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桎梏(ɡù) 畸形(jī) 一曝十寒(bào) 刚愎制用(bì)
B.塑造(suò) 炽热(chì) 瞠目接舌(chēnɡ) 一蹴而就(cù)
C.发酵(jiào) 愤懑(mèn) 如火如荼(tú) 秣马厉兵(mò)
D.潜伏(qián) 筵席(yán) 面面相觑(qù) 垂涎三尺(y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两人本来就有意见,经他一挑拨,就更成掎角之势,互不往来了。
B.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C.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
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D.事是大家做的,虽说他把挣的钱留了一半给自己,但揆情度理,由于项目是他争取
来的,他又主动承担了组织工作,功劳最大,所以大家也没意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波音公司预计,未来20年内出售给印度市场的飞机销售额可达350亿美元以上,印度有望成为增速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
B.在电视专题片《故宫》拍摄过程中,摄制人员最难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
C.滨江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教训,确立了科教兴市的工作思路。
D.由于刘翔在奥运会上打破了欧美选手长期垄断短距离障碍赛的局面,使众多中国田径运动员增强了冲击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的信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①,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②,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③之属,胁肩④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精品》,有删改)
【注】①山人索高价:山人,指隐士。这里用唐李渤隐居少室山,两度不赴召,后韩愈召之而应召做官的故事,说明有的人隐居是为了博得名誉后再出仕为官。②“欺松桂”句:南齐人周顒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诱,引诱;欺,欺骗。 ③乾没氏:指与世沉浮,追逐私利的人。④胁肩:耸起肩膀,故作恭敬,形容逢迎的丑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特深山之中 特:特别
B. 信道未笃 笃:诚挚
C. 不害其为廉 害:妨碍
D. 是求显也 显:显扬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若知隐乎
翼若垂天之云
B. 今夫乾没氏之属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子何疑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 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而余亦悔其随之
6.下列四句话,最能代表作者对娄公评价的一句是
A. 娄公是“初机之士,信道未笃”的山林小隐。
B. 娄公是“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的假隐士。
C. 娄公是“鬻书以为食”“以诗酒游诸公”的古之隐士。
D. 娄公是“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的隐士。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一个居于闹市的真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
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蒿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 古人认为“隐”有小大之别,“小隐”因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大隐”因为道行高深,可以不被外物所诱,所以可以隐在朝市中。
D. 作者最后借韩伯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的看法,同时对娄公之类沽名钓誉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21分)
8.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3分)
(2)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3分)
(3)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3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题)(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故夫知效一官, ,德合一君,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
(屈原《离骚》)
(4)半卷红旗临易水, 。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 吐出苍竹岁峥嵘。卧龙偃蹇雷不惊, 不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①处, 松煤②浅染饱霜兔③。中安三石使屈蟠, 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即石砚。②指一种绘画用的墨。③指兔毫笔。
(1)诗中第二句的“吐”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2分)
答:
(2)诗中的“横竹”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4分)
答: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节选自2007、1、29《人民日报》,作者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1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现今的时代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人们因角度、侧面不同而作的解读也不同。
B.虽然很多人已不喜欢读书,但阅读中国古代经典仍应成为今天的时尚。
C.阅读承载着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文本,是承继传统文化的一种必要方式。
