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模拟试卷(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B.香烟包装用的“锡纸”是在纸上镀锡制成的
C.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D.食品加工、消毒、防腐常用到福尔马林
2.玉米塑料——“聚乳酸”(PLA)被视为继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新材料;其生产过程主要是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生产出乳酸,再由乳酸特殊聚合反应而制得。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玉米塑料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是可再生资源
B.玉米塑料的广泛使用可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并减少“温室效应”
C.(PLA)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生物催化,或者结合化学聚合,是一种耗能少、污染低的绿色生产工艺
D.玉米塑料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完全取代金属材料、无机材料等
3.14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1mol14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8NA ②7g14C原子形成的石墨中所含质子数为3NA
③17g甲基(—14CH3)所含电子数为8NA ④常温常压下,22.4L14CO2其分子数为NA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4.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 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
[已知: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 △H<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N2O4速率是v(A)> v(B)
B.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变大
C.如果将已开启的K2关闭,再向A、B中分别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增大
D.保持K2关闭、室温和A、B体积都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向真空的A、B中充入等量且少量的NO2,达到平衡时混合气颜色较深的是容器B
5.将CO2持续通入下列八种饱和溶液: ①Na2CO3 ②Na2SiO3 ③NaAlO2 ④C6H5ONa ⑤Ca(ClO)2 ⑥CaCl2 ⑦NH3和NaCl ⑧Ca(OH)2,最终能得到沉淀或浑浊的是
A.①②③④⑦ B.⑤⑧⑥ C.②⑤⑧ D.②③④⑧
6.下列事实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是
①Na2SiO3+CO2+2H2O === H4SiO4↓+Na2CO3 ②SiO2+2C 高温Si+2CO↑
③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④CH4比SiH4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7.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作对照实验的是
8.为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与Cu2+有关而与SO42-无关,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 ①观察稀硫酸颜色 ②观察无水硫酸铜粉末颜色 ③稀释CuSO4溶液,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④往CuSO4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观察滤液颜色变化 ⑤往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观察滤液颜色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B.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盐酸:3Fe2++4H++NO3-=3Fe3++2H2O+NO↑
C.少量固体Mg(OH)2溶于饱和NH4Cl溶液中:2NH4++Mg(OH)2=2NH3·H2O+Mg2+
D.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H2↑+Cl2↑+2OH-
10.最近罗马大学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与白磷P4相似)。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放出942kJ热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C.N4沸点比P4(白磷)高 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其成分是蛋白质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
C.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中,若增加某反应物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被增加的物质的转化率一定减小
D.正盐的水溶液呈酸碱性是由于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所造成的
12.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和美国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被形象称为“交换舞伴的舞蹈”。已知在催化剂作用下,某烯烃发生下列复分解反应: 2RCH===CHR′ RCH===CHR + R′CH===CHR′
对于此反应,可能有两种反应机理:
(1)R—CH===CH——R′ RCH===CHR + R′CH===CHR′
R——CH===CH—R′
(2)R—CH=== CH—R′ RCH===CHR + R′CH===CHR′
R—CH=== CH—R′
现用含有示踪原子D的R—CD === CH—R′来进行以上反应,则符合(1)反应机理的产物是
A.R—CD===CH—R和R′—CH===CH—R′
B.R—CH===CH—R和R′—CD===CD—R′
C.R—CD===CH—R和R′—CD===CH—R′
D.R—CD===CD—R和R′—CH===CH—R′
13.将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铝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用1mol·L-1稀硫酸滴定,加入稀硫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B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 SO42- = BaSO4↓
B.B~C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 + OH- = H2O
C.D点所表示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Al(OH)3、 BaSO4
D.E点所表示的溶液中:n (Na+) = n (Cl-)
14.在KIO3、KHSO3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I和淀粉,不停地搅拌,有下列反应产生
