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上,否则无效。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只含有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A.病毒 B.酵母菌 C.小麦 D.变形虫
2.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经过多次复制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
A.不含32P B.含32P C.不含35S D.含35
3. 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一条染色体含有
A.4个双链DNA分子 B.2个双链DNA分子
C.2个单链DNA分子 D.1个双链DNA分子
4.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B.DNA分子量很大
C.DNA具有规律的双螺旋结构 D.DNA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5. 组成核酸的核苷酸共有
A.4种 B.5种 C.8种 D.20种
6. 以下不是DNA复制的条件是
A.解旋酶 B.DNA合成酶 C.四种脱氧核苷酸 D.逆转录酶
7.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都不会含有
A.磷酸 B. 脱氧核糖 C. 核糖 D. 含氮碱基
8.在DNA双链中,A占碱基总数的1/3,那么G占碱基总数的
A.1/6 B. 1/3 C. 1/2 D. 2/3
9.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G+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10.提出DNA双螺旋模型的科学家是①孟德尔②沃森③摩尔根④达尔文⑤施旺⑥克里克
A.①③ B.②⑤ C. ②⑥ D. ①⑤
11.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其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DNA B.RNA C. 脱氧核苷酸 D. 基因.
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且A≠C时,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应该是
A、(A+T)/(G+C)=1 B、(A+C)/(G+T)≠1 C、(A+G)/(T+C)=1 D、(G+C)/(T+A)=1
13.与DNA复制联系最为紧密的细胞活动是
A.有丝分裂 B.运输 C. 多糖合成 D. 需氧呼吸
14.信使RNA附着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 线粒体 D. 液泡
15.一个碱基可加到DNA分子上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生物体内DNA碱基顺序的变化,可以造成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连锁互换
16.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学基础是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一个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体分离
C.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17.下列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菜豆的紫花和蚕豆的白花 B. 人的双眼皮和大眼睛
C. 豚鼠的粗毛和白毛 D. 人的五指和多指
18.夫妇双方均无白化病,但他们第一个孩子是白化病患者,则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子不是白化病的机率是
A.0 B.50% C. 75% D. 100%
19.番茄果实有红色和黄色两种类型,纯种红果品种与黄果品种杂交F1全是红果,第二年得300株F2,其中结红果的杂合株约占多少株?
A. 250 B. 200 C. 150 D.100
20.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的基因型的原因是
A. 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体
B. 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C. 测交不受其他花粉因素的影响
D.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21. 用基因型aa作母本和基因型AA父本的两株玉米杂交,结出的种子种皮、胚芽和胚乳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aa、Aa、Aa B. AA、Aa、AAa C. aa、Aa、Aaa D. AA、Aa、Aaa
22. 下列各遗传病的系谱,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
A B C D
23.女性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源于下列哪一位亲属
A.祖父 B.祖母 C. 外祖父 D.外祖母
24.一对夫妇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亦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色盲,预计他们的儿子患色盲的几率
A. 1 B.1/2 C.1/4 D.1/8
25.一个运转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这个运转RNA携带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CGA) B. 丙氨酸(GCU) C. 丝氨酸(UCU) D.谷氨酸(GAG)
26.一杂交后代表现型有四种,其比例为3:1:3:1,这种杂交组合可能为
A.DdTt×ddTt B. Ddtt×ddtt C. DDTt×ddTt D.DDTt×Ddtt
27. 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下列杂交后代高茎比例最高的是( )
A. DD×Dd B.Dd×Dd C.dd×Dd D.dd×dd
28.某植株与隐性个体相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Rrbb和RrBb,则该植株基因是
A.RRBb B. RrBb C. rrbb D.Rrbb
29.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性状上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来
A.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30.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A. 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B.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 无籽番茄没有种子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3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突变率很低 B. 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
C. 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32.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休是
A.44+XY B.23+X或23+Y C. 22+X或22+Y D. 44+XX
33. 一个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正常男子,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精子细胞的种类有
A.2种 B. 4种 C. 1种 D. 3种
34. 某男子的父亲患血友病,而他本人凝血时间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血友病家族史的正常妇女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A.1/2 B. 1/4 C. 0 D. 1/8
35. 基因突变是指
A.DNA碱基对的改变 B. DNA碱基对的缺失
C. DNA碱基对的增添 D.包括以上三项
36. 下列生物性状中不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是
A.人类的色盲 B.短腿安康羊 C.八倍体黑小麦 D.残翅的果蝇
37. 有性生殖中具有,而无性生殖中没有的现象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复制 C. 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38.基因突变导致的变化是
A.遗传信息改变 B.碱基配对原则的改变
C. DNA空间结构的改变 D.中心法则的改变
39.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
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 增添一小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
40.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 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 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
41.下列哪项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A.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 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此病必然表现为隔代遗传
42. 蓝眼(b)视觉正常的女人(她父亲是色盲)与褐眼(B)视觉正常的男人(他的母亲为蓝眼)婚配,其后代为蓝眼色盲患者占
A.1/4 B. 1/2 C. 3/4 D. 1/8
43.将具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三次,在F3中纯合子比例为
A.1/8 B. 7/8 C. 7/16 D. 9/16
44.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C. 基因突变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5.喜马拉雅山兔是白身、黑鼻、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剃去一块白毛后,放上一块冰,一段时间后会长出黑毛,这说明
A.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B.环境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C. 阳光有利于皮肤黑色素的形成 D.低温有利于皮肤黑色素形成
46.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为
A.2:4 B. 2:3 C. 4:4 D.1:4
47.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
A.显性纯合子 B.隐性纯合子 C. 杂合子 D. 不能判断
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必是杂种
C. 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全是杂种
49.家兔身体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可含的DNA和RNA一般是
A.DNA相同,RNA也相同 B.DNA相同,RNA不相同
C. DNA不相同,RNA相同 D.DNA不相同,RNA也不相同
50.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个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
A.d B.D C. D或d D.D和d
选择题答题卡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 案 | |||||||||||||
题 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答 案 | |||||||||||||
题 号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答 案 | |||||||||||||
题 号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答 案 |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 分)
![]() |
1.