D.在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中,我们要胸襟宽广,对不同的文化要兼收并蓄。
E.近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F.倡导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首要任务。
1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4分)
A.“消解文字”指的是因对丰富多彩的形式的要求而对文字内容的淡化,乃至取消。
B.“眼花缭乱”指的是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迷失。
C.“文化濡化”指的是阅读民族文化经典对一个人的气质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D.“异质文化”指的是在形式上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其他国家文化。
1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要“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请谈一谈你对此句话的理解。(3分)
答:
14.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还要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原因都有哪些?(5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选考部分)(15分)
考生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两大题中的一大题,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17题。
①“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一间略嫌小了些、地地道道的人住的房间静卧在四堵熟悉的墙壁之间。在摊放着衣料样品的桌子上方——萨姆沙是旅行推销员——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并装在一只漂亮的镀金镜框里的。画上画的是一位戴毛皮帽子围毛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②格里高尔接着又朝窗口望去,那阴暗的天气——人们听得见雨点敲打在窗格子铁皮上的声音——使他的心情变得十分忧郁。“还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吧。”他想,但是这件事却完全办不到,因为他习惯侧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这种状况下竟无法使自己摆出这个姿势来。不管他怎么使劲扑向右边,他总是又摆荡回复到仰卧姿势。他试了大约一百次,闭上眼睛,好不必看见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后来他开始在腰部感觉到一种还从未感受过的隐痛,这时他才不得不罢休。
③“啊,天哪,”他想,“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生意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觉得肚子上有点痒痒,便仰卧着慢慢向床头挪过去,好让自己的头抬起来更容易些。看清了发痒的地方,那儿布满了白色小斑点,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可是立刻又把腿缩了回来,因为这一碰引起他浑身一阵战栗。
④他又滑下来回复到原来的姿势。“这么早起床,”他想,“简直把人弄得痴痴呆呆的了。人必须要有足够的睡眠。别的推销员生活得像后宫里的贵妇。譬如每逢我上午回旅店领取已到达的订货单时,这帮老爷们才在吃早饭。我若是对老板来这一手,我立刻就会被解雇。不过话说回来,谁知道被解雇对我来说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呢?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股脑儿全告诉他。他非从斜面桌上掉下来不可!坐到那张斜面桌上并居高临下同职员说话,而由于他重听,人家就不得不走到他跟前来,这也真可以说是一种奇特的工作方式了。嗯,希望还没有完全破灭,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那时候我就会时来运转。不过眼下我必须起床,因为火车五点钟开。”
⑤他看了看那边柜子上嘀嘀嗒嗒响着的闹钟。“天哪!”他想。六点半,指针正在悠悠然向前移动,甚至过了六点半了,都快六点三刻了。闹钟难道没有响过吗?从床上可以看到闹钟明明是拨到四点钟的,它一定已经闹过了。是闹过了,可是这可能吗,睡得那么安稳竟没听见这使家具受到振动的响声?嗯,安稳,他睡得可并不安稳,但是也许睡得更沉。可是现在他该怎么办?下一班车七点钟开,要搭这一班车他就得拼命赶,可是货样还没包装好,他自己则觉得精神甚是不佳。而且即使他赶上这班车,他也免不了要受到老板的一顿训斥,因为公司听差曾等候他上那班五点钟开的火车,并早已就他的误车作过汇报了。他是老板的一条走狗,没有骨气和理智。那么请病假如何呢?这可是令人极其难堪、极其可疑的,因为他工作五年了还从来没有病过。老板一定会带着医疗保险组织的医生来,会责备父母养了这么一个懒儿子,并凭着那位医生的诊断断然驳回他的一切抗辩。在这位医生看来他压根儿就是个完全健康、却好吃懒做的人。再说,在今天这种情况下,医生的话就那么完全没有道理吗?除了有一种在长时间的睡眠之后确实是不必要的困倦之外,格里高尔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甚至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饥饿感。
15.作为一个公司职员,格里高尔早晨起来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超过5个字)如果没做成这件事,将会带来什么?(4分)
答:
16.格里高尔变形之后,他的思想行为没有“变形”,这可以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请概括作答。(5分)
答: 。
17.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分条表述。(6分)
答: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就是要用公权力制止“超时加班”
一些企业将生产旺季要求职工超时加班加点视为理所当然,这似乎成了业内行规。治理超时加班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近期上海市再出重拳整治企业超时加班,并拟对违规企业处以重罚,对此措施我们倍感欣慰。
