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2014-5-11 0:08:05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第Ⅰ卷(共32分)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拥   蹙额    箭   不及防  一而就

B.氲   殷红    缘   势利导  万马齐

C.闪   风    大   见不鲜  横赋诗

D.诚   狡    骜   为己有  足先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悲恸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加入WTO,为改革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给许多部门和企业带来了危机,这是不容置喙的。

B.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已到了俯拾即是的程度。

C.2004年元月初,香港及广东专家最新的检测结果提示人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果子狸,一时间,连好食野味的广东人都对果子狸敬谢不敏了。

D.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随之,浓烟滚滚,火光映天。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_________。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___________。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

③微风飘来,有一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

④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海 底 奇 葩

  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其实珊瑚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的腔肠动物。这种动物身体很小,一个珊瑚虫充其量不过一粒大米那样大。珊瑚虫像个肉质小口袋,口袋位于顶部,周围长满有绒毛的触手。珊瑚虫多是群体生活,成千上万个珊瑚虫生活在一起,靠石灰质骨骼彼此相连,多呈筒状,直径从5毫米到2厘米。许多珊瑚虫通过肠道系统联在一起,它们有许多张嘴,但只一个共同的“胃和肠道”。这是海洋生物中极为奇特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逢交配季节,珊瑚虫就会将大量精子和卵子排到水里。当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相结合时,就会形成珊瑚幼虫。珊瑚幼虫看上去跟微型海蛰差不多。它们在水中漂游,直到找到坚实的落脚之处。通常,它们会在珊瑚礁上着陆,并开始为自己搭建骨骼外壳。珊瑚虫的外壳骨骼是其外胚层的生骨细胞形成的。它首先从海水中吸收钙,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钙,然后释放出结晶,逐渐长成骨骼,珊瑚虫从此作茧自缚,将身体紧固其内。这对珊瑚虫很有好处,可使它免受海浪的冲击。而珊瑚骨片则形成各种形状,像针、像管等。每当黄昏来临,珊瑚虫的肉体部分会从骨质壳内伸出来.张开一朵朵像花朵般的触手,捕获散布在水中的浮游生物饱餐一顿。

  珊瑚虫死亡后其遗骨就成为珊瑚,其上又会长出新的珊瑚。所以新一代的珊瑚虫总是在先辈的坟墓上建造自己的巢穴,并像金字塔一样,一代一代步步向上增高,如此长期积累就形成珊瑚礁海岸。也有些珊瑚虫体内根本没有骨骼,死后当然一无所留,通常将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称为造礁珊瑚虫。

  造礁珊瑚虫对生活环境非常挑剔:喜欢生活在水温为13—36度,含盐浓度在35%之间的海域,故只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水应湍动,使其带有气泡;海水要洁净,因为污泥会阻塞珊瑚的消化系统。由于造礁珊瑚虫体内还共生一种微小的藻类——虫黄藻或叫动物黄藻,这种藻同样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只分布在水深不足70一80米的水域。非造礁珊瑚体内无虫黄藻共生,其分布区域则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南北可到两极,深可达6000多米深。虫黄藻与珊瑚虫互惠互利,前者向后者提供光合作用的产物——氧和碳水化合物,加速珊瑚的生长;反过来后者代谢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氧、磷等又为前者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若这种共生链遭到破坏,二者将无法生存下去。为此造礁珊瑚生长区域的垂直距离通常不会超过海平面80米以下。由于珊瑚虫喜欢咸水环境,所以有大量生活用淡水注入且含有过多泥浆的近海水域都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珊瑚虫造珊瑚礁的速度非常慢,块状种类的珊瑚年增长不过数厘米,板状者年增长 4—5厘米,枝状者年增长10厘米以上。珊瑚群体能像树上长芽一样在边缘上长出芽体。每个芽体实际上就是新的珊瑚虫。这样,世世代代不断繁衍,使珊瑚不断扩大,群体之间不断重新聚合,积沙成丘,无数小珊瑚体就逐渐形成巨大的珊瑚礁,此后每年平均增大15厘米左右。其实,珊瑚礁的形成并非全是珊瑚虫的功劳,许多生物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珊瑚虫体内的藻类分泌的钙质能紧紧附在岩石表面:多孔螅也能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共同参与珊瑚礁的形成。有些种类的海绵亦有钙质、硅质或角质骨骼.亦有造礁作用。

