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0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4-5-11 0:08:04下载本试卷

0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为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必考内容、选考内容满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

干渴的村庄

肖建新

①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②从村庄到田野,一场雨的距离既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它可能会耗费一个人一生的时光,也可能是瞬息的景致。村里许多人的时光都是消耗在这段路上,按说这并不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可他们的鞋烂了一双又一双,身体矮了一截又一截。它先是一点一点下在他们最外在的身体上,再下在他们有些皱褶的生活里,最后就完全打湿了他们的生命。

③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析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胸衣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④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干了一冬的村子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转,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也许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⑤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

⑥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我不知道那些年,村庄究竟怎么了,它虐待雨了吗?树木也在我离开的那些年,开始慢慢退化,它们大多数的叶子落了下来,无法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在夏天里随风狂舞,深秋叶落的时候,薄薄的一层,再也找不到童年如踏海绵之上的感觉了,老人们也懒得去扫这些落叶,因为它们烧不了几个时日。

⑦然而,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他们不再看重那几颗微不足道的粮食,看重祖辈长期依存的地方。一片土地不再能养活一个家庭。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想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干渴的池里赶着干渴的牛做着干渴的事。对于他们而言,土地的产出与他们的付出极不成比例,再说,他们的心事会不在乡村里,几颗粮食已无法让他们搭上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列车。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打算永远离开了。他们走时,一些老人会站在村庄最边缘的土窑上,目送他们离去,而不说一句话。

⑧多年以后,当我回到它的中间时,我见到了那些因长久未开而有些生锈的锁。它们锁在了一个村庄的眉头之上,锁住了一个曾经繁茂的村庄的脊柱。母亲走后,我家的房子也是用一把锁代替,钥匙放在隔壁的那家人那。有一回我找来钥匙,想找找那些年落在里面的东西,我看到了贴在墙上的那些陈旧的奖状——母亲在我小学时得到的最大的欣慰,它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可它们真的是奖给我的吗?那个满脸汗水和灰尘的少年,早已从村庄的小路上走失,这些奖状就像是一些钉子,要将这个少年钉住,他再跑,能跑出屋子里的那堵陈年的墙壁吗?

⑨其实,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我的一部分,许多人的一部分,还在那,还在由一些老人和孩子所守护的村庄里。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谤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选自乐趣文学网2007—05—07,有删改)

1.本文的题目是“干渴的村庄”,作者在开头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前些年村庄的雨,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七段的开头,作者为什么说“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春雨给村庄带来的“欣喜”?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作者说“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又说“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谤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否对“村庄的未来”作一点“预料”?(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鉴赏读(共34分)

(一)古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抉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日:“我曾受汝家钱物否?” 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达罕谕丞相安童日:“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竟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瓣乎?”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宽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 张雄飞传》,有删节)

 【注】壅:堵塞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六年,御史中丞。      拜:担任

    B.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  用事:掌权

    C.忽辛遂伏。          辜:罪

    D.雄飞受赐,封藏于家。    识:标记

6.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 )(3分)

    ①搜抉蠹弊,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黜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辩白。

 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l)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三)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三岁为妇, _________,___________。 靡有朝矣。 (《诗经·氓》)

(2)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     ,则不复也。 《论语》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工/金   切/红  改弦张/少不

B. 那/古   机/候   惊魂定/果园苗

C. 然/逆   斗/帖   弩之末/人所难

D. 包/   /承   紫嫣红/叱风云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B.审视中国当代文坛的日益委顿,联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生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

C.因为学生们的写作体验还不十分丰富,老师对他们的作文就不应该反唇相,而应多从真情实感的正确、流畅表达等方面加以引导。

D.由于千年的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美国的两位文物保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

14.读下面这段文字,从消费者的角度提一条建议,不超过20字。(4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相关部委及各地人民政府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自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就此,记者探访发现,超市方面反应积极,而消费者反响不一:反对、质疑、呼吁、建议,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15.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在横线处仿写出适当的诗句。(5分)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   那凛然的正义,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四、写作(70分)

16.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乙、选考题

五、(18分)

注意:本大题为选考题。以下有两类选考题,一类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另一类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值都是18分。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类作答,不得跨题做。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鸿雁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7.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 (3分)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19.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20.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中心证明,脐带中含有大量PCB(多氯化联苯)的婴儿在辨认面孔、集中注意力和整体智力水平上都不如正常婴儿。匹兹堡大学的赫伯特·内德勒曼对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县216名被少年法庭宣判的青少年和206名少年犯进行了检查。他在上个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违法和骨骼中铅含量过高有明显关系。

含有机磷酸脂的杀虫剂的生产是神经性毒气转为民用的一种尝试。其中最著名的两种——陶斯讼(Dursban)和大利松(Diazinon)自1965年和1956年就一直在市场上销售。在某些“雷达”牌喷雾器和“黑旗”牌杀灭蟑螂和蚂蚁的产品中能够找到陶斯松的活性成分“毒死蜱”(Chlorpyfos)。经过重新研究后,环保局于上周宣布,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西红柿、苹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这一成分。环保局发现,陶斯松也许会对脑部造成伤害;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对这一物质的吸入量可能会高过安全剂量的100倍。