《劳动法》早就有了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加班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但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人被迫加入超时加班行列,个别企业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甚至出现恶意超时加班的行为,不少企业加班工资标准也大大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干脆不支付加班费,严重损害劳动者健康和权益,是典型的既违法又短视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超时加班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民工向白领蔓延的趋势,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关注。企业本性是趋利的,为逐利而迫使员工加班本属情理之中,而员工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明知频繁加班和超时工作会影响身体,却没有多少人坚决拒绝,相反还常表现为“自愿”承担,确实令人玩味。当员工为了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而不得不超时加班时,甚至把“超时加班”与“敬业精神”等同,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加班潜规则”时,当劳资双方的利益趋向达成“共识”时,问题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
既然超时加班是违法行为,那么执法者应该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义的立场上制止超时加班现象对员工的损害,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主体即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也有必要应用其公权力对违规进行处理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要遏制超时加班现象,在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还特别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当法律严重滞后甚至空白或不适合现实情况时,很容易给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力寻租和不作为创造条件。
既然超时加班是短视行为,企业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一些企业屡屡超时加班和克扣职工的加班费,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重点是要重视加大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保护的执法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应保障劳动者能以最快速度、最少成本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加强监管,做好防范,提高企业违法的成本,使其不敢随意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还在于,不少企业在重罚之下仍顶风作案,原因一是超时加班难以界定,甚至根本就无从罚起。二是处罚力度难以掌握,对于大企业区区几十万元的“重罚”根本起不了阻吓作用。三是担心处罚过重吓跑企业。笔者认为,对于因处罚其超时加班扬言要将工厂搬出的企业,其实它们并无长远打算,除了赚取血汗钱外,对地方长远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并无帮助,即使搬出也无碍大局。
在相关法律仍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工会等组织要充分扮演好职工权益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目前工会至少可以在确立三条基本底线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一是每周必须保证工人休息一天,每人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二是加班必须是工人自愿;三是必须按标准支付加班费。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加强维权意识,要从根本上破除“加班潜规则”,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共同努力。
15.你是如何理解“加班潜规则”的?(4分)
答:
16.从全文来看,超时加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17.从全文来看,抵制超时加班的措施有哪些?(6分)
答:
五、语言运用(15分)
18.将下列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根据表意连贯的原则排序。(5分)
无论对于奥运史还是建筑史,2006年9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今天上午完成了它工程建设中最富有悬念的一道程序——钢结构卸载。 , 。 , , 。再过两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将在这里举办,大约50多块奥运金牌将在这个伟大的建筑中诞生。
①中国人能不能把“鸟巢”建起来
②这个奥林匹克建筑史上跨度最大的钢铁结构开始独立承重
③从现在开始,“鸟巢”重达42000吨的钢铁枝蔓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来
④而今天的顺利卸载意味着“鸟巢”建设成功了
⑤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提供的特定情境,用谐音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得体的词语,帮助高青天完成对老婆由叹息到赞叹的转变。(5分)
话剧《雷雨》中,作家曹禺设计了这样一处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 “你是萍……萍
……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用谐音的办法,巧妙写出了侍萍由对儿子的母爱亲情向对恶少的痛恶仇恨的感情挪移。
古妆喜剧电视片《明镜高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县令高青天是个秉公办事、深得民心的好官,怎奈其妻蛮不讲理。一次,他被老婆噼
里啪啦地训斥了一通,老婆刚离去,他忍不住叹气说:“真是个母……”还没说完,老婆就跑回来追问:“你说我是个母什么?母老虎,还是母夜叉?”面对怒气冲冲的老婆,高青天深知,如果真枪实弹,锋芒毕露,定会闹得不成体统,不可收拾。高青天摇头否定了老婆的两个答案,灵机一动,说她是“ ”。这一下,老婆玉颜大展,乐不可支。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真实的答案呢!