5.对珊瑚虫造礁成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珊瑚虫是一种微小的腔肠动物,身体很小,但都参与造礁。

  B.珊瑚虫体内还有共生的动物黄藻,它能分泌钙质,这些钙质能紧紧附在岩石表面,在造礁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c冰中的多孔螅也能分泌碳酸钙,从而形成骨骼,也参与到珊瑚虫造礁行列中来。

  D.水中的海绵也有钙质、硅质或角质骨骼,它也有造礁作用。

6.对“虫黄藻与珊瑚虫互惠互利”的“互惠互利”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动物黄藻需要珊瑚虫代谢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氧、磷等作为必要的营养物。

  B.珊瑚虫获取虫黄藻光合作用后的氧和碳水化合物,能加速生长。

  c.虫黄藻与所有的珊瑚虫都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生存关系。

  D.动物黄藻和珊瑚虫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一旦链条断了,二者都将生存不下去。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珊瑚虫从海水中吸收钙,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钙,然后释放出结晶,逐渐长成外壳骨骼。

  B.珊瑚虫都是通过肠道系统联在一起的,它们虽有许多张嘴,但只有一个共同的“胃和肠道”。

  c.珊瑚虫分布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关键在于体内有无动物黄藻与其共生。体内没有动物黄藻共生,分布的广度和深度则不受限制。

  D.珊瑚虫喜欢生活在水温为13—36℃,含盐浓度在35%之间、洁净、湍动的海水区域。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造礁珊瑚虫生长区域的垂直距离通常不会超过海平面80米以下,因为共生藻类需要光合作用。

  B.珊瑚虫长成骨骼后,就将身体紧固其内,为了免受海浪的冲击。因此,海水越平静,越适宜珊瑚虫的生存。

  C.淡水或含有过多泥浆的近海水域都不适宜珊瑚的生长,咸水区域才适宜珊瑚虫的生长。

  D.块状种类的珊瑚、板状种类的珊瑚、枝状种类的珊瑚增长速度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加速。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埙传

埙字牖如,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七年,授登封县,单骑之任。至县三日,拜岳,誓不取一钱,不枉一人。衙前树巨石.镌曰:“永除私派。’’设柜,民自封投,无羡折。招集流亡,督之耕种。相其土宜,课植木棉及诸果实。大修学宫,复嵩阳书院.宋四大书院之一也。延耿介为之师,导诸生以程、朱之学。自县治达郊鄙,立学舍二十一所。课童子,以时巡阅,正句读,导之以揖让进退之礼。间策蹇驴历诸郊问所苦,有小争讼,辄于阡陌间决之。西境有吕店者.俗好讼。埙察里长张文约贤,举为乡约,俾行化导,浇风一变。里长申尔瑞负课且受杖,路拾人输税金,返之,宁受责,不利人财。埙义之,旌其门。乡民高鹏举死,妻孟年少,舅欲强嫁之,孟哭夫墓将自缢。埙适微行,问其故,给以银米,劝还家而免其徭,岁时存问。俾终其节。县故多胥役,时狱讼日鲜,奸伪无所容,诸胥多自引去。其更番执事者,退则操耒耜为农,以在官无所得钱也。在官五年,民知向方,生聚日盛,大书“官清民乐”于门。耿介尝叹日:“年来嵩、洛间,别一世界矣!”二十二年,以卓异荐,擢广西南宁通判。去之日,民遮道哭,立祠于四乡,肖像祀焉,榜曰“天下清官第一”。

(《清史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介为之师                 延:聘请

B、设柜,民自封投,无折            羡:剩余,超过

C、路拾人税金,返之,宁受责,不利人财。   输:缴纳

D、间蹇驴历诸郊问所苦             策:竹简,引申为书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导之以揖让进退之礼”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独是成氏子以蠹贫

B、去以六月息者也

C、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埙做知县五年,由于采取多方面积极措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日渐改善,由于这些他被康熙授予“天下清官第一”称号。

