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综合题精选
1.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 对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组织不均等生长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
实验一 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
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百分率如右图。
实验二 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弯
曲的向日葵下胚轴,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
别为50.5.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
各为50。
(1)实验一的结果支持看法______________,生长素的
侧向移动量为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黑暗”处理,起____________作用。若要加强对有关看法的支持,您认为还需对实验二的设计思路作怎样的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的是在图中的哪一点?________;
繁殖速度在A—B段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丙在A.B.C.D这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
激烈的时期是_______期;在C处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________型。
(4)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中曲线的振幅和和周期变化为:
。
5. 有一个科学家对一棵树的价值有以下的说法:如果将这棵树伐倒,把木材卖出,这棵树可以卖到50元;如果把这棵树的木料做成家具,此树可升值至1000元,但如果让其继续生长,则这棵树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局部环境,制造氧气等,它的价值可以高达30000元。将树木料做成家具是利用其____________,而其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是其__________。如果这棵树有可能提取出某些物质,而这些物质是治疗某些不治之症的特效药,这是该树的____________。
6. 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 末梢细小分支最末端形成[ ] 。
(2)当有兴奋传来时,[ ]
能释放递质,递质经运输,最后作用与于[ ] ,这样就将兴奋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
7.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
(1)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
有密切关系。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
于 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
能被清除,通过吞噬细胞的______和________,暴露出这种病原体_______的抗原。这些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并分化,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产生抗体。抗体与_______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___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__________
8.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9日福建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农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次日在农田里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 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高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它的变化趋势是 ;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是 。
(4)图11中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
图11
(5)图12中曲线能反映高某(b)和赵某(a)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 。
图12
(6)高某的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 。
(7)高某血压下降的原因是 。
(8)赵某的死亡说明
9.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千焦/m2/年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分析回答:
⑴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⑵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⑶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10.生活中清洗餐具的洁洁灵既是一种污染源,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健康,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洁洁灵溶液对草履虫生活状态的影响程度。
实验材料及用具:草履虫培养液、已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蒸馏水、脱脂棉、吸管、洁洁灵、量筒、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培养皿,解剖镜两台和计数器。
请帮助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洁洁灵浓度为100×10-6、20×10-6、10×10-6、2 ×10-6的溶液,分别标以2号、3号、4号、5号标签。
第二步: 。
第三步: 。
实验现象记录: (每份样品观察20个次草履虫)
培养液号 | 1 | 2 | 3 | 4 | 5 |
洁洁灵浓度 | 0 | 100×10-6 | 20×10-6 | 10×10-6 | 2 ×10-6 |
生存状况 | 全部自由生活 | 全部死亡 | 5个存活 | 17个存活 | 全部存活 |
运动迅速 | 静止不动 | 运动缓慢 | 运动缓慢 | 运动迅速 |
(1)根据以上观察数据,绘出洁洁灵浓度与草履虫存活率关系的曲线图,并加以解释。
(2)本实验的结论是 。
(3)由此可得出推论: 。
参考答案
1. A.体液调节 B.免疫调节 C.温度 D.渗透压
2. A.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 C.性外激素等 D.蜜蜂跳舞等
3. (1)① 15.3 (2)对照 (3)化学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抑制物的含量
4. (1)乙→丙→甲 (2)D ①种群乙个体数量减少,造成食物短缺 ②种群甲个体数量增加,丙的天敌增多 (3)A 增长型 (4)振幅变小,周期变短
5.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6. (1)[ 1 ]轴突 [ 4 ]突触小体 (2) [ 3 ]突触小泡 [ 5 ]突触后膜
7. (1)流动性 非特异性 (2)摄取 处理 特有 浆细胞 病原体 繁殖 黏附
8.(1)高温 出汗 (2)产热多于散热 基本平衡
(3)体温 逐渐升高 水盐平衡 盐减少,渗透压降低 (4)A (5)A
(6)下降 (7)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的 (8)机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9.⑴B 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⑵5.7% ⑶增加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10. 第二步:将草履虫培养液、2、3、4、5号溶液各10mL分别倒人1~5号培养皿,各放少许脱脂棉丝。
第三步:向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20滴草履虫培养液(有草履虫的)静置5min后,用解剖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存状况并记录。
(1)
(2)草履虫生活状况受洁洁灵影响很大。浓度越高,危害越大。
(3)生活中清洗餐具的洁洁灵既是一种污染源,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餐具用洁洁灵洗过后,要用清水冲洗于净,尽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