大利松可能将是环何局加以限制的下一个产品。该机构进行的一项初步分析发现,在房屋的“边边角角”喷洒杀虫剂,会使儿童吸入高于安全剂量250倍的大利松。

人们试图对化学物质加以控制,化工企业倾向于采取自我规范的做法,但行不通。环保局曾设法让业界以这种方式对一种含有铬酸砷铜(CCA)的杀虫剂进行控制,但最终失败了。在加压处理木材时会使用CCA,所以甲板和运动场设施中通常含有一物质。环保局的研究人员在70年代后期提出,CCA会对孕妇和儿童造成特殊的威胁,因为空混合了3种毒害神经的化合物。

多年以来,对汞污染负有主要责任的火力发电厂和垃圾焚化厂一直在设法抵制对汞加以控制。环保局曾在1996年得出结论:超过160万的美国人面临汞中毒的危险;但业界游说集团说服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公布这一报告。这份报告支持目前的汞含量并不安全这一说法。但是,主张加强控制的人并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佛蒙特州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说:“因为,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

环保局1977年禁止了PCB的生产,但这种化合物却一直阴魂不散。珍尼特·钱皮恩和其他大约5000人正地起诉设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这家公司以孟山都工厂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原告要求该公司就生产与污染有关的材料进行赔偿。

17.下列表述中,不能作为化学物质对人类危害的证据的一项是 (3分)

    A.脐带中含有大量多氯化联苯的婴儿,整体智力水平有缺陷。

    B.青少年违法和骨骼中铅含量过高有明显关系。

    C.“毒死蜱”使用在蔬菜水果上,容易被儿童吸收。

    D.甲板、运动场设施中含有CCA会对孕妇和儿童造成特殊威胁。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生产含有机磷酸脂的杀虫剂,是神经性毒气转于民用的实例。

    B.陶斯松、大利松和“毒死蜱”用于“雷达”“黑旗”等杀虫剂中。

    C.人们喷洒杀虫剂会使儿童吸入高于安全剂量的化学物质。

    D.环保局曾做出超过160万美国人面临汞中毒危险的结论。

19.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                     ,第二部分说明                   。(6分)

20.根据文意,分条概括控制化学物质非常困难的事例。(6分)

                                         

                                         

                                         

 

模拟试卷

语文

客观题

题号

5

6

7

11

12

13

答案

题号

(一)

17

18

(二)

17

18

答案

主观题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8.(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9.(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0(8分)

(1)                             

(2)                              

(3)                             

(4)                              

14(4分)

15.(5分)

             

             

             

四、写作

16.(另附作文纸)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6.(70分)

                                                                                                                                        600

                                                                                                                    700

                                                                                                                                        800

语文参考答案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

1、有雨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快乐,更能反衬出近些年村庄的干渴(2分);表现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村庄的深厚感情(2分)。(4分。意思对即可。)

2、村庄中更多的人对种地失去了信心,土地养活不了他们,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都纷纷离开了杜庄,土地荒芜,村庄失去了生机和希望。(4分。意思对即可。)

3、要点:

①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对油菜、胡豆花、小动物以及乡村父亲们脸的作简笔勾勒,使春雨中“含情脉脉”的群像得以简洁传神地表现。(3分)

②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春雨写给村子带来的欣喜,表达对童年“村庄”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3分)

4、第一问示例:作者对村庄的未来情感态度是复杂的,既流露出对“村庄”荒凉衰败的现状及未来隐忧,又表现出对“村庄”能够风调雨颇、兴旺繁荣的美好期盼或憧憬。(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4分)。第二问可结合 “新农村建设”,发表自己的见解。2分)

二、古诗词鉴赏读(共34分)

(一)古文阅读(18分)

 5.D (识:做标记)

 6.C(①直接表现其才能;②为罗英的话,为间接说明其才能:⑧为忽辛的话,为间接表现其清廉;④直接表现其清廉;⑤直接表现其才能;⑥间接表现其才能。

 7.D(复查的入是伯颜,不是温迪罕和丞相安童。)  

 8.(1)所以赦免,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几次赦免犯人!(判断、“数”、句意各1分,圣明翻译为“皇上”“皇帝"“圣明的人"均可)

   (2)皇帝赏赐张雄飞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洁,不要受小人欺骗。(“所以”、“旌”、“为……所"表被动各1分)

   (3)判决疑案,清除奸恶贪婪之人,清廉的风俗盛行。(“决”、“黜’’、句意各1分)

 附:参考译文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向世祖推荐他,世祖召见他,他陈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他调查揭发各种弊端,全部清除它们.帝问处士罗英,谁是可重用的人,罗英回答说:“张雄飞真正才是能辅助您的人才。”帝认为罗英的话是对的,令驿吏接雄飞来.