① IO3-+5I-+6H+=3I2+3H2O ② 3I2+3 HSO3-+3H2O=6 I-+3 HSO4-+6H+
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反应称为时钟反应,有人用它来解释生物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KI
B.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速率较快的是②
C.时钟反应的快慢由反应②决定
D.“溶液颜色突然变蓝,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现象与①、②反应速率有关
15.25℃时,在25 mL o.1 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 0.2 mol·Lˉ1的CH3CO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B点的横坐标a>12.5
B.C点时c(CH3COO-)>c(Na+)>c(H+)>c(OH-)
C.D点时c(CH3COO-)+c(CH3COOH)=2c(Na+)
D.曲线上A、B间任一点,溶液中都有:
c(Na+)>c(CH3COOˉ)>c(OH-)>c(H+)
16.过渡元素高价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如KMnO4、Na2WO4(钨酸钠)等,钨的最高价为+6价。现有钨酸钠晶体(Na2WO4·2 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990g加水溶解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锌和稀H2SO4,反应生成一种蓝色化合物(可看作含+5价、+6价混合价态的钨的氧化物)且无H2产生。现用0.044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这种蓝色化合物恰好将其氧化为一种黄色化合物,KMnO4中的+7价锰被还原成Mn2+,共耗去KMnO4酸性溶液8.20mL(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MnO4>+6价的W的化合物)。上述蓝色化合物是
A.W10O21 B.W8O22 C.W10O27 D.W5O1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均填编号)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
(5)从装置C的出气管口处逸出的尾气可能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如何处理? 。
18.(12分)某同学对课本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提出质疑,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就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研究。
(一)提出猜想: 。
(二)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③在空气中灼烧Cu2O能生成CuO。
(三)制备红色沉淀:①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 ②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共热 ③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红色粉末。
(四)红色沉淀探究
该同学设计了四种方案:
方案Ⅰ:取该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Ⅱ:取该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Ⅲ:称得干燥坩埚a g ,取红色粉末置于坩埚中再称得质量为b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反复多次直到质量不变,称得最后质量为c g,比较a、b、c的关系。
方案Ⅳ: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试回答 下列问题:
(1) 请你评价方案Ⅰ和方案Ⅱ。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评价方案Ⅰ
评价方案Ⅱ
(2)方案Ⅲ中,如果a、b、c的关系符合c= 可确认红色粉末是Cu2O。
(3)方案Ⅳ中,要测定红色粉末的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填序号)。
①通入氢气体积 ② 反应前,红色粉末+反应管的总质量 ③实验前干燥管的质量④完全反应后,红色粉末+反应管的总质量 ⑤反应管的质量 ⑥ 锌粒质量 ⑦ 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⑧实验后干燥管的质量 ⑨实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强和室温
(4)有人提出:方案Ⅳ中,在氢气发生器与反应管之间应加一个干燥装置,你认为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简述理由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9.(10分)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多用来制造火柴和烟花等。制取氯酸钾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无隔膜电解热的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的生成物相互反应制得氯酸钾。
①电解池中阳极反应的方程式是 。
②写出生成氯酸钾的离子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第二种方法:无隔膜电解热的氯化钠水溶液,然后用电解后溶液中的一种产物与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钾水溶液混合制得氯酸钾。
③第二种方法中制得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是 ,猜测该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是 。
④已知下列各物质的价格如下表:
物质 | NaCl | KCl | NaClO3 | KClO3 | KOH |
价格(元/50kg) | 500 | 1900 | 4200 | 26000 | 10600 |
从经济效益分析,上述方法中的第 种方法不好,理由是 。
20.(10分)A通常存在于钢铁中,它是由甲、乙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甲和乙的含量、形状、分布对钢性能影响很大,使钢硬而脆,不宜进行机械加工。已知:
(1)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均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的原子以最简整数比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4、180。
(2)C、D、H、I、J常温下为气体,H、I、J为单质,D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3)反应②为制备理想的绿色水处理剂Na2FeO4(高铁酸钠)的一种方法。
(图中部分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⑴写出C的结构式 。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⑶甲和乙的化学式分别为 、 ,若A中化合价显负价和显正价的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4∶9,则乙在A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21.(10分)重晶石矿(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因为含有Fe2O3、MnO及炭质等杂质而常呈深褐色。工业上将重晶石矿粉碎后与硫酸、铝粉在反应槽中混合加热(即“漂白”),再经水洗等一系列工序制得白色的重晶石填料,广泛用作纸张、油漆等的填充剂。重晶石填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1)在该流程中,为加快“漂白”速度,采取的措施有 。
