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4月质检调研试题

2014-5-11 0:11:33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4月质检调研试题

语 文 试 题 (文理科)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盐  言   呼   员增效   恩戴德

  B.述  药   让    肆无忌   精竭虑

C.束  荷   簿册    赤上阵   大精深

D.池  怒   密    精卫海   谨小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4.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一7题。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的"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5.下列对 "另一种居民"含义的解释,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是指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北部而政治、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族群。

 B.是指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大量畜养牲口的族群。

 C.是指地域与华夏相邻、有历史贡献却被汉族士大夫贬斥的族群。

 D.是指生活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并开创出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族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B.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B.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C.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所以,有关戎狄侵犯的说法应纠正。

 D.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一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以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好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 (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举手指而言 

   吏人莫不怀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 

   朝野服,号为“独立使君” 

 C.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市官马 

   乃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震慑作用”的一组是 (  )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以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慧,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们都为此感到荣耀。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王安石《孤桐》,回答问题。(8分)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时代。②愠:疾苦,怨愤,

  (1)请你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梧桐树形象的主要特征。(4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淡你的看法。(4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              。曲终收拢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②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2)①       ,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③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 (杜牧《阿房宫赋》)

五、(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一一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末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入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4.(1)作者认为冬景有“一种特殊的情调”,如果用文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应是_____ 。

(2分)

   (2)作者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这一个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不超过20字)

                                                         (3分)

15.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安排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1)这是采用了_______的写作手法。(不超过8字)                  (2分)

   (2)这样安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   (3分)

16.在江南“感不到岁末的肃杀”,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江南的雪景时,共有四处引用了写雪的古诗句。这四处引诗的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引用这些诗句的目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5分)

18.“下课”一词近年来有了许多新的意思。根据它在文中的意思,分别用另一个词

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4分)

 a)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对市场车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车型下课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b) 由于赛场连败的成绩,高层做出了主帅下课的决定。

 19.调整划线部分的文字,使各语句格式协调,衔接紧密。(可以调换语句顺序和语

句内部词语顺序,但不得增减或改换原文的文字)(5分)

生活中肯定存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丝毫也想不起数字来。父亲不是他的工龄和退休金数目,女儿不是她的考试成绩和学生证号码;而是一张皱纹密布的脸和白发苍苍,而是笑靥浅浅和流露着渴求的双眼。体贴、娇嗔、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会心的微笑、电梯间里熟悉的问候……亲近是数字的天敌。 

划线部分的文字,调整后为 _                                

                                                                      

20.在下面空白处写两句话,使文段完整。(6分)

  思念是一种享受。在繁花似锦的春日思念起金色十月的红枫,___       ___,在万木凋零的秋天思念起小草萌芽的早春,______   _______,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一丝慰藉。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心灵深处的声音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 D 分析: A.两个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B.两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书名号改为引号,两个冒号都去掉。

3.D

分析:A项前两句是正确的,主语是“这家工厂”,而第三分句“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应是“该厂的产品”,而非“这家工厂”。应把第四分句的“产品”提到第三分句前。

 B中误用否定词“否认”,使表达的意思相反,可改为“说”。

    c项属谓宾搭配不当。不能说“安排了”“应注意的问题”;

4.A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分析:这是汉族士大夫的偏见,而不是作者的看法。

  6.B 分析: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农业一统天下".C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D不是"改造自然环境",应是"适应环境".

  7.B 

三、(9分,每小题3分)  

