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下学期检测试题

2014-5-11 0:35:32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下学期检测试题(7)

一、单选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2分)

1.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内容

方法

实验要点

A

人群中遗传病

实际调查法

一定要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

种群密度

取样调查法

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

C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人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将少量多种生物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一定要在散射光下

D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实际调查、实验法等

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文本框: 2.假设右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大阳能为N,能量传

递效率为10%,且均匀传递,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A.等于10-1N  B.等于10-2N C.少于10-1N  D.多于10-1N

3.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

 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有竞争关系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从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这是群落内的调节

5.2008年4月下旬,太湖无锡水域发生严重水华事件,大片湖面呈现出蓝绿色,部分地区的湖水甚至成了浓稠的“绿泥”,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奇臭无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  )

A.其主要原因是水域出现N、P等元素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得到养分后大规模的爆发,死后使水质恶化

B.蓝绿色主要是蓝藻造成的,其光合作用一部分反应可能在叶绿体基质中

C.以蓝藻为食的浮游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一营养级

 D.蓝藻可遗传变异来源可能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6.(08四川)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7、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8、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

种群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50.00

下面①—④图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最可能错误的是下列叙述最可

能错误的是    

①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戊→乙→丙→甲→丁

A、①③   B、②   C、②④    D、①③④

9、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4个生态瓶。最先发生小鱼死亡的生态瓶是

生态瓶编号

水藻

放置环境

相同的小鱼

1号

适量黑藻

河水

明亮

二条

2号

河水

明亮

二条

3号

适量黑藻

河水

黑暗

二条

4号

适量黑藻

煮沸冷却后充入空气的河水

明亮

二条

A、1号瓶  B、2号瓶  C、3号瓶  D、4号瓶

10.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1/16  B. 1/8  C. 1/6  D.1/9

11、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12.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致相同的6块,每块均带有芽眼。取6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每块分别埋于6个花盆的沙土中5 cm深处,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天。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花盆号

温度

光照

其他

1号

20 ℃

充足

适量

2号

20 ℃

黑暗

适量

3号

5 ℃

适量

4号

5 ℃

较暗

适量

5号

20 ℃

充足

大量

排水孔堵住

6号

20 ℃

充足

不浇水

A.如果经过较长时间后3号长出了幼苗,预计会出现“黄化”现象,因为光照较弱,不能形成大量的叶绿素

B.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根细胞缺氧

C.6号花盆的马铃薯将死亡,因为没有水

D.1号花盆和4号花盆对照,可以证明马铃薯块茎的萌发与温度的关系

13.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14.如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变化情况,

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C.Ⅰ和Ⅱ都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

15.在家鼠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化家鼠杂交,F1均为

黑色,F1中黑色家鼠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浅黄色:白化=9:3:4,则F2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1/16  B.3/16   C.1/3    D.1/4

16.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B.种群丙在A点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C.如将三个种群所含能量值用金字塔表示,则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

 D.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种群数量都减少

17. 右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

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8、若下图表示某生态农场的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均不该画出的一组箭头是 

     

  A.(1)、(2)、(3)          B.(4)、(5)、(6)、(7)

   C.(8)、(9)、(10)、(11)、(12)   D.(13)、(14)、(15)

19、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A.Ⅲ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1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D.Ⅲ1与Ⅲ2为旁系血亲

20、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中不同体色个体的数量如右图所示,该现象能说明

文本框: 蝴蝶的数量A.中间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弱

B.该种群中,浅体色基因的基因频率高

C.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D.这种蝴蝶以后的进化方向肯定是由浅体色和深体色

向着中间体色方向进化

2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问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 %,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 %,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2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能维持稳态的原因之一是物质和能量都能自给自足

B.生物圈既能保持稳定状态,又有发展变化。

C.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都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即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23.为观察不同水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小生态瓶。其与自然生态系

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

A.不输入太阳能  B.因封闭而不开放  C.缺少分解者 D.不进行物质循环

文本框: 生物量(公克/平方米)文本框: 最大体长(mm)24.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绿色圆粒(yy Rr)豌豆,开花后自花

传粉得到F1;F1再次自花传粉,得到 F2。可以预测,

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

A.2/3   B.3/8  C.1/2  D.1/4

25.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  

B.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C.个体体型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大

D.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公尺400只时个体间竞争最激烈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l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26.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鲤鱼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判断,在鲤鱼的捕捞中,什么样的种群水平才能保持最大的产量:

A.N=0.1K时  B.N=0.5K时  C.N=0.9K时     D.N=K时

Pg

Pn

R

X含量(mg/L)