(2)硫酸起到了“漂白”的作用。请写出硫酸直接起到该作用时的化学方程式:
。
(3)猜测铝粉的作用是 。
(4)煅烧的主要目的是 。
(5)将煅烧后的固体磨细,使用的是加有刚玉(氧化铝)球的振动磨。这说明刚玉具有很大的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8分)现有A、B两种有机化合物,已知:①它们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碳原子和氧原子,B可以看成A中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得到;②它们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170,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00%;③它们都是一取代苯,分子中都没有甲基,都有一个羧基。请按要求填空:
⑴A、B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___________;
⑵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A有一同分异构体C是对位二取代苯,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金属钠反应,但官能团不直接与苯环相连,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有一同分异构体D是苯环上的一硝基化合物,其苯环和侧链上的一溴代物各有两种,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三个反应:
一种类似有机玻璃的塑料——聚丁烯酸甲酯有广泛的用途,合成这种塑料有不同的途径,以下合成途径副产物大多为低污染物或无污染物,原子利用率较高,因此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反应过程如下:
(1)A、B、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F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绿色化学工艺,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
利用率为100%,符合这一要求的反应有_____(填反应序号)。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4.(6分)CH4的燃烧热为802kJ/mol,但当1mol CH4不完全燃烧生成CO气体和液态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如果1molCH4与n g O2燃烧生成CO、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731.25kJ热量
(1)写出CH4气体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计算n的值
25.(10分)某石墨回收厂,为将回收的石墨棒处理成疏松状的碳粉,采用浓硫酸蒸煮废石墨棒的落后生产工艺,这种落后工艺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是排入水体的废酸液导致严重环境污染。试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用浓硫酸蒸煮石墨发生的化学方程式。这种方法除废酸污染水体外,还将对大气有什么危害?。
(2) 该厂每天向附近溪水中排放400吨废酸液,现某环保小组测得该溪水中污染指数如下:
pH值 | 水中悬浮物(mg/L) | 氟化物(mg/L) | 化学需氧量(CODmg/L) |
1.8 | 7143 | 3100 | 2670 |
以上数据表明氟化物是国家规定允许排放标准的310倍,COD是国家规定允许排放标准260倍。为净化这条溪水,除责令该厂停产整顿外,主管部门决定,建在这条溪水上游的某水库开闸放水以稀释污染物。请计算上游水库排放的流量应为每秒多少立方米时才能使该溪水中氟化物、COD指标达到国家规定允许排放标准? (设废酸液密度为1 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参 考 答 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A | D | D | C | A | D | D | B | BC | BD | C | C | BC | C | D | C |
17.(共10分)(1) (2分)
(2)ABE (2分)
(3)Ⅰ、Ⅱ、Ⅲ (3分)
(4) 取适量该白色固体与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另取适量该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分)
(5)可将尾气通过装有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后再排空。(1分)
18.(共12分)(一)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氧化亚铜或两者的混合物。(2分)
(四)(1)方案Ⅰ不合理,铜和氧化亚铜都能和硝酸生成Cu2+;(2分)
方案Ⅱ不合理,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生成了铜单质。(2分)
(2) c=(10b-a)/9(2分)
(3)②④⑤(全对给2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4)需要(1分)反应后,应让铜粉在氢气流中冷却,如没有干燥管,铜粉将吸湿。(1分)
19.(共10分)①2Cl——2e—== Cl 2↑(2分) ②(2分)
③NaClO3+KCl==KClO3+NaCl(2分);四种物质中氯酸钾的溶解度最小,可以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着生成氯酸钾的方向进行。(2分)
④第一种 第一种方法中生成KClO3时只利用了原料KCl的1/6,其余5/6又恢复为原料KCl,而且KCl的价格高于NaCl,这在经济上是低效益的。(共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0.(共10分)⑴ O=C=O (2分)
⑵4NO2+O2+2H2O=4HNO3 (2分) 2Fe(OH)3 +3ClO- + 4OH- = 2FeO42- +3Cl-+5H2O(2分)
⑶Fe2C Fe3C (各1分,共2分) 25%(2分)
21.(共10分)
(1)重晶石和铝都使用粉末(1分);加热(1分)
(2)Fe2O3+3H2SO4== Fe2(SO4)3+3H2O(1分);MnO+H2SO4==MnSO4+H2O(1分)
(3)把Fe3+还原为Fe2+,增强漂白作用。(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4)除去炭质(2分) (5)硬度(2分)
22.(每空2分,共8分) ⑴ 6.67%
⑵ ⑶ ⑷
23.(每空2分,共10分)(1) A: CH≡CH B: D:CH3CH(OH)CH2COOH
(2)CH3CH=CHCOOH + CH3OH CH3CH=CHCOOCH3 + H2O (主)
(3)①③⑥
24.(共6分)
(1)2CH4(气)+3O2(气)=2CO(气)+4H2O(液);△H=-1038kJ/mol
或CH4(气)+3/2O2(气)=CO(气)+2H2O(液);△H=-519kJ/mol (3分)
(2)60g (3分)
25.(共10分)(1)C+2H2SO4(浓) 2SO2 ↑+ CO2 ↑+ 2H2O (2分)
SO2污染大气形成酸雨;产生CO2,加剧温室效应。 (2分)
(2)应选择超标量倍数大的氟化物计算
1.43 m3/s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