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一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33:43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试卷     2008.05.文本框: 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的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3.第Ⅱ卷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答在规定答题纸上的相应区域。
18

第Ⅰ卷(选择、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B.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C.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2.促使法德两个政治上的宿敌开始走向和解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的签署      B.《巴黎条约》的签署

C.《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签署   D.《罗马条约》的签署

3.两极世界形成后的国际关系中,从军事上典型体现了美苏对抗的事件是:

A.德国的分裂     B.柏林危机的出现

C.朝鲜半岛分裂    D.古巴导弹危机

4.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东欧各国都先后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5.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6.1961年,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指出:“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的办法。”可见,当时不结盟国家认为:

A.两极格局的冷战威胁了国际和平    

B.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冷战

C.和平共处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现象    

D.核灾祸是人类面临的惟一灾难

7.右图反映了柏林墙的拆除,它昭示的历史内容是:

①“冷战”彻底结束 ②德国的统一 

③东欧剧变 ④两极格局彻底解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8.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代田法

9.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10.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的变法       B.井田制的瓦解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新税法的推行

1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官府垄断

B.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C.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D.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12.关于家庭手工业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户的一种副业      B.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自己使用

C.剩余部分拿到市场销售    D.在自然经济时代中可有可无

13.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14.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15.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16.“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动辄肩挑车载,民苦转贸重。”这种现象最早得到解决是:

A.明清时期广泛使用黄金、白银    B.元代货币制度的变化

C.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白银开始用作货币

17.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18.票号的出现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瓦解

C.封建统治者对金融管理的放松       D.城镇商业的繁荣

19.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土地国有制

20.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枚《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以纪念在中国存在了2600年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1.清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从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22.清朝禁海闭关政策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A.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潮       B.有效防范“外夷”的侵犯

C.禁绝了沿海人民聚集抗清事件的发生    D.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23.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增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24.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2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是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的:

A.发电机  B.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水力纺纱机

26.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27.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有: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

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人口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转入到工业生产中 ③相当多的劳动力因为机器的使用而从直接生产中被排挤出来,为服务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④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28.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而愈加精彩。下列情形的出现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相关的是:

①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②乘火车去旅游  ③汽车奔驰在马路上

④电话成为人们的通讯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2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飞机的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

3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隋唐时期,北方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我国传统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32.明中叶以后,中国民营手工业在某些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3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经济目的大于政治目的。

34.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在其过程中,美国人作出重要贡献。

35.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工业帝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一一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缺……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

一一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台湾高山族耕田图》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白居易的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5分)

(2)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政策?理由是什么(摘抄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回答)?谁是这一政策的首倡者?(3分)

(3)你怎样评价材料三体现的政策?(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关系。(4分)

(2)结合材料四,概括说明英国当时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讲,材料一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本质?(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简单的来讲,可以概括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各指什么?(2分)

(2)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具体有哪些表现?(4分)

(3)两级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有什么特点?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4分)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判断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D

B

B

A

D

C

D

C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D

C

B

D

A

B

B

A

B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A

C

C

B

B

A

B

B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小题,36、37、38题各10分,共30分。

36.(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1分)

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任答三点,3分)

(2)材料三认为,农业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1分)

理由:“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或答:“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1分)

秦国商鞅首倡(1分)

(3)评价:该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巩固),(1分)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但必须答出积极、消极两个方面)

37.(1)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引发商业危机,使西欧国家被迫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2分)

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商路中心在地中海沿岸,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失去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被晾在一边。(2分)

  (2)特点:范围广,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1分)原因:最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强大的海军;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任意答三点,3分)

(3)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材料四表明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分)

38.(1)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分)(答华约建立、苏联解体也可得分)

(2)欧洲走上联合(欧共体的成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4分)

(3)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分)目前多极化仅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2分)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题纸


文本框: (1)

文本框: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框: (2)

(3)

 


文本框: 3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