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2014-5-11 0:36:00下载本试卷

第八章复习 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一组动物行为中,依次分别受光、温度、水分直接影响的是( )

  A.动物的夏眠、动物的换毛、动物的冬眠

  B.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

  C.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

  D.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动物的夏眠

  2.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下列因素中增强哪一项,对提高家禽产卵量影响最大( )

  A.光照强度                          B.每日光照时间

  C.食物                             D.温度

  3.图8-9-1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和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一段分别是( )

图8-9-1

  A.E点、CD段                       B.E点、DE段

  C.D点、EF段                       D.D点、FG段

  4.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5.将水域生态系统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依据是( )

  A.水域的宽度和深度                  B.水中盐度的高低

  C.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D.水中O2的含有量

  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8.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最有可能发生( )

  A.竞争                             B.突变

  C.地理隔离                         D.互利共生

  9.棉红蛉虫是棉田的害虫,它的蛹生活在茧内。金小蜂将卵产在茧内的蛹体内,金小蜂幼虫以蛹为食。以上事实揭示的生物现象是( )

  ①互利共生 ②寄生 ③捕食 ④种内斗争  ⑤种间斗争

  A.①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②⑤

  10.某一资源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如图8-9-2所示,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

图8-9-2

  A.a                                B.b

  C.c                                D.d

  11.图8-9-3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 )

图8-9-3

  A.水稻和稗草                           B.食草昆虫和草

  C.兔和鼠                               D.衣藻和甲藻

  12.在图8-9-4中,小方格代表不同的环境因子(空间、温度等),4个不规则的图形代表Ⅰ、Ⅱ、Ⅲ、Ⅳ4种生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中的生存情况。如果资源是有限的,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 )

图8-9-4

  A.Ⅰ                               B.Ⅱ

  C.Ⅲ                               D.Ⅳ

  1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通常指( )

  A.系统的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全过程

  B.阳光辐射能输入系统的过程

  C.系统营养结构内能量的单方向传递的过程

  D.系统内能量以呼吸热形式输出的过程

  14.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下,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A.温度和水分                        B.空气含氧量及风力

  C.大雾和含氧量                      D.日照强度和风力大小

  1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B.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C.种群中的个体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D.同种个体间常因空间、食物和竞争交配权而发生竞争

  16.对“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一现象,归纳错误的是( )

  A.从现象上看,这是向光性的表现

  B.从生理上看,这属于应激性

  C.从生态学上看,这是适应性的表现

  D.从反射上分类,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17.组成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多于五个,其原因是( )

  A.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B.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

  C.捕食者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被捕食者

  D.包括A、B、C

  18.细菌、真菌对每个生态系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 )

  A.可以固定大气中的CO2

  B.是捕食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C.对能量传递有重要帮助

  D.能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

  1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种群概念受一定的时间、空间限制 ②种群是群落内同种个体的总和 ③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④种群的特征是单独个体所不具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最易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大力营造草场防护林

  B.大兴草原水利

  C.科学捕杀草原鼠类和各种害虫

  D.尽力捕猎有经济价值的黄鼬、狐等动物

  2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草原                         B.北极苔原

  C.北方针叶林                        D.南方森林

  22.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独立地进行

  23.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提供给甲能量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最本质的是( )

  A.异养                             B.包括细菌、真菌

  C.营腐生生活                        D.处在食物链中

  25.对“水稻→螟虫→青蛙”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螟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

  C.保护青蛙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D.大量捕捉青蛙,螟虫数量会无限增加

  26.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害虫

  B.一片山林中所有的鸟

  C.一个池塘里的浮游生物

  D.一片山林中全部的马尾松

  27.在下面的4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在环境变化时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28.影响一片稻田里螟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中不包括( )

  A.水稻的长势

  B.季节的变化

  C.青蛙的数量

  D.土壤理化特性

  29.一些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优势,这说明( )

  A.适应具有相对性

  B.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作用不明显

  D.双方在生存斗争中不分胜负

  30.有一种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阻止取食这种草的鳞翅昆虫分泌保幼激素,其结果是使这些昆虫迅速变态成为成虫,从而减少对牧草的危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种间斗争

  B.适应的相对性

  C.自然选择

  D.生态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图8-9-5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

图8-9-5

  (1)A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的增长,B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环境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B曲线中种群的增长包括四个时期即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全地区统一投药灭鼠,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试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其原因。

  (4)针对用药过后,鼠害再次泛滥这一情况,从生态学知识考虑,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2.(8分)1957年奥德姆(H.Odum)对银泉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获得下表数据,根据该资料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营养级别

从上个营养级摄入能量数(kJ/m2/年)

呼吸消耗能量数(kJ/m2/年)

501.2

141.0

79.1

15.9

13.2

0.9

0.5

分解者

221.7

192.5

  (1)该系统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从第Ⅲ营养级到第Ⅳ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生产者的呼吸量约为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56.7%,总初级生产量为__________。

  (3)该系统能量沿着生产——消费结构的食物链各营养级依次传递的平均效率为__________。

  33.(5分)(2002年广东高考题)图8-9-6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

图8-9-6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增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

  (2)近海水域水深_________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34.(10分)图8-9-7表示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总数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8-9-7

  (1)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展的时期。从第40(年)开始进入__________时期,此时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

  (2)根据曲线A,分析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100(年)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图8-9-8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图8-9-8