B、张埙经常微服私访,了解百姓疾苦,常常在田间地头解决百姓争端。

C、张埙是一个难得的清官,“永除私派”是他的为官准则,他上任轻车简从,不搞排场,设立意见箱,让群众监督。

D、张埙重视农业生产,指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重视教育,修学宫,请名师教授儒家思想,举贤任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登封县呈现出一派“官清民乐”的景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8分)

四、(20分)

13.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英 雄 之 言

(唐)罗隐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1)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2分)

  译文:                                           

(2)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2分)

译文:                                           

(3)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其五)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注:1此诗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赚:骗。

(1)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释悬念后,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答:                                          

                                               

                                             

15、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 《锦瑟》)

(2)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3)苏子卿曰:“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庚信曰:“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梁简文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然青愈于蓝矣。

(4)杨振宁教授在他当年的高中《国文》课本上曾称赞一副酒馆楹联为“绝对”,对联是集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和李白的《将进酒》“______________”两句而成,豪放、隽永、得体,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妙得天成。

五、(15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19题。

半 半 歌

张一平

有个叫李密庵的人写了一首《半半歌》,极富想象地表达了寻常人的理想生活。后几句最为美妙,是这样写的:“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颠翻,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歌中句句有“半”字,故为《半半歌》。在低吟轻唱、细细品味中,无尽的意趣便油然而生。“半半”是两个极端之间的均衡之势,是不左不右的适中境界,是极具深刻意蕴的哲学之度,是阴阳统一的博大宇宙!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过犹不及,临及顶点,怕也是只有下坡路可走了。生活中那些一生都马不停蹄、郑重前行的人固然可敬,但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欣赏周遭景色的人,不仅可敬,而且越发可爱。如今有许多人被时尚所役,为大红大紫为披金垂银而奔走经营。可实际上,那金银红紫的生活又怎抵那半丰半俭的生活取之轻松、享之泰然呢?正所谓“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人与世无争,消隐遁世。尘世永远是惟一的天堂。提倡心想“半半”,是要人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如此便可以“退出牛角尖,抬头看天外”了。你看,那是多么蓝的天啊!

齐白石有“不似为欺世,太似见媚俗”之说,那是艺术中的“半半”;老子的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则是生活中的“半半”。“半半”是艺术,“半半”是哲学,它是艺术中的含蓄,是哲学中的适度。在这一半天一半地之间生活着的人类实在应该懂得这“半半”中的哲理,应该知道生活中不是什么事情都值得我们引颈前瞻,全力以赴,孜孜以求的。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道理也都不是非黑即白那样纯粹,它们大都落在两极之间的灰蒙地段。人本身其实也是半半的对立统一。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正因为不可能通体发光,完美到连一丝一毫的瑕疵都没有,所以人才会是人。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正因为如此,人类永远不会尽真、尽善、尽美。但人类注定是要进步的,然而人类的进步只有“半帆张扇”“马放半缰”才能脚踏实地,稳步向前。若急功近利,临末了也只能是欲速不达,甚至还会向后跳跃,历史上这样的故事还少吗?所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半半”的哲理,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人类是不是会减少许多错误与损失以及感情与生命的浪费呢?像那些诸如妒恨与倾轧、惟利是图与谋财害命之举是不是也会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呢?

  遗憾的是,《半半歌》的最后一句“会占便宜只半”却俗腔唱走了调,这倒很讽刺地成了《半半歌》的“半半”了。

16.第一段中,作者说“半半”是“极具深刻意蕴的哲学之度”,作者认为这“度”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所填内容均不超过10字)(4分)   

17.第二段中,作者写道:“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欣赏周遭景色的人,不仅可敬,而且越发可爱。”其“可爱”之处指什么?用文中语句稍加组织作答(不得超过40字)。(3分)

答:                                          

                                              

                                            

18.有人说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点题之笔”,你同意吗?为什么?请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4分)

答:                                          

                                               

                                            

19.文章结尾说“遗憾的是,《半半歌》的最后一句‘会占便宜只半’却俗腔唱走了调,这倒很讽刺地成了《半半歌》的‘半半’了。”谈谈你对本句中“半半”的理解。(不超过45字)(4分)

答:                                          

                                             

                                              

六、(13分)

2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于是,在场的人冥思苦想,提笔作文。不久,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 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 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和一个大问号“?”。请你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巴尔肯所写的三个标点的含义。(不超过40字)(3分)

