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哲学常识综合练习(认识论、人生观)(二)

2014-5-11 0:26:45下载本试卷

哲学常识综合练习(认识论、人生观)(二)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据此回答l一2题。    

1.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  )①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属于理性认识 ②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 ③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④现

象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作用来说,这是因为 (  )

  A.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B.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可靠的

  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总体上进行综合把握。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分析与综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综合就是对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机械相加 ②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③必须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人分析 ④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法的核心是  (  )

  A.从实际出发的方法      B.实事求是的方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D.矛盾分析的方法

5.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  )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人的认识水平总是滞后于社会历史条件

  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主观条件制约着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6.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  B.前者是主观范畴,后者是客观范畴

  C.前者是感性认识,后者是理性认识   D.前者是本质规定,后者非本质规定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  )

  A.感觉  B.思维  C.物质  D.实践

8.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 (  )

  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  C.目不窥园  D.目无全牛

9.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  )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近几年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战略。据此回答10—11题。

10.“富脑袋”主要是指 (  )

  A.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1.上述材料表明 (  )①科技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因果联系 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促进的 ③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④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此回答12—13题。

12.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3.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 (  )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 ②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 ③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 ④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15.“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16.某高校2004届的某班毕业生共52名,在求职简历中,却出现了38名“班长”,17名“学生会主席”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质疑。对于这一现象正确的看法是(  )

  A.毕业生制作简历不诚信不足为怪,因为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

  B.简历掺水并没有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属于个人的正当行为

  C.诚信是公民的起码道德,缺乏诚信将导致社会陷入信任危机

  D.社会竞争环境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部分学生简历掺水值得同情

17.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制作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产品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有人主张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主张  (  )

  A.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B.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C.未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D.违背了适度的原则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之所以为世人传诵,是因为它正确体现了  (  )

  A.精神贡献与物质贡献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D.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19.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其核心是  (  )

  A.充分尊重和维护集体利益,舍弃个人利益

  B.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

  C.集体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个人是有积极意义的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20.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   

A.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国家    B.把个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C.消除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21.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这告诉我们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理想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人的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为重要

22.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都是社会理想,它们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表现在(  )①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②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最高理想 ③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④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之一的徐本禹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这启示青年学生 ( )①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感、亲近感 ③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追求的人生观境界是  (  )

  A.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  B.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C.实现现象与本质的具体统一  D.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25.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培养想像力,需要  (  )

  A.善于发现问题   B.敢于超越  C.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D.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

26.求生和自我保护对于动物来说,只是一种本能,而对于人来说,则包含着丰富的理智和道德的内涵。这表明  (  )

  A.人的自然性是社会性的前提条件        B.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C.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D.人的自然性制约着人的社会性

27.1930年,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存在。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先进的观察仪器,发现了比冥王星距太阳距离远30亿公里的“塞德娜”,认为这可能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这说明人的认识 (  )

  A.具有不确定性 B.受客观条件制约  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

28.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区生活习俗同中有异,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有的蕴藉深沉、古朴苍凉,有的豪迈不羁、自由奔放,有的华丽繁复、活泼跌宕。这说明蒙古民歌的  (  )

  A.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    B.多样性是以统一性为基础的

  C.统一性是共同文化心理的直接体现 D.统一性是共同经济生活的直接体现

29.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它违背了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的原则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30.认识事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行的。这表明  (  )

  A.对现象的认识总是肤浅的、不可靠的   B.人只能了解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人们的感性认识应当上升为理性认识

3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的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D.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主观世界

32.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  )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3.《西邻五子》的寓言中说,“西邻”有五个儿子,一个聪明伶俐,一个驼背,一个质朴老实,一个双目失明,一个跛足。他们的生活出路何在?“西邻”让聪明伶俐的去经商,质朴老实的去务农,双目失明的去做按摩先生,驼背的搓麻绳,跛足的去纺织。结果各得其所,安居乐业。从这则寓言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道理  (  )

  A.理想源于现实         B.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D.在选择职业理想时要服从社会的需要

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选择: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题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每位党员干部、普通群众都应该把改造主观世界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

  (1)改造客观世界包括哪些内容?(4分)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如何?(5分)

35.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某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抓住群众最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投资解决农村山区生活用水困难,改善生态环境;新建经济适用房200万平方米,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同时建立“群众来访接待日”“市长热线电话”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

  该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做法是基于怎样的哲学思考?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1分,第37题10分,共21分。

36.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37.背景:实施新课程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不少学生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升学,纷纷要求学校增加课时,并忙于为孩子添教辅、请家教。

  辨题:只有被人们接受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李晟学中学毕业后回乡当农民,承包35公顷农田,率先推出“水稻旱育苗”技术,成为“产粮大王”;搞养殖业,成为“养鸡大王”;后来又开办饲料厂,生产浓缩饲料。1994年后,他又向从事生物工程研究的专家学习,为了发展生物制药事业,他服下菌液,用自己身体做试验,后来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实业家,他说,没有上大学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市场经济是个大舞台,人生之舵,全靠自己掌握。

  (1)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人生之舵,全靠自己掌握”?(10分)

39.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她生前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优秀感人事迹受到登封市百余万群众齐声赞颂。任长霞同志年仅40岁,她从警20年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她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心里装着人民,不顾家庭种种困难,踏遍登封山山水水,神速破案。这一切都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号召全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任长霞同志的崇高品质。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任长霞同志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能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9分)  

 

 (2)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9分)

哲学常识(认识论、人生观)(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D 5.A  6.B  7.D 8.D  9.A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B  20.A  21.C 22.D 23.C 24.B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ABCD  26.BC  28.AC 29.ACD  30.ACD 31.AC  32.B  33.ABCD  

三、简答题

  34.(1)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与改造人类社会。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35.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该市在抓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的同时,采取措施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处理了主次矛盾关系。 ②想问题办事情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市立足实际,采取措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体现了这一点。 ③人

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该市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坚持了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四、辨析题。

  36.(1)题中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眼见的不一定为实。仅仅用看到的情形作为验证的标准,有时

是不可靠的。 (2)iE确的理性认识可以克服感觉的局限性。对感觉到的东西只有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

从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层次上,准确认识现象。 (3)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感觉的作用。感性认识

毕竟是认识的起点。占有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4)我们

要善于把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恰当地结合起来,既不要否认也不要夸大感觉器官的作用。

  37.①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

不是以人们接受与否来评价。 ②实施新课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它关系

到每位学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作为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接受需要

有个过程,不能因此说它是错误的。 ③如果缺乏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正确认识,只是从个人爱好或主观

愿望出发去评价事物,那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五、论述题。

  38.(1)第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李晟学承包农田,搞养殖

业,办饲料厂,做试验等,都体现了他重视实践的作用。 第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李晟学重视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重视先进技术运用,推动了自身事业的发展。第三,科学实验的重大作用是通过建立科学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李晟学用自己身体做试验,获取了正确的认识,用来指导生物制药的发展。 (2)第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从社会的实际出发。 第二,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

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李晟学向从事生物工程研究的专家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李晟学承包农

田、创办企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实业家,实现了人生价值,第三,人生价值的实现,还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对社会条件的认识和利用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李晟学在成为“产粮大王”后又能搞养殖业,开办饲料厂,发展生物制药事业等。他面对市场经济,

善于利用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39.(1)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②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切实做到执法为民。③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③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