一个小小的机智,一下子就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了。
20.根据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5分)
路透社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新闻通讯社和金融信息公司,它每天服务的人超过一亿。路透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美联社)之一,也是英国官方喉舌。路透社以其快速、准确和独立性等特色在全球享有极好的声誉,其提供的新闻和信息内容让全球新闻媒体和金融市场广泛受益。路透社以文章、数据、图片和视频图像等,通过网络和数字服务指导广大消费者。它在8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300名员工,其2005年的年营收额为24亿英镑。路透社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50年创办,1851年迁址到伦敦。路透原为德国人,后加入英国籍。欲获更多相关信息和近期新闻,请访问www.Reuters.com。
路透社是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棵长得高大挺拔的树,非常欣赏自己的身材,并引以为傲。
有一天,来了一只啄木鸟,停在树上,它听到树干里有许多小虫啃噬的杂音,就用长嘴在树上啄了一个个的洞,准备将小虫吃掉。
但是这棵大树非常生气,它不能忍受美丽的枝干被破坏出一个一个的洞,因此大树开始责骂啄木鸟并把它赶走了。
于是小虫在树干里长大并生了更多的小虫,它们不断的啃噬着树干,逐渐把它吃空了。有一天,刮起一阵强风,这棵树拦腰折断了。
一棵大树,只有经过啄木鸟的不断啄击才能傲视风霜;一块好玉,只有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才能展露风华。只有耐心接受岁月的雕琢,才能在风雨的洗礼下迈向成功的殿堂。
请以“接受岁月的雕琢”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人们一定要正视自己身上的洞,就像那棵树一样。每一个人在成长之路上,也难免会招来各种有形无形的“虫子”,如果我们及时将它驱除,或者借助外部力量来消灭它们,就能确保我们健康成长。如果我们逃避它,或拒绝他人的帮助,任由这些“虫子”侵害我们的肌体或思想,那么我们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自身的缺点,应该有闻过则喜的精神,真诚地欢迎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参考答案
1. C(本题重点考查形声字的读音。由于形声字经过演变,其声旁有些已发生了变化,所以要仔细审辨。A中“曝”应读“pù”,“制”应为“自”;B中“塑”应读“sù”,“接”应为“结”;D中“涎”应读“xián”)
2.D(A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B栉风沐雨:形容旅途奔波的辛劳。C高山景行:比喻道德高尚。D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3. C(A去掉“以上”;B句式杂糅,去掉“使人钦佩”;D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4.A(特:只,仅仅)
5.D(A 前一个“若”是代词,可译为“你”,后一个“若”是“好像”的意思;B 前一个“之”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C前一个“焉”语气词,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后一个“焉”是代词,相当于代词“之”,这里指代前面的老师;D两个都是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6.D(文中有一句话“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这句话虽然提出了娄公与韩伯休之间有所不同,但作者也承认了娄公是一个隐士。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娄公的“廉”“洁”还是认可的,但对娄公的沽名钓誉也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7.D(“辛辣的讽刺”不对,应是“委婉的批评”)
8.(9分)
(1)他想要得到您帮他写的记,希望您因为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吧。
(评分标准:“渠”,他,1分; “其”,副词,表期望,译为“希望”,1分;大意1分)
(2)(我)大胆请问娄公隐居的情形怎么样呢?
(评分标准:省略句补上主语“我”1分;“之所以”译为“┉┉的情形”“┉┉的缘由”“┉┉的原因” 1分;“奈何”译为“怎么样”1分)
(3)娄公的确是隐士,不过他自我封闭的道理,恐怕还是与韩伯休不同吧!
(评分标准:“固”,译为“本来”,“的确”,“确实”1分;“无乃┉┉乎”译为“恐怕┉┉吧”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在长安游玩,居住在娄公家里。娄公,是一个隐士,在长安市区居住了三十年了。他家有一个小书斋,名叫“市隐斋”,与他交往的士大夫很多人都给他的书斋写诗,他想要得到您帮他写的记,希望您因为我的缘故(给我一个面子),(为他)写一篇记吧。
我说:“你知道‘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意思。古代的人隐居在农民中,在工匠中,在商贾中,在医卜中,在屠钓中,甚而至于在赌徒中,在卖酒的人中,在看守城门的役吏中,在酒保中,无所不在,不仅仅是在深山里,在蒿草下,这样之后才叫做‘隐’。古代的人有大隐和小隐区别的原因,是说刚刚学道的人,对道的信奉还不诚挚,(只有)不让自己见到引发欲望的东西,(才能)让心不乱,所以把山林隐居的人称为小隐;(有的人)有操守,能应付世事,不被世俗之物诱惑,出仕和隐居能做到一样,无论是喧闹还是寂静,都能一概忘却,所以把在朝廷和市肆隐居的人称为大隐。照我来看,在山林小隐的人或许还有,但在朝廷或市肆隐居的人不一定都是大隐。自从隐居之士通过隐居博得名誉然后谋求高官之后,(那些在山林中隐居的人)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多了,(小隐尚且如此)更何况隐居朝廷和市肆的那些人呢?现在追逐私利的这类人,耸起肩膀进入市朝,脚踏着脚(争先)登上断而高的冈垄,张开利嘴伸出长爪,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易,来同那些佣工和小贩为锥刀之利而血战,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像强盗)盗跖一样的(卑劣)行径,却(说着)像伯夷一样(清高)的话,说:‘我是一个隐士呀’,这样行吗?(我)大胆请问娄公隐居的情形怎么样呢?”
