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6年高三数学期末试卷
2006、1
一、填空 (48分) | 二、选择 (16分) | 三、解答题(86分) | 总分 | |||||
12 | 12 | 12 | 14 | 18 | 18 | |||
|
|
|
|
|
|
|
|
|
一、填空题(4*12=48分)
1.若函数的反函数是,则________________
2.方程的解集是________
3.在等比数列中,,则=___________
4.在无穷等比数列{an}中,等于 ____________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若点B满足,则点B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
6.在中,,的面积为,则______
7.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15人选修A课程,另外15人选修B课程,其它人不选任何课程,从中任选两名学生,则他们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概率为_________
8.用一张长宽分别为8cm、4cm的矩形硬纸板折成正四棱柱的侧面,则四棱柱的对角线长为
9.(理)若,则sinx·sin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文)sin(-)cos-cos(-)sin=,在第三象限,则cos=
10.将正奇数按如下规律填在5列的数表中:
则2007排在该表的第 行,第 列
(行是从上往下数,列是从左往右数)
11.已知函数(a,b为实常数),若f(x)的值域为[0,+∞),则常数a,b应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设函数的定义域是D,,有
且的反函数为,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的代数式表示);
二、选择题(4*4=16分)
13.下列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与(a>0)
B.与
C. 与
D. 与
14.设均为实数,则“”是“方程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5.已知函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是周期为1的奇函数 B.是周期为2的偶函数
C.是周期为1的非奇非偶函数 D.是周期为2的非奇非偶函数
16.函数,则集合元素的个数有 ( )
A、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三、解答题(12+12+12+14+18+18=86分)
17.设O为坐标原点,已知向量、分别对应复数、,且、是实数,
求的值.
18.设函数,不等式的解集为(-1,2)
(1)求的值;
(2)解不等式.
19.如图P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DD1上的点,PB与面ABCD所成的线面角是
求异面PB与AD1线所成的角
20. 已知之间满足
(1)方程表示的曲线经过一点,求b的值
(2)动点(x,y)在曲线(b>0)上变化,求x2+2y的最大值;
(3)由能否确定一个函数关系式,如能,求解析式;如不能,再加什么条件就可使之间建立函数关系,并求出解析式。
21.政府决定用“对社会的有效贡献率”对企业进行评价用表示某企业第年投入的治
理污染的环保费用,用表示该企业第年的产值设(万元),且以后治理污染
的环保费用每年都比上一年增加(万元);又设(万元),且企业的产值每年比
上一年的平均增长率为用表示企业第年“对社会的有效贡献率”
⑴ 求该企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对社会的有效贡献率”;
⑵试问:从第几年起该企业“对社会的有效贡献率”不低于?
22.函数满足,当,
(1)若函数是周期函数,写出符合条件的值;
(2)求求的表达式;
(3)若函数在上的值域是闭区间,求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参考答案
2006、1、15
一、 填空题(每个4分,共48分)
1.1; 2.; 3.; 4.;
5.; 6.; 7.; 8.; 9.;10.第251行第5列; 11.; 12.;
二、 选择题(每个4分,共16分)
13.A; 14.C; 15.B; 16.D;
三、 解答题(12+12+12+14+18+18=86分)
17.解:由 (2分)
(5分)
(8分)
又分母不为零, (10分)
(12分)
18.解(1)∵的解集为(-1,2)
∴ 得b=2 (6分)
(2)由得 (8分)
①当,即时,
②当,即时,无解
③当,即时, (11分)
∴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空集
当时,解集为 (12分)
19.解: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D1面ABCD,
是PB与面ABCD所成的 (2分)
设正方形边长为,,则是(4分)
分别以为x轴、y轴、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5分)
则B(a,a,0), ,D1(0,0,a) A(a,0,0)∴P(0,0,) (6分)
{-a,-a,},{-a,0,a }, (8分)
设与的夹角为,
所求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为 (12分)
20.解:(1) (4分)
(2)根据得 (5分)
(7分)
(10分)
(2)不能 (11分)
如再加条件就可使之间建立函数关系 (12分)
解析式 (14分)
(不唯一,也可其它答案)
21.(1)因为 ,
根据题意:, (2分)
所以 (4分)
(6分)该企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对社会的有效贡献率”分别为和(7分)
⑵ 因为 (9分)
(11分)
所以 (12分)
下证: 为增函数 (15分)
证法1:
又
则 为增函数
证法2:
∴
则 为增函数
再验证: ,
(17分)
故,从第七年起该企业“对社会的有效贡献率”不低于 (18分)
22.(1) (3分)
(6分)
(2)
(9分)
(9分)
(3)(14分)
当时舍去
当时符合
当时符合
当时符合
当时符合
(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