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丁文韬 审题人:徐永顺)
(本试卷全卷为150分,分第一卷和第二卷;把第一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写上姓名和学号、座位号)
第一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水稻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和结构是①12条 ②24条 ③48条 ④每条染色体含有一条染色单体 ⑤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
A.①④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2.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分别发生在 ( )
A.间期和前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 D.前期和间期
3. 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4.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条链的C∶A=2∶1
5.分析一下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6.用15N标记细菌中的DNA,然后又将普通的14N来供给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来合成DNA,假设细菌在含14N的营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产生了4个新个体,它们DNA中的含14N链与15N链的比例是
A.3∶1 B.2∶1 C.1∶1 D.7∶1
7.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A.7个 B.14个 C.28个 D.56个
8.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9.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0.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 |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11.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下列有关这种牛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
B.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
12.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黄斑是隐性性状
13.用32P、15N、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可找到上述放射性元素的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14.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六指(显性),母亲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白化病(隐性)但手指正常,这对夫妇的第二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3/4、1/4 B.3/8、1/8 C.1/4、1/4 D.1/4、1/8
15.下面四项,各叙述一种人类遗传病,其中有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是( )
16.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Aabb C.BbddEe D.Mmnnpp
17. 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间接证据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
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18.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所生女孩的基因型种类可能是
A.XBXb、XbXb B.XBXB、XbXb C.XbXb、XbXb D.XbXb、XbY
19.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0.以E图为对照,下列A、B、C、D四图中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21.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产生的结果分别是:
A.基因数目改变、基因型改变及基因种类的改变
B.基因组成改变、基因型改变及基因数目的改变
C.基因数目的增加,基因组成改变及基因种类改变
D.基因排列改变、基因组成改变及新基因产生
![]() |
2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图所示的核酸中,所含核苷酸的种类和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DNA------A------T-------C------G---
RNA------U------A-------G------C---
A.4种和5种 B.5种和5种 C.8种和5种 D.8种和4种
24.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25.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
26. 基因型为AaBb(自由组合)的精原细胞产生ab型配子的几率为
A.0 B.25% C.50% D.7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不正确的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色盲,则外孙女一定色盲
28.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至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是
A.6+XY B.6+XX C.6+YY D.8条
29.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孩,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色觉均正常,但其舅舅(母亲的兄弟)为色盲,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其母必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B.女孩必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C.其未出世的弟弟必为色盲 D.其未出世的弟弟可能是色盲
30.下列各项中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有的特点的是
A.出现纺缍体 B.染色体缩短变粗
C.着丝点分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1.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排列为A→C→B→D
B.D图为精子
C.B图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之比为1∶2
D.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C图
32.下列属于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是 ( )
A.DNA呈双螺旋结构 B.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C.能自我复制 D.能贮藏大量信息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0分。
33.(10分)右图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
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 。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
内有 个DNA分子,有 对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
,m与N或n的自由组合
发生在 。
(4)若下图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3分)
(5)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则其若干后代中理论上出现 种表现型。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 。
34.(10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 期,图1 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35.(5分)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绿色皱粒豌豆,从理论上,
(1)后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约占总数的___________;
(2)后代中纯合体占总数的___________;
(3)绿色圆粒的杂合体占总数的___________;
(4)隐性类型占总数的___________;
(5)与亲本不同的性状占总数的___________。
36.(7分)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空白处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4分)
b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c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37.(7分)下图为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其中乙为伴性遗传。(甲、乙两病分别由A、a和B、b控制)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由 染色体上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乙病是由 染色体上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Ⅱ4的基因型是 ,Ⅱ6的基因型是 。
(4)Ⅲ8和Ⅲ10结婚,子女中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8.(4分)在家鸡中,控制黑羽(E)与红羽(e)、豆冠(F)与片冠(f)的基因自由组合。让纯合子的黑羽豆冠鸡与纯合子的红羽片冠鸡交配,请回答:
(1)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 。
(2)F1与哪种鸡交配可得到如下结果?
①黑羽豆冠︰红羽豆冠=3︰1,与F1交配鸡的基因型
②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1︰1︰1︰1,与F1交配鸡的基因型 ,
![]() |
③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1︰3︰1,与F1交配鸡的基因型 。
39.(5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例分析说明
。(2分)
![]() |
40.(5分)下图是青蛙生活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 分裂;C表示 分裂;E表示 分裂。
(2)B表示 ;对保证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代号)
41.(10分)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分子结构特点为 。
(2)碱基U可以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的全称是 。
(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 。
(4)基因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 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 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控制的遗传病。
(6)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该新基因通常是原基因的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 的过程中,是指控制 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42.(17分)下图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1)A图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与亲本中的 个体基本相同。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射线引起的变化是 ,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过程甲表示 ,过程乙表示 ,过程乙发生的场所是 。
(3)C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叫 ,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 。
(4)D图所示的育种方法是 ,在F2中选种的数量占 ,其中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的基因型为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
(5)E图所示的育种方法是 ,过程①表示的是 ,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 ,过程③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经过过程③的处理后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所占的比例为 ,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生物)
第二卷 非选择题答卷(80分)
33.(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__________ ___________
34.(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5分)
(1)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
36.(7分)
(1)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
(3)(4分)
37.(7分)
(1)_______ ________ (2)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
38.(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39.(5分)
(1)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0.(5分)
(1)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1.(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7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2.B.3.C.4.D.5.C. 6.A.7.A.8.B.9.D.10.C. 11.C.12.B.13.B.14.B.
15.A .16.C.17.B.18.A.19.B.20.C. 21.A.22.D.23.C.24.A.25.D.26.B
27.ACD 28.BCD 29.ABC 30.ABC 31.AC 32.BCD
33.(10分) (1)初级精母细胞。 (2)4 , 0 。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3分) (5)4 。 75%(3/4) 。
34.(10分)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35.(5分) (1) 9/16, (2)1/4, (3)1/8。 (4)1/16, (5)7/16。
36.(7分) (1) Aa; aa (2) AA
(3)(4分) b: Aa × Aa c: Aa × aa
黄色 黄色 黄色 黑色
↓ ↓
1AA :2Aa :1aa 1Aa : 1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 黄色 黑色
37.(7分)(1)常 隐 (2)X 隐
(3)AaXBXb AaXBY (4)1/12
38.(4分)(1) EF︰Ef︰eF︰ef=1︰1︰1︰1
(2)①EeFF ②eeff ③eeFf
39.(5分) (1)Ⅱ-2; (2)Ⅰ; (3)Ⅱ-1; (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 ,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2分)
40.(5分)(1)减数; 有丝; 有丝。
(2)受精作用; A、B。
41.(10分)(1)双螺旋结构
(2)尿嘧啶核糖烗苷酸
(3)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酶 蛋白质
(5)遗传物质改变 一对等位基因
(6)等位基因 有性生殖 不同性状
42.(17分)(1)甲 (2)基因突变 转录 翻译 核糖体(细胞质)
(3)多倍体育种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杂交育种 3/16 ddTT 将F2中矮秆抗锈病个体进行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5)单位体育种 减数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抑制有的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1/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