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海安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5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不需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溶解于CS2后倒入垃圾箱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加入碎瓷片或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离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存在
4.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
B.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
C.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
D.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
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FeSO4和Fe2(SO4)3的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nm~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的主要成分为FeO
C.该分散系进行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黑色加深
D.油酸钠“分子”中,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团
6.钠盐和钾盐性质相似,但在实际生产中多用钾盐而不用钠盐。如在实验室制氧气是用KClO3而不是用NaClO3,制黑火药用KNO3而不用NaNO3,并且在KNO3中不能含有NaNO3。对上述现象,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钠盐比钾盐更容易得到 B.钾盐的氧化性比钠盐弱
C.钾盐的熔点比钠盐高 D.钠盐的吸湿性比钾盐强
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8.右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晶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其中黑球表示氯离子、白球表示铯离子。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铯离子的核间距离为acm,氯化铯的摩尔质量为Mg·mol—l,则理论上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A.g·cm-3 B.g·cm-3 C.g·cm-3 D.g·cm-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欲使得到氢气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稀硫酸改用浓硫酸
B.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浓H2SO4
C.向稀硫酸中加入Cu(NO3)2溶液
D.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部分加热
10.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丙可以为
A.钠和氢气 B.氟和氧气 C.碳和硅 D.氯气和溴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2C6H5O—→2C6H5OH+CO32-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4OH—=A1O2—+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化的双氧水:Fe2++2H++H2O2=Fe3++2H2O
D.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Ag++2NH3·H2O=[Ag(NH3)2]++2H2O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无论向溶液中加入哪种物质,只要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1·L—1,溶液中都会有沉淀生成。该组离子可能是
A. NH4+、K+、Cl—、SO32— B.K+、Na+、SiO32—、AlO2—
C.Ba2+、Na+、HSO3—、NO3— D.Fe2+、NH4+、NO3—、C1—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4g重水的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一定为0.2NA
B.4.48LN2与CO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一定为0.2NA
C.6.4gS6与S8的混合物中所含S原子数一定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氧单质所含原子数一定为0.2NA
14.常温时,将V1mLc1mo1·L—1的氨水滴加到V2mLc2 mol·L—l的盐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c1V1=c2V2,则所得混合液的pH=7
B.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C.若c1V1>c2V2,则混合液中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一定有c1<c2
15.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若要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有如下实验操作:①加入过量Ba(OH)2溶液、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④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⑤加入过量盐酸、⑥过滤、⑦蒸发结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④⑥⑤⑦ B.③④②⑤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⑥⑤⑦
1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
①KBrO3能将KI氧化成I2或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
③K1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I的硫酸溶液中滴加少量KBrO3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A.Br—、I2 B.Br2、Br—、I2 C.Br2、I2、IO3— D.Br2、IO3—
17.t℃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NaOH溶液蒸发掉mg水后恢复至原温度,恰好得到质量分数为2a%的NaOH饱和溶液Vm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NaOH的溶解度为g
B.原溶液的质量为2mg
C.可以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保持t℃,向原溶液中加入2agNaOH可达饱和
18.T℃时,在1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开始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4mo1·L—1、0.5 mo1·L—1和0.2 mo1·L—1,则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大于0.4 mo1·L—1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8分)请按要求填空:
⑴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现有托盘天平、研钵、坩埚、酒精灯(火柴)、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整个过程至少应在天平上进行 次称量。
⑵肥皂的制取实验开始时,在蒸发皿中加入的试剂除植物油外,还有 ,其中有一种未参加反应,该物质的作用是
