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D(A.“恪”为kè,B.“间”为jiān,C.“旖”为yǐ)
2.C(A.“谍”为“牒”,B.“卓”为“灼”,D.“闻”为“文”)
3.B[“敬赠”,敬词,指赠给对方礼物;“惠赠”,敬词,指对方赠予(财物)。“在”,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从”,起于,“从……”,表示“拿……做起点”。“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亲密的关系;“接合”,连结使合在一块。“尤其”,副词,更加,特别,表示在同类事物中突出强调其中的一种;“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
4.B(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这里将“出神入化”误当成出神。B.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拘谨的样子。C.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为褒义词。D.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乱)
5.C(A.“由于”“为此”重复。B.主语残缺。D.不合逻辑,“风情”不能“使我像置身于画卷之中”)
6.A(由“令人生厌”到“催人呕吐”,更进一层;“仅有的几枚银币”与“贫儿卖富”对应,“古鼎擦得金光闪亮”与“暴发户摆阔”对应)
7.D(《暴风骤雨》为周立波的作品,丁玲的小说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8.B(这里无“怀乡之情”)
9.A(将这两句分别与“喜欢”“盼到一天”割裂开来,断章取义,其实并没有写喜庆欢欣的气氛)
10.D(“大道”“群星”无象征意义)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A(署:代理、暂任,此为使动用法)
12.C[A.书记:书牍。B.善事:好好侍奉(上级长官)。C.雷同:人云亦云,相同。D.轻薄:轻佻浮薄之徒,形容词用作名词]
13.D[A.以,介词,用;以,介词,用(凭)……身份。B.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不译;焉,语气助词,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C.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D.者,定语后置,多在后面加“者”字;者,同上]
14.B(吏使相望于道——前往的官吏使者在路上连绵不断)
15.A(“会稽颇称多士”,为对当时会稽人才荟萃的情况的叙述;“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系对龙丘苌的评价)
16.C(“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系对“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和“忠臣不私,私臣不忠”的误解)
[译文]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被任命为会稽都尉。会稽以人才众多而著称。任延到任,都聘请品行高尚的人,以对待老师和朋友的礼节尊敬地对待他们。对于贫穷的属官,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来救济他们。每次视察属县,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招待他们吃饭。吴地有位龙丘苌,隐居在太末。王莽时,四辅和三公连续征召他,但他不愿前去。属官汇报建议任延征召他。任延说:“龙丘先生亲身实行道德大义,有伯夷一般的节操,我都尉为他洒扫院门,尚且担心让他感到羞辱,征召他是不可以的。”派功曹拿自己的名帖前去拜访,任延写了书牍,派人送去医药,前往的官吏使者在路上连绵不断。一年以后,龙丘苌就乘车来到任延的官府拜见,希望在有生之日被录用任职。最终请他暂任议曹祭酒。龙丘苌不久因病去世,任延亲自前去灵前祭祀,三日没有升堂办公。因此郡中贤能的士人都积极入仕了。
建武初年,皇帝征召他任九真太守。九真民众习惯以打猎为业,不懂得用牛耕种,民众常常到交趾去买粮,常常导致生活贫困。任延于是下令铸造农具,教他们开垦田地。田地一年年开垦多了,百姓富足。
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长官,不要失掉好的名声。”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臣不利己,利己不是忠臣。行正奉公,是臣子的节操。上级下级人云亦云,对陛下不是好事。至于好好侍奉上级长官,臣不敢接受旨意。”皇帝感慨地说:“你的话是对的。”到武威之后,当时带兵的长史田绀,是郡里的大宗族,他的子侄门客为人残暴凶恶。任延将田绀逮捕囚禁,田绀父子与门客被依法处死的有五六人。田绀的小儿子田尚就聚集了流氓几百人,自称为将军,夜里来攻打郡城,任延立即出兵击败了他们,从此威慑境内,官吏民众都很敬畏他。任延又建立了学校,设立了主管的学官,从属官吏的子孙,都令之上学读书,武威郡才有了有学问的儒生。后因擅自诛杀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
注:累息:因恐惧而呼吸急促。
三、(12分,每小题3分)
17.D(从文中第三段“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等可以看出,文中“科学”仅指自然科学,故A项错误;从首段“公众理解科学”所包括的内容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三段又说“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科学素质不高”,可见B项错误;从第三段“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提高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可以看出“公众”也包括科学家在内,故C项错误)
18.C (第二段指出,“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仅是“表面上看”而形成的认识,故A项错;第二段所说“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这并非否认“用归纳方法”把科学精神“分成若干条目”本身,故B项错;纳粹毒气专家不具备科学精神,表明科学精神本身应包含“社会正义和良知”的内容,如科学应服务于人类的正义和进步事业等,可见D项错误)
19.A(第三段否定的错误观点之一就是“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可见B项错;第四段固然指出科学技术会产生负面效应,但并无C项表达的“……愈……愈……”关系,故C项错;第四段说的是“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故D项错。A项的正确性可根据第三段第一句话确认)
20.A(第三段说“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不能识别伪科学”是由于“科学素质”不高,可见识别伪科学关键在于科学精神,故B项错;第三段指出“本专业的专家”没有科学精神,是由于“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缺乏了解,甚至受到“纳粹”精神的毒害,绝非“打破学科界限,淡化专业分工”就能解决问题,故C项错;第四段指出,传统科学普及与传播科学精神“不能等同”,只是如第三段中所说的那样,从事的是“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现代科普并非是在传统科普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故D项错)
四、(18分)
21.(1)鲁迅先生一点也没有改变,自然而平易近人,具有独特的人格和精神。(2)反衬(或突出)“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和燃烧得通红的心。(或反衬鲁迅先生的光芒) [本题4分,每小题2分,第(1)题答出两个特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22.(1)歌颂鲁迅先生的战斗激情和献身精神,反映鲁迅先生对于青年的巨大指引和鼓舞。(2)说明新的时期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前进。(或:我们仍将在鲁迅精神指引下前进;或:鲁迅活在我们心中)[本题4分,每小题2分。第(1)题每点意思1分。意思对即可]
23.(1)①为了青年(后人)而无私奉献。②为了真理而无畏战斗。③勉励青年(后人)勇敢前进。(2)语气从陈述到反问到祈使(或语气从反问到祈使)。语气强烈,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本题6分,每小题3分。第(1)题每层意思1分,第(2)题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24.BD(文章以“梦”为线索,先写梦时,后写梦醒,故A项错;从第⑦段来看,这些话是作者想象鲁迅活到现在,即在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讲的话,如“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就表明了这一点,故C项错,判断此项正误不以阅读《野草》为前提;E项所引之句突出表现的是对鲁迅的高度评价,并无每读一次就有一次新的发现的意思,故E项错。本题4分,答对1个得2分,答对2个得4分,答案超过2个不得分)
五、(12分)
25.位于皖南,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因火山喷发而成,多为花岗岩山峰。(本题4分,地理位置、面积、成因、类型,写出一点得1分)
26.提示:要有“像”“不但”“而且”等词语,“像……”可以是比喻句,也可以不是比喻句。四个要点的顺序不作限制。(2分)
27.提示:(1)既可以祝愿也可以告诫。(2)既要有安慰又要有鼓励。两段都要得体,不得体不能得分。(6分)
六、(60分)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