答:                                           

                                               

                                                

2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错误,一处表意不明,一处搭配不当,请找出并改正 (4分)

乒羽中心主任蔡振华昨天在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会议室向媒体介绍了竞聘结果,刘国梁和施之皓也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蔡振华正式公布了竞聘结果,刘国梁和施之皓当选男女一队主教练,两人任期内有明确要求:任期到2008年,期间每年都将考察是否完成任务,要力争在男女单打和双打四个项目上都取得最好的成绩。

               改为:                 

               改为:                

22.在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各地方台主持人报春联的节目获得了好评。17副春联或俏皮或庄严,突出了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兴趣,激起广泛的心理共鸣。下面是台湾省选送的下联,如果你是福建省台的主持人,你将会送出什么样的上联?(3分)

福建:                 

台湾:拜妈祖庙    情系一家

23.请写出下列横线上词人的具体名字。

南宋词人,白石①有格而无情,剑南②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颃颉者,唯一幼安③耳。近人祖南宋而轻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1)”之慨,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3分)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24.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作文。(70分)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参考答案

一、(8分)

1.C(均读作shuò。A“镞”读zú,其余读cù; B“殷”读yān,其余读yīn;D“黠”读xiá,“攫”读jué,其余读jié)

2. C(A销声匿迹;B宣泄;D众口铄金)

3. B(A不容置喙:指导不容许插嘴,不让人有说话的机会。可换为“不容置疑”。C敬谢不敏: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理由恭敬地推辞。D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

4. C(第一处的前一句写的是山,①句“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有影子”也是写的山,承接得好。第二处与下一句衔接得好的是④。因为“吹”比“飘”准确;“平静”比“消失”准确)

二、(12分,每小题3分)

5. D。首先依据题干“珊瑚虫造礁成因”去快速阅读全文,将“成因”一一抽取出来;然后将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一一与它们理解、比照、确认。显然D项“水中的海绵”与原文“有些种类的海绵”在语意范围上有出入。

6. C。题干提供的信息是“虫黄藻”与“珊瑚虫”的“互惠互利”。第4小节明确告诉我们珊瑚虫分为两类:造礁珊瑚虫和非造礁珊瑚虫。蜚 造礁珊瑚虫体内无虫黄藻,也就谈不上“互惠互利”,所以C项的“与所有的珊瑚虫”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7. D。D项表述的珊瑚虫的生活习性显然是指所有的珊瑚虫的生活习性;而原文第4节首句则明确告诉我们它只是造礁珊瑚虫的生活习性。

8. A。B项对照第4节首句,可知道水应湍动;C项对照第4节末句,可知“或”要改为“和”,“咸水区域”不准确;D项在文中找不到任何推断的依据。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策:用鞭子赶)

10.B(B两“之”:到……去。A前“除”:铲除,后“除”:授予;C前“相”:互相,后“相”:考察;D前“且”:而,表转折,后“且”:将要)

11.D(例句:用。A因为;B凭借;C用来,表目的)

12.A(百姓自发授于他天下“天下清官第一”的称号,不是皇帝赐的)

四、(20分)

13.(1)物品有隐藏不露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判断句译出1分;语句通顺1分)

  (2)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地保持不变罢了(常:长久不变,形容词用做动词,译出1分;语句通顺1分)。

  (3)因此高大的宫室与放纵的游乐不被人们所凯觎,那是太少了。(被动句译出1分;“鲜”:少,1分;语句通顺1分)

14.(1)“赚”字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富有幽黙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

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此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3分)

  (2) “放”、“拦”两个字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行人从意外、惊诧,到恍然大悟的心理,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透露出来,诗人如实的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思考,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言之成理即可。4分)

15.(1)望帝春心托杜鹃

  (2)徘徊于斗牛之间   纵一苇之所如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4)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15分)

16.“不似为欺世,太似见媚俗”“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17.少一分盲从、攀比、计较、患得患失,多一分醒悟、努力、包容、豁达坦然。

18.不同意。因为“半半”的某些不足,不是文章论述的重点,说最后一段是“点题之笔”也不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之所以文章要有这一“补笔”,是作者想使论述更完善、更辩证。(意思对即可)

