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试验)

2014-5-11 0:34:04下载本试卷

2003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试验)

题 号

总 分

25

26

27

28

得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第Ⅰ卷(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方行政管辖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据此回答1--6题。

1.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                                  (  )

   A.土地与奴隶   B.土地与义务  C.王位与权力   D.土地与权力

2.对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时期形成             B.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C.汉初仅在部分地区实施         D.秦汉时期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设郡管辖

3.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方是                                 (  )

   A.陕西     B.甘肃       C.河南      D.河北

4.西周实施分封制、秦朝实施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的共同目的是          (  )

   A.巩固封建统治                  B.控制边远地区              

   C.防止地方割据                  D.巩固本朝统治

5.下列是关于“八旗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①建立于清朝 ②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③与金的猛安谋克制的

性质相似 ④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6.下列有关中央政权与西南地区关系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秦始皇首先统一了西南地区  

   B.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管辖

   C.元朝时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省级行政机构 

   D.明“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由“流官”直接管辖

对外扩张是一系列因素导致的结果。据此回答7-9题

7.明朝时期郑和开辟了新的航路,但我国没有从此走上扩张道路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封建的专制统治                 B.天朝大国的观念 

   C.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的生产方式

8.16世纪西班牙扩张的主要特点是                                    (  )

   A.建立商站和贸易据点          B.大肆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

   C.扩张地域以亚洲为主           D.大规模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

9.19世纪英国扩张的最大特点是                                      (  )

   A.大量向海外殖民地移民         B.以扩大地盘为主要目标

   C.以扶植当地政权为手段         D.以军事占领为主要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据此回答10—15题

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          (  )

   A.董仲舒的建议           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弟子

   C.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其他学派的主张都不适应治国要求

11.康有为指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

   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          D.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

12.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愚之信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他 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④代表无产阶级的文化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相同的目的是                 (  )

   A.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B.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

   C.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D.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14.袁世凯上台后大搞“尊孔复古”的主要目的是                         (  )

   A.复兴中国优秀古典文化         B.利用孔子权威巩固统治地位

   C.为复辟封建帝制制造舆论        D.与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对抗

15.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  )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后,往往颁布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革命的成果。据此回答16—17题:

16.《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最主要体现在                               (  )

   A.宣扬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 

   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

17.《独立宣言》之所以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       (  )

   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  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

1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宣言》     (  )

   A.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B.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

   C.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D.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自身的特点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9—23题

1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  )

   A.内燃机的创制和运用        B.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

   C.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20.发电机和无线电报的问世,突出反映了                               (  )

   A.英国的科学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B.电学的发展落后于电的应用

   C.科学理论对技术和生产的指导作用增大  

   D.科学理论的发展一定先于技术的应用

21.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

   A.大量的战争赔款                 B.国内市场广阔

   C.政府干预经济                 D.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2.20世纪初,英国的工业制造从占世界总额的31.8%下降到14%,但本国的资本家仍然获得了巨额利润,这是因为它                                   (  )

   A.技术装备仍然是最先进的      B.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C.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23.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区别是                                  (  )

   A.大国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    

   B.宗旨是维护和平与安全

   C.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尖锐导致体系瓦解 

   D.调整了欧洲版图

24.“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美苏形成实力均势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        D.西欧各国的普遍衰弱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第25题26分,第26题10分,共计

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注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的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材料三: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内规定:“中国政府海关之统一制度,通用于各通商口岸”,“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咸丰九年(1859),英人李泰国被清廷任命为第一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概括15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后期我国政府沿海管辖措施的演变过程。(6分)

  (2)1404和1644年所制定的沿海管辖措施的出发点是什么?(4分)它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6分)

  (3)1859年海关制度确立的背景是什么?(3分)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7分)

26.史学界一般认为:

 (1)英国奉行的绥靖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而且得到了法国和美国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追随或支持,直到英.法对德宣战后仍一度对它抱有某种幻想;

  (2)绥靖政策的教训不仅对于曾经推行过它的人来说是深刻的,而且使世界人民在经历了空前灾难后,懂得了在侵略势力面前应当如何捍卫和平的真理。

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论证你的回答。(10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19分,第28题23分,共计42分。

27.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对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4分)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和亚、非、美洲联系的加强,在明末清初的中外关系以及中国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各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15分)


28.从中日两国经济政治背景的角度,分析日本制造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原因,(11分)及其对中国.日本和世界政局的影响?(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