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中学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二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Mg 24 Al27 S32
Cl 35.5 K39 Fe56 Ca64 Zn 65
第I卷
选择题(1—13题为单项选择题,14—21题为不定项选择题,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1.悬铃木是南京的主要行道树,每年到了秋冬季,植物都要落下所有的叶片,以度过寒冷的冬季,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抗寒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遗传性
2.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 )
A.中心体、纺垂体 B.核膜、叶绿体、 中心体
C.赤道板、线粒体、核仁 D.染色体、细胞壁、纺垂体
3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下列有关这些化合物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活动由蛋白质调节
B 干种子因缺少自由而水不能萌发
C 多糖是植物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D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
这是解题关键
A.63个 B.62个 C.17个 D.16个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B 细胞的分化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长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C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D 细胞的分化在生物生长旺盛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6.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
A.甲基的电子式 B.氟化钠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碳-12原子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 B.
C. D.
8.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用25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盐酸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 Fe2+ +2 H2O2 +4H+= Fe3+ + 4 H2O
B、 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 + 3NH3•H2O = Fe(OH)3↓ + 3NH4+
C、 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Ca(HCO3)2 + 2H+ = Ca2+ + 2H2O + 2CO2↑
D、 氯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l2 + OHˉ = Clˉ + HClO
1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8
B、常温常压下,1mol氯气完全被碱吸收消耗2NA个氢氧根离子
C.46g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
D.在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
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
A.Na2O2+2H2O=4NaOH+O2 B.CaC2+H2O→Ca(OH)2+CH≡CH↑
C.Mg3N2+6H2O=3Mg(OH)2↓+2NH3↑ D.NH4Cl+NaOH NaCl+H2O+NH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ol 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B.1mol 气体的体积就是气体的摩尔体积
C.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D.1molHCl溶于1L水中,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13.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另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1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速度大小一定要变化
B.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C.曲线运动中的物体,可能受恒力作用
D.在平衡力作用下的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1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A.m=1.5kg,μ= B.m=0.5kg,μ=0.4
C.m=0.5kg,μ=0.2 D.m=1kg,μ=0.2
16.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间河水的流速为3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2)、船不能沿一直线过河
(3)、船不能垂直过河 (4)、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一定的。
A (1)(2) B(3)(4) C(2)(4) D(2)(3)
17.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的两倍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v0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 v0/g D.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翰林汇
18.如图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19.如图所示,一光滑宽阔的斜面,倾角为θ,高为h.现有一小球在A处以水平速度v0射出,最后从B处离开斜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B.小球的加速度为gsinθ
C.小球到达B点的时间为
D.小球到达B点的水平位移为
翰林汇
20、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部分插入桌面上小孔中,杆另一端
套有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角
速度为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球对
它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mg
C. D.
21.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
A.RA:RB=4:1; VA:VB=1:2 B.RA:RB=4:1; VA:VB=2:1
C.RA:RB=1:4; VA:VB=1:2 D.RA:RB=1:4; VA:VB=2: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大题,共176分)
|
①相邻两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②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 (填A→B或B→A)。
③打点计时器打计点数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
23.(10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要保证小球每次从同一固定位置自由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图是某同学实验得到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了坐标系,测出了a、b、c三点的坐标,g取10m/s2,根据图中数据回答: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_____m/s.
24.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该题15分)
小车上固定有位于竖直方向的细杆,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环,环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当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环和球与车相对静止,绳与杆之间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求杆对环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5.(17分)秋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娱乐设施,通常秋千的横梁离地高度约为2—5m,秋千板用绳子拴在横梁上,绳长约1.5—4m.若某秋千的绳长为3.2m,横梁距地高度为4m,一质量为50kg的人荡秋千时,当秋千板经过最低点时,秋千板所受压力为其体重的3倍.取g=10m/s2,求:
(1)秋千板此时的速度.
(2)若此时秋千板不幸断裂,那么从断裂点到落地人发生的位移是多少?
26.(20分)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为了使飞船顺利升空,飞船需要一个加速过程,在加速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下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与静止在地球表面时所受重力的比值,称为耐受力值,用k表示.在选拔宇航员时,要求他的状态的耐受力值为4≤k≤12.宇航员杨利伟的k值为10.神舟五号发射后经变轨以7.8×103m/s的速度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R=6.4×103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g=10m/s2.求:
(1)当飞船沿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杨利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他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的情况下,飞船的加速是多大?
(2)飞船在上述圆形轨道的上运行时距地面的高度h.
27.(13分)交通法规禁止司机酒后驾车。一种科学、简便的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是使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硫酸酸化处理过的三氧化铬()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有乙醇蒸气,乙醇就会被氧化成乙醛,同时三氧化铬被还原为硫酸铬。
(1)依据三氧化铬与硫酸铬的_______________不同,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司机是否喝了酒。
(2)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生成1mol ,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有机物分子每失去2个氢(原子)或得到1个氧(原子),就相当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价,试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Ⅰ.(4分)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称取8.0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0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0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Ⅱ.(12分)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溶液浓度不准确”、“偏低”、“偏高”、“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不能澄清,溶质少量不溶解。____________。
(3)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______________。
(4)定容时,液面上方与刻度相齐时,停止加水。__________。
(5)配制好溶液后,容量瓶未塞好,洒出一些溶液。_____________。
(6)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29.(18分) 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⑴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⑵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3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固体NaCl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2)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1)中A仪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②步骤(2)中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能否用水代替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④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与间的平均距离为a cm(如图3—4),用上述测定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1.(每空2分)图2-8为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图2- 8
(1)请判断该细胞是_____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根据以上字母排出有丝分裂细胞各时期的顺序__________。
(3)图中细胞内有六条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
(4)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____。
(5)B 图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DNA数是________;E图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DNA数是______。
(6)如要获得该种生物的多倍体细胞应在__________时期,用__________处理。
(7)有丝分裂的后期___________细胞器较活跃,末期__________细胞器较活跃。
32. (每空2分)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液A,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块1立方厘米的蛋白质凝固块,置于25度的温度先下,记录如图
试管编号 蛋白质消失时间 (分钟)
1 13
2 9
3 11
4 45
5 大于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号试管酶活性最强,影响各丝毫观出现时间差异的最可能因素是________酶活性。
2)请以两中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累完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认蛋白块消失是否是酶作用的结果,还应该如何完善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