19.《半半歌》并非十分完美,“会占便宜只半”正是它的“瑕疵”,因为这句使整首歌境界减色不少。

六、(13分)

20.巴尔肯对鼓励的口吻对那位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3分)

21.(1)“刘国梁和施之皓当选男女一队主教练”改为“刘国梁和施之皓分别当选男女一队主教练”(4分)

  (2)“期间每年都将考察是否完成任务”改为“期间每年都将考核是否完成任务”

22.品铁观音  香飘两岸 (3分)

23. ① ­­姜夔     ②陆游     ③ 辛弃疾  (3分)

七、(70分)

24.作文略。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5分

内容28分

一等(28-23)

二等(22-17)

三等(16-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7分

一等(27-23)

二等(22-17)

三等(16-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5分

深 刻

丰 富

有文采

有创新

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⑵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⑶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⑷材料丰富

⑸形象丰满

⑹意境深远

⑺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⑼文句有意蕴

⑽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⑾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说明:⑴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⑵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如观点有创新且言之成理,可适当提高发展等级,直至满分。

⑶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⑷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译文(一)

张埙字牖如,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七年,被授予登封知县,一个人骑马上任。到县三天,敬拜山岳,发誓不收一分钱的贿赂,不冤枉一个好人。衙门前立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字:“永除私派。”设收集意见的柜子,百姓自己封好信件投进去,从来没有剩余的信件。他招集流亡的人,督促他们耕种田地。他考察那里土地的状况适宜栽种什么作物,然后督促百姓种植木棉及各种果树。又大修学堂,修复了嵩阳书院,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张埙聘请耿介做老师,用程朱理学教导学生。从县城到边远地区,建立学校21所。他考察学生,按时巡视,校正学生的句读,用揖让进退的礼节来教导他们。空闲时间,他骑着毛驴到各地访贫问苦。有小的争执,就在田间解决。县西边吕店这个地方,一向好打官司。张埙审查里长张文约贤能,推荐他做乡约,使他教化引导百姓,不淳厚的民风完全改变了。里长申尔瑞欠税将受杖刑,路上拾到别人用来交税的税金,就归还给人家,宁愿受责备,也不拿人家的钱财获利。张埙认为他品德高尚,登门表扬他。农民高鹏举死了,他妻子孟氏年轻,公公想强行把她嫁出去。盂氏在丈夫墓前哭泣,将要自缢。张埙恰巧改装出行,问她哭的原因,了解情况后,送给她钱和米,让她回家,免除了她的徭役。每年都要慰问她,使她保全节操。县衙门里过去有很多差役,当时官司一天天减少了,奸邪欺诈的事没有容身之地.小官吏大多回家了.那些轮换执掌仪仗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回家就拿起农具做农活,因为在官府里没有办法挣到钱。张埙在任五年,百姓知道走正道,生活积蓄一天天多起来。就在门额上写下“官清民乐”四个大字。耿介曾感叹道:“近年来嵩、洛一带仿佛变成另一个世界了!康熙二十二年,张埙因为才能卓越而被推荐提拔做南宁通判。离开的那一天,百姓拦路哭泣,在各处给他建祠堂,塑像祭祀他,挂上“天下清官第一”的匾额。

译文(二)

  物品有隐藏不露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人也是一样。盗贼也是人,同样要戴帽穿靴,同样要穿着衣服。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保持不变罢了。看见财宝就要窃取的,说我这是出于寒冷饥饿;看见国家就要窃取的,说我这是拯救百姓的困苦。出于寒冷饥饿原因的人,不用去多说了;拯球百姓困苦的人,应该以百姓的心为心。但是汉高祖刘帮却说:“我的住室应该象秦皇这样。”楚霸王项羽也说:“秦皇可以取而代之。”想来他们并不是没有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可能是因为看到了秦皇的奢华尊贵,然后产生了取而居之与取而代之的想法。象他们这样的英雄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的人呢?因此高大的宫室与放纵的游乐,不被人们羡慕凯觎,那是太少了。

参考题目:(1)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灾难。在人类来说,对手是生活中的盐,少了它,生活会淡而无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碰上对手。如何寻找对手,如何对待对手,常常关系到人生的成败。

      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作文。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2)请以“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作文。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