8.B 分析:A.代词,代前面所述对象。B,前一个语尾助词,“呢”;后一个为代词,“他”。  C.“所”十 动词的形式,译成代词。D.动词,“做”。 

9.B 分析:B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其他各项所指陈述对象和题干不搭配。

  10.C 分析:“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原文无此意,原文是李贵听说裴侠任工部大夫一职时,自己害怕。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裴侠字嵩和,是河东解人。七岁了,还不能说话,后来在洛城看见一群乌鸦遮蔽了天空,抬起手指着乌鸦就会说话了,于是聪慧记忆深刻,不同于平常的儿童。十三岁,父亲去世了,他哀伤得像成年人一样。魏正光中年间.渐渐的升到义阳郡守职位。武卫将军向帝推荐裴侠,授予左中郎将官职,到帝向西迁移,裴侠将要随帝西行可是妻子儿女还在东郡。荥阳郑伟对裴侠说:“天下正乱,不知乌该聚集何处,不如去东郡与妻子儿女团聚,慢慢再选择投奔的地方。”侠说:“既然享用人家的俸禄,怎能因为妻子儿女而改变自己的忠心呢?”于是跟随皇帝入关。授河北郡守,侠亲自做事平时很节俭,吃的都是普通的饭菜罢了,官吏百姓没有谁不敬仰他。这个郡先前的制度,郡里安排三十个捕鱼打猎的人来供应郡守鱼肉。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郡里又安排三十个成年男子,供郡守役使。裴侠也不把他们归入自己的差役,全都收取雇佣他们的钱,为官府买马。岁月长久,马于是成了群。裴侠离开官职的时候,一概什么都不拿。百姓歌颂他说:“肥美的鱼肉不吃,雇佣成年男子的钱不要。裴公坚贞仁惠,是世上的楷模。”朝廷和民间都赞叹佩服他,人们称裴侠是“独立使君”。提升裴侠做户部中大夫。当时有不法官吏,主管管理仓储财物,多年隐瞒贪污达到千万钱。等到裴侠到任,振作精神,揭发检举,数十天之内,不法的官吏受惩处,大略没有了这类事情。后来裴侠调任工部中大夫。有个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在府中悲伤哭泣。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掌管的官府财物,有很多我耗费占用了,裴公清廉严明有名声,我害怕遭到罪过责罚,因此哭泣。”裴侠听到这件事,允许他自首。李贵自己说出了隐瞒耗费的五百万钱。裴侠曾生病疲惫不振,士人朋友为他担忧,忽然听到敲五鼓的声音,就立刻受惊起身,问身边的人:“可到府里办公了吧。”他的病竟然因为这个痊愈了。晋公护听说这件事后说:“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又有大司空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一起来探问裴侠,裴侠所住的房屋,不能躲避风霜。宇文贵等人回来,向皇帝说起此事。皇帝怜悯他贫苦,于是为他建造房屋,并且赐给十顷良田,奴隶、耕作农具、粮食样样充足。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裴侠死在任上,谥号为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①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我不做这样的事情。”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②裴侠病情这样危重也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12.(1)孤寂(孤傲、孤高)、正直、虚心、顽强(不屈)、奉献等等。

 (2)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的形象来抒发自己作为一个杰出的改革者却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或曰天才都是寂寞的)之情。(答出“托物言志”得1分,答出《孤桐》命意得3分)

13.(1)①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山间之四时也

(2) ①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  ③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五、(22分)

14.(1)明朗

  (2)悠闲地、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

15.(1)衬托(反衬)

  (2)运用反衬突出江南冬日的生机,表达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16.江南之冬,天气不冷,芦花不败,树叶难凋,草色不枯;太阳出来,鸟雀吱叫,生机遍地。

17.不能。因为此四句诗按时间顺序(从傍晚到第二次早上)记述了江南冬日降雪的全过程,每一句都是单独的美好画面,合起来声、色、味、酒、花、人,生动形象,生机盎然,充满了诗情画意。

  引用是为了完好地表现出江南冬雪景色的美丽与诱人。

六、(15分)

18.被淘汰 解聘

19.①将第一句话中的分句顺序调整为“不是……而是;不是……而是。”

  ②将“而是一张皱纹密布的脸和白发苍苍”调整为“而是白发苍苍和一张皱纹密布的脸”③将“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会心的微笑”调整为“会心的微笑,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

父亲不是他的工龄和退休金数目,而是白发苍苍和一张皱纹密布的脸;女儿不是她的考试成绩和学生证号码,而是笑靥浅浅和流露着渴求的双眼。体贴、娇嗔、会心的微笑、电梯间里熟悉的问候、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

20.示例:在闷热如蒸的夏日思念起冬日飞舞的雪花 

      在冰封雪冻的严冬思念起盛夏灿烂的阳光

七、(60分)

  21.(略)按2007年全国卷统一评阅标准执行。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