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谙熟(ān) 嫉妒(jí) 投奔(bèn) 枹鼓相应(fú)
B.凹陷(āo) 叨光(dāo) 违约(wéi) 所向披靡(mǐ)
C.栖止(xī) 脑髓(suǐ) 殷红(yān) 拈轻怕重(niān)
D.戏谑(xuè) 谄媚(chǎn) 一瞥(piē) 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喧泄 毕竟 箴言警句 前倨后恭
B.矍铄 震慑 趁火打劫 食不果腹
C.抱负 苟同 天涯海角 万劫不覆
D.引申 曝光 关怀倍至 嬉笑怒骂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偶然与当年单位里的老同志邂逅,忆及当年,我们都不胜感慨。
B.为迎接“华商大会”,南京市舍得在硬环境上投入,更舍得在软环境上下功夫。
C.要不是园林工程师的巧妙设计,这棵百年老树在城市道路改造的时候就可能夭折。
D.这两种提法,第一种是省编教参上的观点,第二种是一位普通中学语文教师的管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子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因身边没有清洁袋,就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中山陵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C.在江宁区周岗镇钱家村,活跃着一支老党员护路队,平均年龄75岁。
D.日前,经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评选,北京市教委学生统一着装管理服务中心正式向学校推出37套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学生制装。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西安是一块宝地。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关联。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刻神往盛唐呢?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 ,
; , ; 。
A.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搜神记》,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撰,所记多为神怪灵异,其中也保存了一些民间传说。原书已散佚,现在所见到的是后人辑录的。
B.现代文学史上还有一批创作了不少独具风格的散文的优秀作家。如写幽默小品的著名的林语堂,写《落花生》的许地山等。
C.明、清两代戏曲得到迅速发展,著名的作品有高则诚的《牡丹亭》、汤显祖的《琵琶记》、孔尚任的《桃花扇》。
D.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诗歌代表作有《致恰达耶夫》《自由颂》,小说有《上尉的女儿》。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南歌子 旅思
吕本中注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寿州人,北宋灭亡后南渡,流寓江左。
8.对这首词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驿路侵斜月”即“斜月侵驿路”。一二两句写走在斜月映照的驿路上,走过凝结着一层晓霜的溪桥。
B.“短篱”两句,写路旁篱边,一枝残菊正寂寞地开着黄花。词人想到今日应是把酒赏菊的重阳佳节,竟在乱山深处的旅途中度过了。
C.“旅枕”两句,写旅途劳顿。夜宿旅店一眠无梦,在沉睡中度过了漫漫秋夜。
D.词中“江左”泛指南宋的东南半壁河山。江左历来为人向往,但如今中原沦丧,故土难回,词人虽身在江东,心境却转为凄凉。
9.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驿路”两句虽未明言旅人早行,但驿路之“斜月”“晓霜”,已暗含早行之意。“晓霜”兼点时令,这样,下句写“残菊”便不觉突兀。
B.上阕写旅途即景。“驿路斜月”“溪桥晓霜”“短篱残菊”“乱山深处”之景,含家国沦亡之痛,但词人并未点破,只是使情寓其中,下阕则集中抒发感慨。
C.“只言”两句中,以“只言”与“不道”对举,虚提江左好风光,反接中原归思和凄凉之感,抑扬顿挫之间,寓无穷感慨。
D.这首词表现中原归思,由显至隐。词人只是以特定的景物、时令和旅况暗含归思,不尽归思之情含蓄深沉。
10.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无 题
邹荻帆
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
是的,
我们将。
而我们温暖的血
将随着雪而溶化
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
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
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
而这雪后的平原
会袒露出来,
那时候
天青
水绿
鸟飞
鱼游
风将吹拂着英雄底墓碑……
1948年5月
A.诗人先自问自答,勾勒仆倒的英雄形象,再连用三个“吸收到……”描绘“大树”“小草”“五月的河”在雪后的情景,以示英雄的鲜血将使世上万物得以滋养。
B.“而这雪后的平原”几句,进一步推想冰化雪融、春天降临的世界新貌。“天青/水绿/鸟飞/鱼游”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展现环境的美好、生活的自由,既紧扣春天的景象,又富有象征意味。
C.结句推出一个特写镜头,既与春色图融为一体,又与开头的壮烈情怀相呼应,含蓄说明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曾与“风雪”搏斗而“仆倒”的先烈。
D.这首自由诗把丰富的情思包容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之中,创造了完美的意境,句子的长短、语气的变化与诗人内在的情感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里服其不校 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 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化:风俗人心的改变
D.其性度如此 度:推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秦王恐其破璧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无所言,下驾步归——刘宽什么也没说,卸下驾车的牛交给失牛的人,自己步行而归
B.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
C.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
D.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刘宽曾经在外做客,派仆人去买酒
14.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A.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容易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B.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C.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容易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D.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刘宽行为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 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宽为人宽容。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人,反而加以宽慰,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声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则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夫人在他早晨会客时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消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内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动,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后来他们和地震专家一起进行了多次地下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些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前些年,俄罗斯核专家又对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被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或抵消的话,地震的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