   十六年,任命张雄飞为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检查江淮一带的事务,担心不被张雄飞所容纳,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还没去,阿合马死了,朝中大臣都因犯罪离职.世祖任命张雄飞担任参知政事,阿合马专权的时间很久,他卖官枉法,朝中秩序很乱,张雄飞就首先自降官阶一级,于是那些侥幸不按规定提拔的人都降级。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一起审问,忽辛一个个地指着审问的官员说:“你曾经收受了我家的钱物,怎么能审问我!”张雄飞说:“我曾接受过你家的钱物没有?,,忽辛说:“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张雄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可以审问你了忽辛于是认罪.二十一年春,世祖和大臣们讨论要大赦天下,张雄飞规劝说:“古人说:没有赦免罪犯的国家,它的刑法一定是公平的.所以赦免的行为,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多次赦免犯人!”世祖赞赏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告诉雄飞说:“多次打猎之后才能发现善于射箭的人,集中各种想法(意见)之后才能听到好的意见,你的话是正确的.我现在听从你的建议.”于是下发只给犯罪的人减轻刑法的诏书。

   张雄飞为官刚直廉洁谨慎,始终不改他的节操。曾经在中书省办理公务时,世祖派使者急速叫他,在便殿见他,对张雄飞说:“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可以说是真正廉洁的人了·听说你非常贫困,现雇我特意赏你白银二千五百两、钹;千五百贯.’’张雄飞拜谢,即将出去时,世祖又下令再赏赐黄金五十两和金酒器。张雄飞接受了世祖的赏赐,封存做上记号,收藏在家中。后来,阿合马的同党因张雄飞被停职,到中书省请求追回世祖赏赐给他的财物,裕宗在东宫听说这件事,命令参政温迪罕告诉丞相安童说:“皇帝赏赐张雄飞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洁,不要受小人欺骗。’’塔即古阿散请求检查核实张雄飞过去在中书省任上的财务,重新起用阿合马的余党,最终假借皇帝的命令追查并没收皇帝赏赐给他的财物.塔即古阿散等人不久因犯罪被杀,世祖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可能有误,命令亲近的大臣伯颜复查。中书省左丞耶律老哥劝张雄飞到伯颜那里为自己讲明情况,张雄飞说:“皇帝因为我廉洁,所以才赏赐我,但是,我没敢随便使用这些东西并封存做好标记来等待的原因,正是料到有今天,又何必自己去说呢?”

   二十一年,卢世荣因善于阿谀被重用,张雄飞和许多官员同时被罢免。二十三年,起用担任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判决疑案,清除奸恶贪婪之人,清廉的风俗盛行。死在官任上。

(二)古诗阅读(8分)

 9(1)答:“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1分)“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2分)“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1分)

(2)答: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1分)(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1分)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1分)

写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1分)

(三)名句默写

 10(1)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2)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4)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11、D.(A、“”读音同;B、“”读音同;C、“”与“”读音同)

12.A(“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C.“反唇相讥”指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B.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D.“栉风沐雨”一般用于人,形容人在外奔波,不避风雨,历尽艰辛。)

13 .B(A、成分残缺,“表达了”后面缺少宾语“愿望”; C项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先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D. “解除”和“措施” 搭配不当。)

14.(4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

①商家应提供既环保又方便的环保购物袋。

②商家还要想方设法提供更多的方便的替代品。

③商家应对低收入购物人群进行适当的补贴。

15.(5分)示例:那无穷的真理 那无穷的奥秘/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让我深深地热爱 让我感到敬畏/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它是那样广阔而宁静

四、写作(70分)

16 .符合题意、符合三基本从52分切入。

符合题意且符合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从56分切入。

语言、 构思、立意、内容、情感真挚等方面有亮点加发展分,建议一方面有亮点加4分。

乙、选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7.B (A、 C侧重抒情。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呜、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18.B (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19. 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  (一个要点2分)

20. ①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②鸿雁是健飞之鸟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③秋空雁阵能让人感受到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一个要点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7.C(第二段原文为“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西红柿、苹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这一成分。环保局发现,陶斯松也许会对脑部造成伤害;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对这一物质的吸入量可能会高过安全剂量的100倍。”文段中使用了“也许”“某些”“可能”等限制语,不能推断出儿童“容易”“吸收”的结论,所以本项不能作为证据)。

18.B(原文为“在某些‘雷达’牌喷雾器和‘黑旗’牌杀灭蟑螂和蚂蚁的产品中能够找到陶斯松的活性成分‘毒死蜱’”,可见‘毒死蜱’只是陶斯松中的一种活性成分,不能理解为“陶斯松、大利松和毒死蜱存在于……”)。(蜱:pí,节肢动物,对农作物有害,有的会传染疾病,也叫壁虱。)

19.化学物质的危害 (3分)      控制化学物质很困难。(3分)

20.要点(一个要点2分)

①企业自我规范的失败,如化工企业对含有铬酸砷铜(CCA)的刹虫剂进行控制,因为利益的驱动;

  ②企业抵制来自社会各方的控制,如业界游说集团说服该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分布关于超过160万美国人面临汞中毒危险的报告。又如主张加强汞控制的人并 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还有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

  ③企业违反禁令,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公司以孟山都工厂的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