  (1)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利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解析:动物换毛、鸟类换羽及迁徙主要受光影响;动物的冬眠主要受温度影响;动物的夏眠则是由于夏季干旱造成的;鱼类的洄游原因有三:一为生殖洄游,二为索饵洄游,三为越冬洄游(受温度影响)。

  答案:D

  2.解析:光照时间延长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性腺的发育在食物等供给正常的条件下,可以多产卵。

  答案:B

  3.解析:D点斜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FG段,在有限的空间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密度最大,种内斗争最为剧烈。

  答案:D

  4.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D

  5.解析:海水的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

  答案:B

  6.解析: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将无机物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准备条件;分解者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所利用。

  答案:D

  7.解析: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消费者、分解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答案:C

  8.解析: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如野山羊和鹿都以草为食物,种间的竞争加剧。

  答案:A

  9.解析:金小蜂幼虫以蛹体为食,属于寄生。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种间斗争。

  答案:D

  10.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斜率大,种群数量增长快,且基数较小,在该点捕获,种群恢复较慢;bc段斜率较大。种群数量增长也快,种群数量达到c点后增长放慢,且c点种群数量较大,宜选在c点位置。

  答案:C

  1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当a的数量增加时,b的数量相应减少。②当b的数量减少时,a因缺少食物而数量减少。③当a的数量减少后,b因缺少捕食者而数量增多,互为因果关系。属于捕食。A、C、D三项均为竞争关系,与图不符。

  答案:B

  12.解析:种群Ⅰ与种群Ⅱ的部分环境因子相同,且种群Ⅱ环境因子更为广泛,在资源有限的生存环境中,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物种Ⅰ。

  答案:A

  13.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方向、逐级递减传递的过程。

  答案:A

  14.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因素。

  答案:A

  15.解析:同种个体间常因空间、食物和竞争交配权的斗争均属于种内斗争。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斗争。

  答案:D

  16.解析:植物不具有神经系统,不具有反射的功能。

  答案:D

  17.解析:由于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只有10%~20%,当能量流经第五或第六营养级时,剩余的能量已不足单独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

  答案:B

  18.解析:分解者最大生态功效是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为生产者所利用。

  答案:D

  19.解析:种群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经常发生变化,这必然对种群构成影响。某一种群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也要相应发生一些变化。

  答案:B

  20.解析:黄鼬、狐是草原鼠类的天敌,如被大量捕杀,鼠类失去天敌,大量繁殖,给草原植被带来极大破坏。

  答案:D

  21.解析: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成分简单、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

  答案:D

  22.解析: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等)或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等)将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化成贮存能量的含碳有机物,又可通过有氧呼吸将含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转变成CO2释放到无机环境。

  答案:A

  23.解析:食物链越短,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消耗越少,甲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答案:A

  24.解析:分解者最本质的是营腐生生活。消费者也是异养的;有些细菌、真菌营寄生生活;生产者、消费者处在捕食链(还有寄生链)中,分解者处在腐生链中。

  答案:C

  25.解析:水稻是季节性农作物,大量捕捉青蛙,会使螟虫虫口数增加,进而影响稻谷产量。水稻受螟虫危害长势不好,反过来会加剧水稻田里螟虫种内斗争,一部分螟虫死亡,一部分螟虫迁飞其他稻田或其他农田(迁出);水稻的成熟与收割也使螟虫数量减少。

  答案:D

  26.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D项符合“同种生物”的条件。A、B、C三项都包含有多个生物种群。

  答案:D

  27.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图种群幼年个体相对很少,而老年个体相对较多,这样的种群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甚至灭绝。

  答案:D

  28.解析:土壤理化特性(包括含水量)直接影响水稻的长势,但不直接影响螟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D

  29.解析: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经长期自然选择,昆虫和天敌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B

  30.解析:牧草和昆虫间的斗争属于种间斗争(捕食)。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解析: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增长,呈现“J”型曲线。但在有阻力的生存条件下,种群增长呈现“S”型曲线。

  答案:(1)J 理想 S 环境阻力存在(或有阻力) 环境阻力

  (2)延滞期 指数增长 减速增长 稳定期

  (3)原因是:①老鼠种群中本来存在抗药性个体。②毒杀的是不抗药性个体。③对于抗药性个体和未接触药物的个体来说,随着种群密度减小,剩余个体数目在理想环境下会以指数式增长,若干时期后,又会较快恢复原有种群数量。

  (4)应采取的措施:原则上是降低环境负载能力。如:①清除生活垃圾;②严密封储粮食;③生物防治:保护老鼠天敌。

  32.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内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1)11.3% 5.66%

  (2)884 kJ/m2/年

  (3)11%

  33.解析:本题考查海洋生态系统有关知识。

  答案:(1)光 藻类(浮游植物)

  (2)10

  (3)消费 分解

  34.解析:从图示可知,第10~20年间,生产者固定太阳能量对于生物数量来说比较充足,所以这一时期的食物较丰富,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趋向复杂。到第40年时生产者和消费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随后的时间中,由于生物种类多,能量消耗多,曲线B下降。该系统若为海洋生态系统,限制B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光。

  答案:(1)生物种类多样化 营养结构复杂化 功能完善化 生态平衡 自动调节能力

  (2)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3)光照强弱

  35.解析: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后一营养级。

  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呼吸作用所消耗;其次是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物;还有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加以利用。

  答案:(1) 生产者

  (2)13.5 20

  (3)60%

  (4)呼吸作用消耗 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