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现出多种地震前兆时,由地震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核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应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采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试验。
17.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意识到的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指的是
A.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
B.地下核爆炸能消除地震
C.地下核爆炸既能引发地震又能消除地震
D.地下核爆炸有的能引发地震,有的能消除地震
18.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
B.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
C.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D.“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可消除地震。
19.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应力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
B.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C.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增强应力,对地震就不起作用。
D.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强度。
2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要以控制地震应力方向、正确测定和计算地震位置和强度为前提。
B.根据地震预报情况确定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就可以成功消除地震。
C.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提出了准确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方向的技术难题,将促进地下核爆炸技术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
D.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必须坚持核专家和地震专家的合作,必要时还必须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
第Ⅱ卷(共90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8分)
影 子
(波兰)普鲁斯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有。”
“他的房间在哪儿?”“喏,就是那间小屋。”
门好像已经上锁。我向窗洞里一望: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谁晓得他长得啥模样!”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蹲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唉——唉!”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他昨天已经入土。他死了。”
扫院人默然沉思。
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不过,他睡得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麭黄土也没能找到。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火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每一个在自己的旅途上点燃光明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21.(1)文章开头两段描写了什么?(1分)
答:
(2)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2分)
答:
2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点灯人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
23.(1)画线的第一段文字作者连续发问,表现了什么?(3分)
答:
(2)画线的第二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以“影子”为题,突出了点灯人生前死后留给人们的印象,赞颂了为他人点燃光明而自己却默默消失的奉献者。
B.点灯人出场后,作者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正面描写主人公,细腻真切,展现了华沙街道黄昏后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C.“我”两次寻觅点灯人,可始终未能见到他,更谈不上了解他,抚慰他,甚至未能找到埋葬他的那抔黄土,悲剧色彩浓烈。
D.扫院人不知点灯人长得怎样,看墓人不知点灯人坟在哪里,同是作为社会下层劳动者也这样缺乏同情心,充分表现社会的冷酷。
E.文章结尾,作者满怀深情地点出点灯人存在的意义,又紧扣着“影子”展开议论,立意深沉,余味不尽。
F.文章中“影子”一词多次出现,既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又反复突出点灯人的特点,强调了文章的主旨。
五、(12分)
25.根据下文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3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后,“衰老”得很快。到1955年,这台每秒运算5000次的巨人就被停止使用了。到1957年,12岁的“埃尼阿克”已被人们拆得七零八落,正式进入了坟墓。但它的子孙却一代胜过一代,在地球上迅速繁衍起来。1956年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了。它的元件不再是电子管,而是体积小得多、性能好得多的晶体管。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仅是电子管计算机体积的千分之一,但效率却高了1000倍。
26.知青出身的作家梁晓声接受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请仿照英国电视台记者发问的句式,代梁晓声拟一句答词。(3分)
答:
27.在公交车上,一个急刹车,我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根据下面的不同情境,分别写出我与被踩人双方的反应,每段话不少于30字。(6分)
(1)踩了一位彬彬有礼的长者:
(2)踩了一个缺乏修养的中年人:
六、(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是水。
要求:就这段文字所揭示的水的一个或几个特点,或就自己关于水的特点的其他深刻领悟,以“ 如水”为题(如“大度如水”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