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命题: 66中 江永艺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测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将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修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1.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层次是( )
A.细胞 B.生物圈 C.分子 D.个体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
①核酸 ②核糖核酸 ③脱氧核糖核酸 ④蛋白质 ⑤脂类 ⑥糖类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④
3.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营养物质 B.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运输代谢废物 D.贮藏能量
4.胰岛素和雄性激素的化学成分分别是( )
A.蛋白质、固醇类 B.蛋白质、糖类 C.脂类、糖类 D.固醇类、磷脂
5.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② D.④⑤①②
6.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生物体的生活,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的 ( )
A.核糖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膜
7.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 ( )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氧进入肺泡细胞
C.钾离子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
8.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 )
A.选择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作用 D.胞吞和胞吐
9.胰岛细胞中和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10.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1-3,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A.A﹥B>C B.A<B<C
C.B>A>C D.B<A<C
11.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12.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 )
A.脂肪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苷酸
13.在分离叶绿体的色素实验中,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叶绿素a;胡萝卜素 B.叶绿素b;胡萝卜素
C.胡萝卜素;叶绿素a
D.胡萝卜素;叶绿素b
14.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15.如下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②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③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④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
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也作用增强。
A.④ B.① C.② D.③
16.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于: ( )
A.间期、末期 B.前期、中期 C.间期、后期 D.前期、后期
17.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 (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18.下图表示空气中O2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CO2的影响,其中A曲线代表CO2释放总 量,B曲线代表O2的消耗总量。贮藏水果时O2浓度应调节到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19.在人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人,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起作用:(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20.下面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②和③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④内有 8 条染色体
C.①内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D.③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21.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通常可表示为( )
A 44+XX与44+XO B 22+XY或22+XX
C 44+XY与44+XX D 22+X或22+Y
22.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3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
配子 ① 合子
② ③
生物体
A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B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D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23.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A 细菌的核区 B 细菌的核糖体
C 噬菌体基质 D 噬菌体的核糖体
24.番茄果实的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 RR╳rr杂交,F1为红果,自交得到的F2中30 株结红果,其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约为( )
A.10株 B.20株
C.15株 D.25株
2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适用于( )
A、转录、逆转录 B、复制 C、翻译 D、上述各项
26.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27.对一对色觉正常夫妇所生子女的正确估计是( )
A.儿子中不会有色盲患者 B.女儿中可能有色盲患者
C.儿子中可能有色盲患者 D.女儿全部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28.右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设遗传病基因为E或e。
请推断出D女子可能的基因型是:
A.Ee B.ee
C.XEXe D.XeXe
29.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 1/25 B.1/16 C.1/10 D.1/5
30.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B.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C.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D.只有胰岛素基因
3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32.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胞的培养液,接种在平板培养基上,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是( )
A、染色体变异 B、自然突变 C、人工诱变 D、基因重组
33.下图所示的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 )
34.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C和T共有 ( )
A.12 B.24 C.18 D.30
![]() |
35.下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 ( )
A B C D
36.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体细胞所含染色体组数是 (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37.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无籽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莉羊”的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
38.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杂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以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39.某昆虫种群中有绿色和褐色两种翅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色(A)对褐色(a)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 和a的频率分别是
A.80%、20% B.60%、40% C.57%、43% D.36%、64%
40.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开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相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41.右图表明的物种A与物种B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4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主要是由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4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兔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4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45.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项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 基因、染色体、细胞 B 细胞、物种、生物圈
C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 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46.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
A B C D.
4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8.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4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50.下图所示,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不生长,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不弯曲,乙不生长,丙向右弯
D.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51. 下列不属物理信息的是
A 鸟类的鸣叫 B 萤火虫发光 C 昆虫的性外激素 D 海豚的回声定位
52、下列哪条食物链正确
A.阳光→树叶→蚕 B.草→蝗虫→青蛙
C.兔→狐→狼 D.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草鱼
53.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5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5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1234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 > ③+④
56.下面的哪一个序列属于原生演替的实例( )
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B. 地衣→草本植物→苔藓
C. 地衣→ 苔藓→草本植物 D. 草本植物→苔藓→地衣
57.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 )
5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59、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60、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激素无关的是( )
A、果树的修剪 B、家畜的阉割 C、无籽西红柿的培育 D、人工获得多倍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61.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 3 种方式示意图,据图回答(在“[]”内填序号 :5分)
(1)物质借助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和[
]
所示。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所示。
(3)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所示。
(5)①、② 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 。
62. 下图示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6分)
|
(1)写出图中空格所示化合物的名称。② 、③ 。
(2)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产物水是在第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
63.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试据表分析作答。(5分)
组合序 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后代表现型及植株数 | |
圆粒 | 皱粒 | ||
A | 圆粒×圆粒 | 108 | 0 |
B | 皱粒×皱粒 | 0 | 102 |
C | 圆粒×圆粒 | 125 | 40 |
D | 圆粒×皱粒 | 152 | 141 |
(1)根据组合 (填序号)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的是 。
(2)组合 (填序号)中的两亲本肯定都是纯合体。
(3)组合 (填序号)的杂交方法为测交。
(4)写出组合A中两亲本的可能基因型是 。
64.右图为某一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4分)
(1)这一果蝇的性别为 。
(2)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 个。
(3)此细胞中共有 对同源染色体。
(4)此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为
(写编号)
65.(5分)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 |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称为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5分)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4)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_____千克
08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生 物 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部分
61、(5分)(1) 、 (2)
(3) [ ]和[ ] (4)
62、(6分)(1)[ ] 、 (2) 、
(3) 、
63、(5分)(1) 、 (2)
(3) (4)
64、(4分)(1) (2)
(3)
(4)
65、(5分)(1) 、 、
(2) 、
66、(5分)(1) (2)
(3)
(4) 、
08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生 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A | D | A | C | C | C | D | A | B | D | D | D | C | D | C | A | C | D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B | B | B | D | B | C | B | B | B | B | C | B | D | D | B | C | A | A | C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D | A | D | A | C | B | D | D | C | C | C | B | B | D | B | C | D | C | D | D |
二、非选择题
61、(1)①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2)③主动运输(3)①② (4)被动动输
62、(1)[H] C3化合物 (2)光反应 叶绿体基质(3)有氧呼吸 第三阶段
63、(1)C 圆粒 (2)A 、B (3) D (4) RRⅩrr输
64、(1)雌性 (2)8 (3)4 (4)1.2.3.4 (1.2.3.4均有就行)
65、(1)感受器 d 突触后膜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从前膜释放并且作用于后膜
66、(1)3 (2)3.4.5. (3)增多 (4)5 125
08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生 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A | D | A | C | C | C | D | A | B | D | D | D | C | D | C | A | C | D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B | B | B | D | B | C | B | B | B | B | C | B | D | D | B | C | A | A | C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D | A | D | A | C | B | D | D | C | C | C | B | B | D | B | C | D | C | D | D |
二、非选择题
61、(1)①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2)③主动运输(3)①② (4)被动动输
62、(1)[H] C3化合物 (2)光反应 叶绿体基质(3)有氧呼吸 第三阶段
63、(1)C 圆粒 (2)A 、B (3) D (4) RRⅩrr输
64、(1)雌性 (2)8 (3)4 (4)1.2.3.4 (1.2.3.4均有就行)
65、(1)感受器 d 突触后膜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从前膜释放并且作用于后膜
66、(1)3 (2)3.4.5. (3)增多 (4)5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