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C(A.“荫”应为“yìn” B.“咤”应为“zhà” D.“肖”应为“xiào” “嚼”应为“jiáo”)
2.A(B.“粟”应为“栗” “婷”应为“亭” C.“雎”应为“睢” “溃”应为“篑” D.“决”应为“诀” “循”应为“徇”)
3.A(“体制”多用于具体组织名词之后,表示这个名词的制度;“机制”多用于动词之后,表示这个动词的动作过程和方式。“规范”是使合乎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为乙所制约。“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益”指效果和利益)
4.C(A.“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多指沉湎于某种快乐,应改为“流连忘返”。B.“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D.“罪不容诛”指所犯之罪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形容罪大恶极)
5.B(A.缺主语,应删去“作为”;C.“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有歧义;D.“发出噪声和废气”搭配不当)
6.D
7.D(《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
8.B(“将士的思乡情都化作了抗敌立功的精神动力”是无中生有)
9.D(“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原诗中无此信息)
10.C(“阶级压迫日益深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原诗中无此信息)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C(“亲”指父母双亲)
12.C(A.其:指死者;其:那些;B.而:但,表转折;而:表修饰;C.以:用来,表目的;D.是:这,代词;是:判断词)
13.D(遗制:流传下来的制度 独守:拘泥 察:好好考虑)
14.A(隔至:阻止回到该去的地方 重惑:特别的糊涂)
15.C(①是养生 ③是死后的要求 ⑥是祁侯的话)
16.C(古代圣王并没制定“厚葬”的制度)
三、(12分,每小题3分)
17.C(A.是比喻说法,不能揭示本质;B.在文中无此信息;D.最终也应归纳到C)
18.B(最后一段明确指出“他们在实验中获得了希格斯玻色子”“尽管尚不是最后的结论”,但照应首段最后一句可知“至今没有找到它的踪迹”说法不确切)
19.C(从文末最后一句可知)
20.A(理论都是“粒子物理学理论”,方法都是“让高速运动的粒子相互碰撞”,只是“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速度更快,碰撞过程所产生的能量更大)
四、(18分)
21.(1)中华民族在科技、学术、文化领域缺少创新
(2)在现在的历史关键时刻,创新能力决定民族存亡
(3)著名科学家常常从文学中借取创新能力
(4)文化活力常不及科技、经济等活力
(5)中小学文化课活力减退(5分,写正确一项给1分)
22.本来年轻而试图装扮老成;(2分)因为它是真实生命的直捷流泻。(1分)
23.BE(4分,写正确一项给2分)
24.教材陈旧、教法刻板、考试繁琐等(6分,写正确一项给2分)
五、(12分)
25.用于尝试记忆的时间越长,记忆的效果越好。(2分)(两个要点各1分)
26.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要制定诚实、透明度、讲道德的指标。(4分,两个要点各2分)
27.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6分,写正确一个分句给2分)
六、(60分)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