A

15.9

2.8

13.1

3.4

B

870.7

369.4

501.3

0.037

C

1.9

0.8

1.1

30.0

D

79.2

28.9

50.3

0.39

E

74.7

23.0

51.7

0.35

F

211.5

20.1

191.4

0.81

27.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其能量流动情况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如下表所示。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种群,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3/年)。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A.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表所示的A、B、C、D、E、F外,还应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B.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以通过表中B的生理活动进入生物群落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9/79.2×100%

D.调查表明,C中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最高,原因是污染物X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

28.文本框: 相对数量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生物检测试题(7)答题卷  姓名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二.非选择题

1、小香猪“天资聪颖”,略通人性,成为人们的新宠。其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

和白色(aabb)。

(1)若右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_____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一只白色雄小香猪,则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雌小香猪的概率是_______。

(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小香猪,要选育出纯合的棕色小香猪,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①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_______________                           ___

(4)已知小香猪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小香猪进行调查。

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下图虚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         能够沿着这种渠道进行。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包括(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         

①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②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③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4)据资料显示,该生态系统每年夏季易发生鱼类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5)若要既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一点即可)。

(6)下图为一食物网。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

3.(1)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序进行的结果,据图回答:

①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方式是          

②若该染色体的双链DNA中,它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17%   B.32%   C.34%   D.50%

③该染色体上控制黄身和朱红眼的两个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是否遵

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A不遵循       B.遵循

C.只遵循分离定律  D.只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④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能否全部表达?      , 原因是                            

 
  (2)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结构通式,请据图回答:

①若所示为DNA的基本单位时,名称叫         

②若所示为RNA的基本单位时,名称叫         

  它与ATP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           

4.Ⅰ.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的种间关系。

(2)从进化角度看,鹿奔跑速度会越来越快。鹿奔跑速度的提高是通过      来实现的。定向的__________决定了鹿的进化方向。

(3)本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_______个营养级。

(4)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使_______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物受到破坏。停止围捕几年后,狼的数量逐渐增多,该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

Ⅱ.图(一)是某池糖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下图(二)所示:

   则图(二)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5.Ⅰ.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一种酶。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来源上来分类,人体内的酪氨酸属于    。酶①催化的生理过程是     

(2)医学发现,当人体缺少酶①时就患苯丙酮尿症,当人体缺少酶②时就患白化病,人类最早产生这类疾病的原因是          。

(3)已知人类有关的苯丙酮尿症、患白化病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下列图中甲家庭只有苯丙酮尿症,没有白化病致病基因。乙家庭中两种病的都出现了。依据这两个家庭的表现判定,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为             

 

 

 

 


(4)上述家系中,共同分析两种病的遗传,Ⅱ3生第一个小孩,同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完全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Ⅱ.一个学习小组针对某村的人口增长和遗传病状况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请回答有关问题:

(1)要预测该村未来人口的变化,调查的项目是           

 (2)为证明白化病等的遗传方式在调查中应   (以下列选项作答)

      A.调查家庭的发病率        B. 调查家系病史  

 C.登记家庭成员的病状表现及性别  D. 记录每个成员的血缘关系

(3)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该小组对该村男女各500人的调查中,有男性红绿色盲8人,有女性红绿色盲4人。这一结果与原统计值不同,其原因是:                          

(4)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小孩是红绿色盲。对三人体细胞的染色体进镜检,只发现小孩的染色体组合为XXY。如果没有基因突变,那么该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异常的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的            时期,发生了染色体的异常运动所导致的。

生物检测试题(7)答案

DCCAA  BCACD DDCBC BCDBC DABBA BCD

1、(1)基因突变(交叉互换)(2分)、 3(2分)、(2)3/32(3分)

(3)杂交:选择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3分)

测交:选择F1中的棕色小香猪与白色小香猪测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合。(3分)

(4)方案:②统计具有该性状小香猪的性别比例(3分)

结果:①若患者雄性多于雌性,则h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分)

②若患者雄性与雌性差不多,则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分)

2.(1)3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2)18.52% (3)①②③

(4)气温太高;水中溶氧量减少等(2分) (5)混合放养;养殖经济类水生植物等

(6)C

3.(1)①呈线性排列 ②A ③A ④不一定(或不能)。因为当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有关(答出一点即可)

  (2)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缺少两个高能磷酸键

   4.Ⅰ.竞争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2  兔 和鹿  自动调节

Ⅱ.(1)捕食、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A:能量被同化 能量用于贝类生长发育和繁殖 C:分解者利用 D:呼吸作用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Ⅰ (1) 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转换作用  (2)基因突变  

(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0  8/9

Ⅱ(1)人口的年龄组成

(2)BCD(3)因统计数量有限,出现误差(4)母方  次级卵母细胞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