(1)根据图中①②③的生理过程的名称和完成场所分别为:
① 、 ,② 、 ,③ 、 ,
(2)图中④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是 ,这个生理过程要在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
2. 实验和 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 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
(2)酯酶的本质是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要经过 和 。
(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秘酯酶,这是由于 。
(4)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
4.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 。例如碗豆茎的高矮的基因型有: 、 、 _ 。
它们表现的性状依次为 、 、 。
5. 金鱼草纯红花类型RR与白花类型rr杂交,F1杂合体在强光低湿条件下开红花,而在遮荫高温下则开白花,这一事例说明 。
班级 姓名 得分
6. 图示某种生物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填充有关内容
(1)同源染色体是 。
(2)非同源染色体是 。
(3)等位基因是 。
(4)进入配子、分离的基因是 。
(5)在配子中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
7、(9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右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
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被传授到同
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被传授到与
植株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杂交 | 紫红玉米粒 | 黄玉米粒 |
Ⅰ | 587 | 196 |
Ⅱ | 0 | 823 |
Ⅲ | 412 | 386 |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组杂交实验中,其性状分离比符合测交试验结果的一组是 。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其理由是
。
(3)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植株B的基因型为 。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4)由于长期育种的需要,须保持植株B的性状,则应采用杂交 的方式。
(5)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请你说出两个理由来。
① 。
② 。
8.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当氯化纳的物质的量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 用95%的冷酒精处理DNA的目的是 ,二苯胺(沸水浴)作为鉴定DNA试剂的原因 。
|
(1)以乙链为模板合成丙链,丙链上的碱基排列
顺序自上而下应是 ,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叫 。
(2)在甲、乙、丙三链中,共有密码子 个。
(3)在图示过程中,DNA是通过
决定丙链性质的。
(5)甲、乙、丙三链在“翻译”过程中,作为执行着模板
的是 链。
10、你认为生物老师授课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3分)
生物
班级 姓名 得分
选择题答题卡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 案 | A | B | B | D | C | D | C | A | D | C | D | C | A |
题 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答 案 | B | B | D | D | C | C | D | C | D | A | C | B | A |
题 号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答 案 | A | A | B | D | B | C | B | C | D | C | C | A | A |
题 号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答 案 | C | D | D | B | D | A | A | D | C | B | B |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1.
(1)根据图中①②③的生理过程的名称和完成场所分别为:
①转录 、 细胞核 ,② 翻译 、 核糖体 ,③ DNA复制 、细胞核 ,
(2)图中④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是 逆转录 ,这个生理过程要在 逆转录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
2.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实验和 噬菌体侵染 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 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 突变频率,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
(2)酯酶的本质是 蛋白质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要经过 转录 和 翻译 。
(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秘酯酶,这是由于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在细菌体内得到了表达 。
(4)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污水处理, 降低水中有机磷农药,以保护环境 。
4.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 基因组成 。例如碗豆茎的高矮的基因型有: DD 、 Dd 、
_dd_。它们表现的性状依次为 高茎 、 高茎 、 矮茎 。
5. 金鱼草纯红花类型RR与白花类型rr杂交,F1杂合体在强光低湿条件下开红花,而在遮荫高温下则开白花,这一事例说明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6. 图示某种生物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填充有关内容
(1)同源染色体是 1、2;3、4 。
(2)非同源染色体是 1、3;2、4(1、4;2、3) 。
(3)等位基因是 A-a,B-b 。
(4)进入配子、分离的基因是 A-a,B-b 。
(5)在配子中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A-B,A-b,a-B,a-b 。
7、33.(1)Ⅲ (2)黄粒 杂交Ⅰ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紫粒:黄粒=3:1 (3)Gg gg Gg、GG (4)Ⅱ
(5)①具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统计更准确或③具有生长期短,繁殖速度快 (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
8.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当氯化纳的物质的量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 最小 。用95%的冷酒精处理DNA的目的是 溶解其它有机物 ,甲基绿作为鉴定DNA试剂的原因 与DNA反应,呈蓝绿色 。
|
(1)以乙链为模板合成丙链,丙链上的碱基排列
顺序自上而下应是 ACUGAA ,这种
遗传信息的传递叫 转录 。
(2)在甲、乙、丙三链中,共有密码子 2 个。
(3)在图示过程中,DNA是通过 碱基排列顺序
决定丙链性质的。
(5)甲、乙、丙三链在“翻译”过程中,作为执行着模板
的是 丙 链。
10、你认为生物老师授课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