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试卷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组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2.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脂质和糖类 B.蛋白质和糖类 C.核酸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脂质
3.右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①~④的名称、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线粒体,具单层膜结构,是有氧呼 吸的主要场所
B.②是内质网,具单层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C.③是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④是核糖体,具有单层膜结构,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
4.在浆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有
A.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B.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线粒体
D.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
5.下列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实例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氧气从组织液进入肝细胞 B.K+从组织液进入心肌细胞
C.二氧化碳从胰岛细胞进入组织液 D.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6.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分解,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这说明酶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受温度影响较大
7.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ATP的水解 B.葡萄糖的分解
C.氨基酸的分解 D.脂肪的氧化分解
8.下列相关物质的类型与功能的组合,不4。③④dddddd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物质名称 | 类型 | 功能 |
A | 糖原 | 糖类 | 人和动物体内贮存能量物质 |
B | 性激素 | 糖类 |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
C | DNA | 核酸 |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
D | 抗体 | 蛋白质 | 参与机体体液免疫 |
9.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A.一个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C.一个细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发生差异
D.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10.癌细胞不具有的特征是
A.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B.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D.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减慢,核体积增大
11.为了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保持一定温度的同一水浴锅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继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
装置 | A | B | C | D | E | F |
水浴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min) | 不凝固 | 7.0 | 4.0 | 1.5 | 4.0 | 不凝固 |
该实验说明凝乳酶发挥催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
A.10℃或60℃左右 B.30℃或50℃左右
C.40℃左右 D.20℃左右
12.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将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可用于检测
A.梨汁中的还原糖 B.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C.豆浆中的蛋白质 D.小麦种子中的淀粉
13.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特有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 B.染色体的缩短变粗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染色体的复制
14.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15.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
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③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番茄茎的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植株经自花传粉后,后代中出现了无毛植株。无毛植株在后代中的比例应该接近
A.1/2 B.1/3 C.1/4 D.1/8
17.一红绿色盲的女子与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则
A.所生女儿全部色盲 B.所生儿子全部色盲
C.女儿中有一半色盲 D.儿子中有一半色盲
18.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9.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部位
B.去除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受抑制
20.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要比在突触间传递的速度快
2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小脑 C.皮肤 D.大脑皮层
22.关于细胞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B.两条链同时作模板进行复制
C.子代DNA分子由两条新链组成 D.形成的两条新链碱基序列相同
23.当一种生物侵入适合其生存的新环境后,其种群增长曲线最可能为
![]() |
24.下列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北极冻原 D.苏北农田
2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群落演替的最后阶段一定是森林阶段
D.江苏地区的农田弃耕后,最终会演替为森林
26.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藻类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微生物 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玉米
27.下列措施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悖的是
A.围湖造田 B.节约用水 C.保护耕地 D.退耕还林
28.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的细胞主要是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29.近年来,在美国一般家庭、办公室或教室里,经常会看到一种直径大约13 cm的密封玻璃球,里面装着过滤的海水,水中生活着几只小虾和几株海藻。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海藻在水中不时晃动。这个新出现的摆设品,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出来的“生态球”。这种生态球最好放在
A.阴凉通风处 B.温暖向阳处 C.黑暗干燥处 D.阴暗潮湿处
30.某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则此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20% B.30% C.40% D.60%
31.人类遗传病是指
A.先天性疾病 B.具有家族性的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3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基因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34.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防止果实脱落 C.获得无子果实 D.促进果实成熟
3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其中正确的是
A.要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一般给鱼注射性激素类药物
B.养蚕时,可以在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以推迟作茧时间
C.人工合成的性激素类似物,可用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D.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类似物,以促进肌肉的生长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36.(6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
![]() |
|
(2)A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它为B过程提供了[d、e]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 |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_______的措施,抑制__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7.(6分)下图为人体内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正常情况下,A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有
。A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有关。
(2)当病毒侵入到组织细胞中后,机体一定要通过 免疫,使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病毒,然后再通过 免疫,才能最终清除病毒。
(3)当A和B中的渗透压过高时,引起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促进体内
激素释放。
38.(6分)下图A、B分别表示两种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方法。据图回答:
(1)A图所示的育种原理是 ,若②是以①为模板合成的,则③处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_ 改变成了 ____________(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2)B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3)上述两种育种方法中,能产生新的基因的方法是 。
![]() |
39.(6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依赖于[④] 作用。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赖于[①②③⑤] 作用。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 。
(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从B到A的传递效率大约为 。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 (填序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40.(6分)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2支试管,编号A、B,分别加入10%NaCl、蒸馏水;
第二步:在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min;
第三步:分别取2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2张洁净的载玻片上(编号),做成临时装片;
第四步: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本实验设计所依据的理是:动物细胞膜内外出现浓度差时,细胞将发生
______________。
(2)若在检查红细胞的形态时,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发现视野太暗,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视野模糊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步骤,预期从A、B试管中提取的混合液制成的临时装片,观察到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更好的说明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还应增加一组实验,其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A 2.D 3.C 4.A 5.B 6.B 7.A 8.B 9.C 10.D
11.C 12.A 13.C 14.D 15.D 16.C 17.B 18.D 19.B 20.C
21.A 22.B 23.B 24.A 25.D 26.D 27.A 28.B 29.B 30.A
31.C 32.B 33.D 34.D 35.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36.(1)O2 (2)光反应 [H]、ATP (3)线粒体 (4)温度 C、D
37.(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缺一不给分) 缓冲物质(或HCO3-、HPO42-)
(2)细胞 体液 (3)下丘脑 抗利尿
38.(1)基因突变 天冬氨酸 缬氨酸 (2)杂交育种 1/3
(3)A(诱变育种)
39.(1)光合 呼吸 (2)C A、B (3)10~20% (4)⑦
40.(1)渗透吸水或失水 (2)遮光器(或光圈)、反光镜(答对一项即得分) 细准焦螺旋(写“准焦螺旋”不给分) (3)细胞皱缩 细胞吸水涨破 (4)用生理盐水代替10%NaCl(或蒸馏水)进行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