李生回答说:“(他)卖书来维持生活,只求够吃罢了,不妨碍他为人的清廉;通过诗酒与大家交游,求与人和睦相处罢了,不妨碍他的高洁。一个人既清廉又高洁,这的确是古代人之所以隐居的道理呀,你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娄公之所以隐居的情形了,我会为你而给他写一篇记。尽管这样,我对于娄公之所以隐居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的事结束我要说的话。韩伯休在都市里卖药,药从来都不讲价,有一个女子(找他)买药,韩伯休坚持原价不变。那个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吗?为什么就不能讲价呢?’(韩伯休)于是叹息道:‘我本来是为了逃避名声(才卖药隐居的),现在却连小女子都知道我的名!’(于是)丢下药,径直离开,再也没有回去。娄公的确是隐士,不过他自我封闭的道理,恐怕还是与韩伯休不同吧!言辞是人们外在的纹饰,人都准备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纹饰呢?(如果还要纹饰)这样做就是为了求得名声显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猜测是那些敬重娄公的士人勉强为他的书斋取的这个名吧,不应该是娄公的本意。你回去后,试着用我的这个话问问他。”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9.(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行比一乡 而征一国者
(3)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4)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10.(6分)
(1)“吐”照应第一句,说明这幅画的创作目的是把心中的块垒倾诉出来,(1分)同时突出了横竹的气势,苍劲挺拔。(1分)
(2)横竹苍劲挺拔,不为风雷所惊(硬朗、不屈),传神逼真。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把横竹比喻成卧龙,最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横竹的逼真。(特点任写两个得2分,手法每个1分)
四、(18分)
11.CF(C项应是“典范性文本”,F项曲解原文,原文最后两行说的是要完成“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12.BD(B。“眼花缭乱”指的是人们因从不的角度、侧面来解读当今社会,从而形成的对社会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认识。D。从“质”来看,主要应是指内容,而非形式。)
13.对本民族文化精髓(1分)的整理继承与发扬光大(2分)。
14.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改变个人气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转移社会风气的需要;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5分,对二点得1分,对三点得4分,对四点得5分)(3分)D.( D项“这表明他已经有‘人民’这个概念了”错,原文中是作者用了“人民”这个词,而不是孔子;也无根据推出这一结论。)
四、现代文阅读(选考部分)(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5.(4分)赶(搭)早班火车(2分)。贻误公司生意,自己被训斥甚至被砸了饭碗(2分)。
16.(5分)参考答案:(1)用正常人的眼睛去观察自己改变了的躯体;(2)用正常人的眼睛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3)用旅行推销员的身份去思考他的工作和职责。
17.(6分)参考答案:生活压力——负责全家人生活重担,慢慢抵偿父亲欠下的债款;工作压力——工作拼命累人,精神高度紧张,担心受训除职。
或:(1)工作辛苦,饮食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2)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生活的原因,心理的原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5.加班潜规则是与法律相违背的,并且广泛存于当今的企业内部。形成这种规则的条件是企业从中牟利,员工则从中得以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这种潜规则表面使得双方获益,从而使双方在利益上达到共识,但实际上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6.企业出现生产旺季;企业出于牟利的需要,员工则借此赚取加班费或得到晋升机会,保存自己的职业;相关的法律手段没有得以执行;企业违法成本较低。
17.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工会要采取措施,维护工人的利益;劳动者自身要提高维权意识。
五、18.③②⑤①④(两个连对2分,三个连对3分,四个连对4分,五个连对5分)
19.示例性答案:牡丹仙子。(5分。必须是赞美性的词语,首字必须念mu音。)
20.(5分)(路透社)是由保罗创办的全球最大的国际新闻通讯社和金融信息公司,网址为 www.reuters.com。(“全球最大”“国际新闻通讯社”“金融信息公司”各1分,“www.reuters.com”2分)
21.【写作提示】人们一定要正视自己身上的洞,就像那棵树一样。每一个人在成长之路上,也难免会招来各种有形无形的“虫子”,如果我们及时将它驱除,或者借助外部力量来消灭它们,就能确保我们健康成长。如果我们逃避它,或拒绝他人的帮助,任由这些“虫子”侵害我们的肌体或思想,那么我们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自身的缺点,应该有闻过则喜的精神,真诚地欢迎别人的批评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