20.(14分) I.课本中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⑴实验室可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写出该化学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⑵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⑵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____________
⑶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 来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9分)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
⑴写出只含有A、B、D、E四种元素的两种无水盐的化学式 、 。
⑵右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虚线表示 ,与每个“构成粒子”相邻的粒子呈 空间构型。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⑶人们通常把拆开l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 F—D | F—F | B—B | F—B | C═D | D═D |
键能/kJ·mol-1 | 460 | 176 | 347.7 | 347 | 745 | 497.3 |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c.F的单质
②试估算F单质晶体的燃烧热: 。
22.(10分)已知A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J常温下为气体,C为无色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易分解。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金属A为 ;操作a是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原因是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反应式为: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1 molA与1mol某一元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B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而A不能;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B的溶液有酸性,但不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⑴A的分子式是 ,你确定A分子中氧原子数目的理由是
⑵若1molA只能与1molNaOH发生反应,且A苯环上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
⑶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不属于酚类且1mol能与3molNaOH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筒式为
(任写一种)。
24.(10分)环己烯可以通过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
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
现仅以丁二烯为有机原料,经过以下5步合成甲基环己烷:
⑴在上面的方框中,画出A、B、C、D的结构简式。
⑵步骤“C→D”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5.(9分)将9.6g铜加入50mL 12mol·L-1HNO3溶液中,待铜全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pH=0(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产生的气体(含NO、NO2、N2O4)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请计算:
⑴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⑵所得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26.(10分)常温下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通过计算推测:
①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t2时所得溶液的pH。
⑵实验中发现,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阴极相比,明显小于对应时间段的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D 3.A 4.D 5.B 6.D 7.A 8.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B 10.C 11.BD 12.C 13.C 14.BC 15.AD 16.A 17.B 18.A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⑴玻璃棒、干燥器 4 ⑵乙醇、NaOH溶液 既能溶解碱,又能溶解油脂,使反应在均匀的系统中进行,反应速率加快 (每空2分,共8分)
20.Ⅰ.
⑴
或
⑵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反之,猜想②正确(或其它合理方法)
Ⅱ.
⑴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⑵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发生倒吸
⑶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每空2分,共14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⑴NaHCO3 CH3COONa (或其它有机酸的盐)
⑵氢键 正四面体 Na+[]2-Na+
⑶①acb ②990.7kJ/mol (除第⑶小题,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9分)
22.⑴镁(Mg) 防止金属离子(Mg2+)水解
⑵4NH3+5O24NO+6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⑶2NH4++2e-=2NH3↑+H2↑(每小题2分,共10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⑴C8H8O3 A中至少一个 -OH和-COOH故氧原子至少为3个;但若氧原子数大于等于4,则M(A)>200
⑵⑶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每空2分,共8分)
24.⑴
⑵浓硫酸、加热(每空2分,共10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5.⑴溶液中n(H+)=0.05L×1mol·L-1=0.05mol,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有
n(NO3-)=2n(Cu2+)+n(H+)=0.35mol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L×12mol·L-1-0.35mol=0.25mol(3分)
⑵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即n(NO)+n(NO2)+n(N2O4)=0.2mol………………………………………①
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电子守恒有
3n(NO)+n(NO2)+2n(N2O4)=0.3mol………………………………………②
根据氮元素守恒有:
n(NO)+n(NO2)+2n(N2O4)=0.2mol………………………………………③
解①、②、③得:
n(NO)=0.025mol (2分) n(NO2)=0.125mol (2分) n(N2O4)=0.05mol (2分)
(其它合理解题思路参考上述过程酌情给分)
26.⑴①阳极首先逸出的是氯气
n(NaCl)=2 n(Cl2)=0.02mol 则c(NaCl)=0.1mol/L(3分)
阳极得到336mL气体中,含0.01mol Cl2和0.005molO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05mol×4=0.04mol
此过程中阴极刚好全部析出铜
n(CuSO4)=n(Cu)==0.02mol 则c(CuSO4)==0.1mol/L(3分)
②t2时溶液中c(Na+)=0.1mol/L,c(SO42-)=0.1mol/L
根据电荷守恒有:c(H+)=2×0.1mol/L-0.1mol/L=0.1mol/L 即溶液的pH=1(2分)
⑵产生的氯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氢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