探求新知、不断创新。(2分)
4、举例论证(1分);正,反(1分)
5、“它”指代传说的话;“这”指代怀疑的精神。(1分)
6、不能。三者之间有一种逻辑关系:先持怀疑态度,在认真的加以思索,这样才能准确地辨别是非、真伪。也可根据前文内容: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2分)
7、只要举例恰当,说明即要“信书”又不能“尽信书”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二)1、绯 虔(共1分)
2、握住母亲的脚(1分)
3、比喻,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修辞0.5分,作用1.5分,共2分)
4、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青年从原来表面上的了解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泪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2分。意思相符即可)
5、握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意思相符即可(3分)
(三) 1、人类建造的高度发达的一切技术环境。(1分)
2、删去后变成了“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的精确说法,不符合事实。(1分)
3、人工智能的发展比自然只能进化快(或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逼人的大脑进化块)(2分)
4、大脑。(1分)
5、人的大脑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人工智能不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1分)
6、(2分)略
四、作文:(50分)
一类作文:40-50分;二类作文:30-40分;三类作文:25-30分;四类作文:25分以下。(可参见2005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