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2014-5-11 0:31:15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学校:武汉三中 命题教师:陈涛 审题教师:刘炳荣 陈晓华

考试时间:年6月26日下午 2:00—3:30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u-64 S-32 Ba-137 

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木材、棉花、羊毛、尼龙都属于天然纤维,而锦纶、碳纤维、光导纤维则属于合成纤维

  B、煤气化技术的使用,虽然能达到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的目的,但不能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D、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研究开发易分解的新型塑料,如淀粉塑料、水溶塑料、光解塑料等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发展方向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      2221.5 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低

  B、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1);

2 221.5 kJ/mol

3、下列高分子材料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材料

用途

A

聚乙烯

食品袋、包装袋

B

合成橡胶

橡皮管、轮胎

C

硅聚合物、聚氨酯

人工心脏等人造器官

D

玻璃钢

高强度导电材料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C(金刚石)和CO2       B、NaBr和HBr

  C、CH4和H2O           D、Na2O2和H2O2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都是单质,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B、离子晶体都是化合物,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D、金属晶体都是单质,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但不含有阴离子

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易液化;②氧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2O的沸点最高;③卤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F的稳定性最强;④冰的密度比水小;⑤H2S的还原性强于H2O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全部

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往Na2SO3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②往KNO3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③往FeCl3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至过量;④铝热反应;⑤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⑥NH4Cl与Ca(OH)2共热制NH3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全部

8、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必须由两种单体缩聚而成的是(  )

  A、[ CH2—CH2—CH—CH2 ]n    B、[ NH(CH2)6NH—(CH2)4 ]n

         

C、[ O—CH— ]n        D、 (C6H10O5)n

9、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  )

X

Y

Z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

B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10、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105 Pa时,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热分别是393.5 kJ·mol-1和283.0 KJ·mol-1,下列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2C(石墨)+O2(g)====2CO(g);110.5 kJ·mol-1

   B、1 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 kJ

   C、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CO2(g)====2CO(g);172.5 kJ·mol-1

   D、若金刚石的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

11、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于AB型的是(  )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反应(正极):2H2O+O2-4e====4OH

  B、1 L 0.5 mol/L稀硫酸与1 L 1 mol/L 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 kJ的热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1);114.6 kJ/mol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烧碱溶液反应:NH+OH====NH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Ca2+OH====CaCO3↓+H2O

13、右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如下:a极:2H+2e====H2↑,

b极:Fe―2e====Fe2,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溶液pH可能变大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4、已知2Fe3+2I=2 Fe2+I2, 2Fe2+Br2=2 Fe3+2Br,往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中有Fe3,则一定无Br—   B、若溶液中有I2,则一定无Fe2

C、若溶液中有Br,则一定无I   D、若溶液中无Fe2,则一定无Br

1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 mL上述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CO32

C、Cl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任何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聚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 nm之间

  C、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体中的胶粒分离出来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胶体和浊液则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17、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Y>X

  B、Z单质与X单质直接反应可生成两种化合物

  C、工业上,电解X和Y形成的化合物制取Y单质

  D、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互相反应

18、以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pH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9、(10分)(1)化学上常用的除杂或提纯的方法有:  ①溶解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结晶;④加热(或灼烧);⑤蒸馏(或分馏);⑥洗气;⑦盐析;⑧渗析;⑨萃取分液;⑩升华等,欲除去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请选择合适的主要方法,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A、Na2CO3(BaCO3         B、CaO(CaCO3       

C、NaCl(NH4Cl)           D、KCl(KNO3       

E、蛋白质[(NH4)2SO4]          F、CO2(SO2)       

G、苯(甲苯)             H、水(碘)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会导致所测结果偏大的是     

  ①在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加热时有少量晶体溅出坩埚;

②在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当蓝色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后,熄灭酒精灯,待坩埚在泥三角上自然冷却后再称量;

③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没有迅速盖上盖板并及时搅拌;

④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用浓硫酸代替了等体积的稀盐酸;

⑤在用标准盐酸滴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中,用酚酞作指示剂;

⑥在用标准盐酸滴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中,所取出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

20、(9分)A、B、C、D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和A两元素可形成D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试回答下列问题:

(1)C在A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Y。Y的电子式为:        。Y的晶体是        晶体,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2)C和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D和Mg与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写出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4)B、C、D可组成离子化合物CxDB6,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C(用○表示)位于正方体的棱的中点和正方体内部;阴离子DB用●表示)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和面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如图A、B、C、D是其晶胞的1/8沿体对角线方向在纸平面上的投影,其中能正确反映微粒位置关系的是      

21、(15分)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得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已知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b极材料为        

(2)电解液d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代号)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液体c为苯,其作用是        ,在加苯之前对d溶液进行加热煮沸处理,目的是          

(4)写出a、b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Ⅱ、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75℃),产生CO和CO2

(1)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将a g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时,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3)实验可用右图装置将CO2和CO进行分离和干燥。已知a、b均为活塞,试回答:①甲瓶中应装       溶液,乙瓶中装的是      ,分液漏斗中应装      

②当CO2和CO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时,先分离得到的气体是         ,活塞操作顺序是:关闭        ,打开         

22、(10分)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13H20O8(相对分子质量为304),1 mol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4 mol CH3COOH和1 mol B。B分子结构中每一个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还连有两个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4)已知:

以两种一元醛(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4)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B,写出合成B 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12分)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极上无气体,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 mL(标准状况)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     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c、d上分别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4)AgNO3溶液的浓度      ,AgNO3溶液的pH    ,H2SO4溶液的浓度    ,H2SO4溶液的pH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质量为     g。


  

高二化学答题卡

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9、(10分)

(1)A、    B、   C、   D、   E、   F、   G、   H、              

(2)      

20、(9分)

(1)                                  

(2)                            

(3)                            

(4)                (5)             

21、(15分)

I、(1)               (2)                

    (3)                               

                                      

 (4)a极              b极             

II、(1)                               

 (2)       

 (3)①                              

     ②            

22、(10分)

(1)              (2)           (3)        

(4)                                 

 

                                 

23、(12分)

(1)         (2)             

(3)    :    :    

(4)                       

(5)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D

C

D

B

A

B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D

D

C

A

B

C

D

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9、(10分,每空1分)

(1)A、 ①  B、 ④ C、  D、  E、  F、  G、  H、 ⑨          

(2) ①④  

20、(9分,第2、5问2分,其余每空1分)

(1) Na[:O:O:]2Na    离子    2:1   

(2) 2Na+2HF=2Na+2FH2 

(3) Al―3e+4OH=AlO2+2H2O 

(4)  Na3AlF6     (5)  AB  

21、(15分,第2问2分,其余每空1分)

I、(1)  石墨   (2)  B、C  

 (3) 隔绝空气,防止Fe(OH)2被氧化 

     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防止Fe(OH)2被氧化 

 (4)a极 Fe―2e+2OH=Fe(OH)2 b极 2H+2e=H2↑或2H2O+2e=H2↑+2OH

II、(1) H2C2O4·2H2O3H2O↑+CO↑+CO2

 (2) 25.2 

 (3)① NaOH  浓硫酸  稀硫酸(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② CO   a   b 

22、(10分,每空2分)

(1) 168    (2) C(CH2OH)4  (3) ③④ 

(4) CH3CHO+3HCHO(CH2OH)3CCHO

  (CH2OH)3CCHO+HCHO+NaOH(浓)→C(CH2OH)4+HCOONa 

23、(12分,第5问2分,其余每空1分)

(1) 正   (2) Ag  2.16

(3) 2:0.5:1 

(4) 不变  不变  增大  减小 

(5) 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