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题

2014-5-11 0:35:49下载本试卷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2. 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下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 )

A.ab    B.fg   C.de   D.gh

3.下面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的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不同点表现在① 前期② 中期③ 后期④ 末期(  )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5.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缍丝、赤道板、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6.洋葱体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下列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直接选择法)

A.根毛区细胞  B.根尖生长点细胞   C.种子胚乳细胞  D.花粉粒

7.下列图① -⑤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① ④ ⑤ ③ ②    B.② ③ ① ④ ⑤

C.① ⑤ ④ ② ③    D.⑤ ④ ③ ② ①

8.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属于无丝分裂(  )

A.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人皮肤的再生过程

C.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9.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

⑤蛙的囊胚期细胞    ⑤人的造血干细胞

A.③⑥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10. 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 )

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

11.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12.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用图中字母排出有丝分裂细胞各时期的顺序______            ____。

(2)图中细胞内有六条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时期是____          ______。

(3)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____。

(4)B 图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DNA数是______;E图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DNA数是______。

13.(8分)对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或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2个核或细胞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此期的主要特征是              

(2)图中B—C表示    ,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

比为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一[  ]之间。

(4)染色单体形成在[  ]一[  ]之间,消失在[  ]一[  ]之间。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DNA数目之比为      

14.(12分) 生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与物质扩散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在细胞中扩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扩散的快慢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目的:(略)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将琼脂快(内含酚酞)切成三快边长分别为3cm,2cm和1cm的立方体

(2)将以上三块琼脂样品浸在0.1%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

(3)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回答:

   ①请你为此研究拟定一个课题名称            

   ②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               

   ③实验中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原因是   

   ④计算得出样品有关数据如表:

琼脂块样品

表面积(cm2)

体积(cm3)

比值(表面积:体积)

1号(3cm)

54

27

2:1

2号(2cm)

24

8

3:1

3号(1cm)

6

1

6:1

通过上表比值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据此推测三个样品中, NaOH扩散深度依次为            

 ⑤通常情况下,细胞边长小于0.1cm。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1.细胞一生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

A.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    B.分化、衰老、未分化、死亡

C.衰老、分化、未分化、死亡    D.分化、未分化、衰老、死亡

2.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

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

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

D.动物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多细胞生物体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增殖    D.细胞分化

4.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稳定性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  )

A.可逆性的     B.不可逆转的   C.发展变化的   D.无序可循的

5.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蚕豆的叶肉细胞  C.蛔虫的卵细胞  D.水螅的神经细胞

6.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7.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8.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直接选择法)

A.在动植物体内,在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实现细胞的增殖是普遍存在的

B.在进行无丝分裂之前,遗传物质也要进行复制,但不能很好地实现平均分配

C.蛙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人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也是无丝分裂

D.在大多数被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的增殖是以无丝分裂方式进行的

9.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在(  )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10.图2一27是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1958年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4]是由[3]引中单个细胞经过     形成细胞团,再进一步发育成[5]

         

(2)这一事实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    ,即       

(3)据此实验可以推断,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也能培养出与该动物类似的个体,原因是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细胞内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

2.(6分)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英国科学家布雷尔、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霍维茨共享。他们利用线虫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样受基因基因调控的。所谓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我破坏的过程,而不同于外界刺激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现在我们还知道,有关调控线虫细胞死亡的绝大多数基因在人体中也有相应的基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具有相关基因

B.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内因是致癌因子激活了相关基因

C.细胞发生程序死亡是发育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D.细胞程序死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2)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吗?为什么?                

                              

(3)科学家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人类有何意义?谈谈你的想法。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是(  )

A.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

B.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2.能够无限增殖的“不死”细胞是(  )

A.神经细胞    B.血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

3.目前发现的致癌因子主要有(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包括A、B、C三项

4.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变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5.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A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分化  C.促进细胞衰老  D.促进细胞癌变

6.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在下列实践中哪些是依据分裂间期相关原理(  )

①作物的诱变育种    ②肿瘤的某些药物治疗  ③植物的组织培养  ④多倍体育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能分化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心肌细胞    C.脑细胞       D.癌细胞

8.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  )

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  B.核增大,染色深 C.膜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 D.酶活性降低

9.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的是(  )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癌变      D.以上三项

10.(10分)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分钟。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2小时到10小时。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4小时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

(1)指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的两项不同点。

(2)为什么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

(3)据图指出两类细胞在化疗的最初8小时内和化疗给药后的反应(数量变化)。

(4)化疗过程中的给药剂量加大或给药周期缩短,癌细胞都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为什么临床上并不这样做?

(5)请从理论上对断给药的间隔时间并简述理由。

答案: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D C C D C  B C C B C A

12.(1)C、A、E、B、D(2)A、C、 D、E

(3)A D(4)12  12 6 12

13.(1)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2)有丝分裂前期  1:2:2

(3)[ C ]—[ D ]  (4)[ B ]—[ C ]  [ D ]—[ E ]

(5)1:2  1:1

30.①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快慢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②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③酚酞遇NaOH变红色 ④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  3号>2号>1号 ⑤当细胞和边长为0.1cm左右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物质扩散发生的快,细胞代谢效率高。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A D D B D   A B C C  

10.( l)有丝分裂 胚状体( 2)细胞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发育潜能(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D

2.(1)C    (2)有   表皮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分化而产生的,含有的遗传物质是相似的。  (3)细胞既然有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癌细胞为什么可以不死亡而无限制的分裂、增生呢!是不是控制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能否根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原理,使癌细胞恢复它的程序性死亡呢?显然,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对于人类早日控制、治疗癌症有很大意义。再者,是否可以根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原理,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死亡,来治疗老年痴呆症。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A D D A A A D A A

10. (1)癌细胞不受密度制约因素的限制而不断分裂和生长,无正常细胞的接触抑制现象;癌细胞代谢强度比正常细胞大 (2)遗传物质的改变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在不断分裂的组织中由于DNA的复制等原因,遗传物质变异频率增高 (3)给药的最初8小时内图中两类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但癌细胞数目的减少量明显多于正常细胞,而回升量少于正常细胞。给药后癌细胞数目的回升量也少于正常细胞。(4)给药剂量加大或给药周期缩短,在有效控制癌细胞的情况下,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太强,可能会引起较强的负作用。(5)由于正常骨细胞的细胞周期短,恢复快,白血病细胞周期长,在第一次给药后,待骨髓细胞恢复正常而白血病细胞尚未恢复前重复给药,从理论上讲可以消灭白血病细胞,所以给药的间隔时间应在2天后10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