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一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一历史练习(四)

2014-5-11 0:33:42下载本试卷

高一历史练习(四)

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努力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

C.土地不得转卖和买卖  D.直接耕种土地者要交纳租税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租佃关系发生的变化是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B.自耕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C.佃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D.自耕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3.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春秋时期,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新税制,其主要历史作用是 

A.促使耕地转向私有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减轻农民负担D.确立封建制度

5.(2004年·全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风潮

6.对于自耕农经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②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④可以自给自足,生活稳定⑤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⑥自耕农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⑦它能够长期存在是由于土地兼并被遏制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⑤⑦ D.①②③④⑥

7 .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A、猪的骸骨   B、粟的遗存   C、炭化谷粒  D、贮粮窖穴

8.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C水利技术和水利工程的修建 D政治稳定和政府重视

9.两汉时期江淮之间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坎儿井(井渠)C.营建灌溉渠系 D.修治天然芍陂

10.关于我国近代前夜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说法正确的有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②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③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④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200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A. 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下列对中国近代前夜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部分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还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B.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C.萌发了资本主义萌芽

D.在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12.(1997年·全国)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13.我国能够把生铁和熟铁混炼成钢的灌钢法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14.下列符合四大经济区域特点的是①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②龙门碣石以北属于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③江南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属于落后的经济区域④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还相对缓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在古代城市中,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限制和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开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6.明清手工业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促进地区和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D.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1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番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下列对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技术水平高,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B.生产不计成本

C.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宋朝出现的雇募工匠制是生产关系的革命

19.下列对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宋以来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明初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清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0.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背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21.明清时期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综合国力强大突出表现在

A.经济总量大     B.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众多

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手工业高度发展

22.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发达国家出现的大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企业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B.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C.大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D.大企业时代,政府对企业采取的不干涉态度未发生任何变化

23.下列有关“适地适产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日本本土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工业B.在华北发展电气工业、矿业

C.在东北发展轻工业              D.在华中着重开发矿业和盐业

24.康有为等人在宣传进步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形式是

A.创办报刊B.剪除发辫C.放映电影D.在咖啡厅集会

25.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A.西部内陆B.动部沿海C.大中城市D.通商口岸

26.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

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

27.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制服。说明了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被迫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8.1520年,一位撒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的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回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29.经过两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最终战胜了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实质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30.早期的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者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的生活

C.引起了“商业革命” D.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31.下列近代企业的创办地点,不在通商口岸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发昌机器厂C.饴来牟机器磨房D.继昌隆缫丝厂

32.凯恩斯理论中“看得见的手”指的是

A.资本家的生产     B.劳动者的消费

C.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 D.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35.二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A.实行国有化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C.扩大政府开支D.政府直接采购

36.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政治体制方面

B.经济体制改革导致苏联国内局势失控

C.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D.改革并未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37.二战后,发达国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下列不属于的是

A. 实行国有化        B.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C.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 D.自由放任,加强企业间竞争

38.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和后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在前期苏联经济增长加快,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C.在后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虽进展缓慢但仍取得一定突破

D.在后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苏联经济越来越军事化

39.下列各项,不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是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C.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D.推行新经济体制

40.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国家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自由贸易

41.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也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调整③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辨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2.“经营者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②生产过程日益复杂③企业是管理水平提高④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退出经营第一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43. “经营者革命”的实质是

A.企业所有者放弃企业部分所有权B.生产关系的变化

C.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D.经营管理人员变成了资本家

44.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B.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C.加剧了资本家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

D.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45.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是指

A.资本家和普通工人同时拥有公司股票 B.企业从资本家受中转到工人受中

B. 企业的决定权在企业普通工人受中  D.资本主义国家取消了私有制

46.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社会主义持续和稳定地发展

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7.下列有关中国GDP增长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GDP是衡量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B.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仍位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到1990年,我国GDP总量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D.GDP增长,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4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49.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重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肥方式

50.80年代前后“四大件”的变化反映了我国①现代化程度提高②人力一定程度上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③居民生活时尚化④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威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Ⅱ卷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个小题,第51题  分,第52题 分,第53题 分,第54题  分,共50分)

参考答案

1-10 DADAC CBADD  11-20DCCDB CBDBA  21-30BDACD CCDBD

31-40DDCBB CDCBC  41-50AABCA BC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