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纵观历年高考,总会有不少考生一走出考场,就恍然大悟、追悔不已,“那道题是很简单的呀,为什么考试时我就想岔了呢?”这就是典型的非能力因素造成的过失性失分。由于语文科联系生活紧密,少有思维量很大、解题技巧高妙的真正“难题”,出现令人遗憾的过失性失分就更常见。尽管失误是考试的一部分,难以完全避免,但只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减少失误还是可以做到的。
由于没有审清题干而出现的错误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惜的。可以肯定每一个教师都会向学生反复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但因为当前的考生在考前都接受过大量的单项训练、综合训练,题目做多了之后就会有些麻木,自认为熟悉命题方式,清楚命题意图。正所谓习焉不察,看到这是第几题,就知道要考什么,因而忽略了题干的变化,没有分析此题的要求与同类常见题的异同,按照平时训练的思路仓促下手,失误难免。事实上,题干是命题者对考生的限制,同时也是提示。为了避免模糊和误解,命题者不得不在题干中透露一些自己的命题意图,暗示解题技巧和范围。所以考生在解题前,认真、全面地分析题干的含义,与常见题型进行比较,捕捉隐藏信息,往往会收到良好效果。例如2001年第6题题干是“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气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与2000年第6题相比,多了“音节和谐”四个字。如果考生注意到这一差别,从句式整齐、押韵的角度去考虑选项,就能轻而易举地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D项。否则,只是按照常见的思路解题,就会觉得“置身山顶”和“俯瞰”之间有先后次序,“白云”和“层林”有空间上下,而错选A项或C项。
另外,语言总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句话、一个词的意义总会牵连到许多常识,命题者不可能把所有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孤立地看一句话或一个词,而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去理解。例如1999年的作文题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写作范围,本来这个题目审题难度很低,但如果不能想到“记忆”是属于人的,“移植”只能由此到彼,所以应该写“甲的记忆转到乙的头脑中”,就会出现“我的记忆移植到课桌上”、“妈妈移植了她自己的记忆,治好了健忘症”之类的跑题作文。事实上此类作文在高考中仍有相当数量,这就说明有不少考生孤立地看题目中的词句,不能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应当引以为戒。
对题干的审读,可以借鉴分析病句的方法:先抓主干,再理枝叶;前后参照,整体把握;联系生活经验,务求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
当前高考中仍有不少的标准化试题,这种形式要求在给定的答案中判断、选择。这就使得一些原本主观性很强的题目变得有迹可寻,因为正误项之间可以互相参照对比。抓住选项之间的同一关系、矛盾关系,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例如1999年第8题鉴赏古代诗歌,A项中说“宁静的美景”,B项中说“意境安谧、和谐”,D项中说“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而C项说“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形成鲜明对比”。可以看出A、B、D三项一致,而C项与之矛盾,答案不言自明。再如1999年第10题,A项中有“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C项中有“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了献身之意”,两者都是说的“人”,而D项说“我”指“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D项与A、C两项矛盾,答案当然应该是D。如果解题的时候不注意搜寻这些有用的关系,单凭自己有限的能力,是很难做到又快又准的。
此外,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干与题干之间,前后题的答案与答案之间,往往也会有各种关系,利用这些关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文阅读、病句、修辞、仿句等题目,侧重考查能力,强调语感,更切合语言课的本质。这一类题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般得分率偏低。考生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做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思路很清楚,可答案一出来才发现相去甚远。考生的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广固然是失分的主要原因,但不明命题意图、缺少解题技巧也是重要原因。这些题的作答要建立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之上,怎样才算“读懂”呢?不管材料是一句话、一个语段或是一篇文章,它都是一个整体,前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抓住这些联系,整体把握语境,才称得上读懂。很多学生解题喜欢“按图索骥”,即看到问题涉及的词句,就去寻找那个词句或语段,这样弄得材料支离破碎,顾此失彼,只获得一些片面的不准确的信息,答案也就似是而非了。那么怎样在短时间内读懂材料呢?除了加强基本功之外,一个重要的诀窍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瞬间记忆能力,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原则是看一词、一句、一段之后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看到后面时能想起前边的信息,由此达到前后联系、整体把握。可以采取回读、默念、勾画重点、及时归纳等适合自己的方法。
以2000年第6题为例。这是一个考查语言连贯的衔接题,备选句子要放到材料中间,考生对此是一目了然的,于是一些考生马上按照老师所讲的方法去找词语之间的照应,发现第一句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抓住了“多读”“少读”两个词的先后次序,迅速作答,错选D项。这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不能整体把握的错误。其实只要把第一句和倒数第二句“(读书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互相参照一下,或者说读到倒数第二句时,头脑中还有第一句的印象,就能看出,全段中“多读”“少读”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强调读书应重实效不重数量,把握了这个中心意思,答案就不会错了。再看2000年第23题,此题问选文《长城》的最后一段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和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意思。对第一问,有的考生只看这两段文字,答“转折”“因果”“承上启下”等错误答案,痛失极易获得的两分。如果考生按正确的方法,利用自己的瞬间记忆能力,会很容易理出全文“写景导入—反思历史—思索当今和未来”这一思路,然后就能想到倒数第三段思考的问题还没有答案,再看倒数一、三段,一问一答的关系十分明显,正确答案就是“回答了倒数第三段的问题”。第二问得分率很低,原因是尽管题干提示了“联系全文”,但考生不知怎么“联系”,仍只看最后一段的文字,仅根据表面意思回答“我们要让全世界人民了解长城”、“中国终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等似是而非的答案。而上一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既然这一段回答了倒数第三段的问题,那么答案是什么呢?不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击”吗。
高考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全方位考查,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平时的训练、积累当然是最重要的,但理解命题意图,摸索应试技巧,适应考试要求也是学生能力的一部分。以上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能给考生一点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