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②存在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③存在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A.乳糖、葡萄糖、脱氧核糖 B.乳糖、脱氧核糖、核糖
C.糖原、葡萄糖、核糖 D.糖原、脱氧核糖、葡萄糖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
C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 )
A. 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分布,从而推之RNA的分布
B. 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之DNA的分布
C. 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的分布
D. 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
4、.某运动员比赛后化验,体液中Ca+含量太低,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出现抽搐。这一事实说明Ca+的生物功能之一是( )
A.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5、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 )
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
6、右图为用不同温度处理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曲线图,用以测试酶的催化效率
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0-65℃之间,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B.在65-100℃之间,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C.a一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是65℃
D.温度超过65℃,α-淀粉酶的活性丧失
7、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以将蒜腌成糖醋蒜,这是因为
A、醋酸和蔗糖分子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子分解后被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8、下列各项表示三个相邻细胞的水分渗透关系,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那么,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
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所观察到的物像,后者比前者
A. 物像较大,视野较亮 B.物像较大,视野较暗
C.物像较小,视野较亮 D.物像较小,视野较暗
10、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出N mol的CO2,人体在正常代谢状况下消耗同等数量的葡萄糖,产生的CO2的数量为
A.3N mol B.6N mol C.N mol
D.2
N mol
11、在生物体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水生成的是
A.光合作用暗反应 B.有氧呼吸 C.淀粉的生成 D.多肽分解成氨基酸
12、用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
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B、暗反应不需要光
C、CO2被还原为葡萄糖的过程 D、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过程
13、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
![]() |
、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1802的空气,该猴体内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 (
A.C02 B.H20 C.C2H50H D.C3H603
14、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叶片沉入水中,密闭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15、由肝糖元转变成其他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 )
A. 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6、不是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过程有( )
A. CO2的固定,C5的再生 B.CO2的固定,糖的生成
C.H2O的分解,O2的释放 D. CO2的固定产物(C3化合物)的还原
17、下面坐标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1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19.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③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④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20.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其原因是
A.蛋白质种类是极其多样的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
C.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2.科学工作者对生活不同天数的一叶片中的某种物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下表
叶片存在天数 | 2 | 4 | 8 | 15 | 25 | 50 | 80 | 120 | 200 | 250 | 300 |
物质相对量 | 0.1 | 1.5 | 3.6 | 5.8 | 5.9 | 5.9 | 6.0 | 6.0 | 5.9 | 5.3 | 2.4 |
上表中的某种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A.蛋白质含量 B.叶肉细胞核DNA含量
C.叶绿素含量 D.自由水含量
23.关于水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B.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C.自由水是细胞的良好溶剂 D.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2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是同一物质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11分).右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组成A、B的化学元素中,必定存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A、B在生物体内分别有______种和_____种。
(3)由A物质合成的C物质和D物质,在组成的上区别主要是指构成它的基本单位A物质的___________不同和___________不同,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
。
(4)B物质形成E物质的方式___________。
(5)“C→D”的过程是___________,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___进行;“D→E”的过程是___________,在细胞的___________进行。
27.(10分)下图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l)三种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 。
(2)B细胞能分泌某种抗体,说明该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该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依次经过哪些膜结构分泌到细胞外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用___________将A细胞的细胞壁去除,然后与B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C细胞与A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C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
(5)假如A为洋葱表皮细胞,若将其浸入l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28.(4分).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核仁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 | |
甲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乙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丙 | + | - | - | + | - | + | 外层破坏 |
丁 | + | + | + | + | + | + | 外层破坏 |
问: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甲 ,乙 ,丙 ,丁 。
A.衣藻 B.硝化细菌 C.乳酸菌 D.光合细菌
E.蛔虫 F.水稻
29. (8分) 右图表示某种特质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6分)
(1)图中①—③的物质分别是:
① ;
② ;
③ ;
(2)图中物质运输的方式是 ,
判断的依据是
①
②
(3)如果该细胞是人红细胞,则甘油、K+、苯三者中,不可能是④物质的是 。
(4)若该细胞是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则生成物质②的结构是 。
30.(8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 ![]() | |||
![]() | |||
⑴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⑵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⑶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⑷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请利用右上图阐明其原因: 。
31.(8分)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同学做了如下课题研究:
(1).假设:在其他条件(如温度、
PH值)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因素是氧气。
(2).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实验
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可重复实
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得出结论:如果甲、乙两
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
酵母菌既能进行 ,也能进
行 。
(4).实验分析:
①甲装置中的油脂层的作用是 ,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
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 装置,原因是 。
②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32、(11分)根据反应式 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l)在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是指_________,低能磷酸键是指___________。
(2)反应向右进行属于___________,反应向左进行属于_________。
A.物质代谢 B.能量代谢 C.合成代谢 D.分解代谢
(3)在植物叶肉细胞内,当反应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 ;当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动);反应向左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3、(5分).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6支大小一样的洁净试管,加入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检测液后,再分别加入瘦肉块和马铃薯块,两小时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编号 | 加入物 | 条件 | 现象 |
1 | 2mL水+1cm3瘦肉块 | 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2 | 2mL新鲜分泌物+1cm3瘦肉块 | 室温 | 瘦肉块明显变化 |
3 | 2mL新鲜分泌物+1cm3瘦肉块 | 煮沸后冷却到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4 | 2mL水+1cm3马铃薯块 | 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5 | 2mL新鲜分泌物+1cm3马铃薯块 | 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6 | 2mL新鲜分泌物+1cm3马铃薯块 | 煮沸后冷却到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1)此分泌物中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试管1和试管4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试管3不同于试管2的处理之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分泌物的活性受___________的影响。
(4)猪笼草捕食昆虫是对土壤溶液中缺少___________元素的一种适应。
高二生物答卷
26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和_____。
(3)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7.(l) 。(2)_________ , 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5) 。
28. 甲 ,乙 ,丙 ,丁 。
29.(1)① ;② ③ ;
(2)是 ,
①
②
(3) 。(4) 。
30.⑴ , 。⑵ 。
⑶ , 。
⑷: 。 。
31.(3) , 。
(4)① , ; , 。
②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32、(l)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 _________。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1)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高二生物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1-5 CBCCD 6-10 DDABA 11-15DCBCD 16-20 CCCAA
21-25 BCD ACD ABC CD BCD
26. (11分,每空1分)(1)C、H、O、N (2)8 约20 (3)碱基组成 五碳糖 C是双链结构,D是单链结构 (4)脱水缩合 (5)转录 细胞核内 翻译 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27.(10分)
(l)核糖体(2)蛋白质;④→③→①→⑤ (3)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流性)(4)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叶绿素和藻蓝素;自养型(5)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2分)
28、(4分,每空1分)甲:D 乙.:E 丙:F 丁:A
29.(8分,每空1分)(1)载体、ATP、ADP和Pi (2)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消耗能量(3)甘油、苯(4)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0.(8分,除最后1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
⑴光反应 色素的数量
⑵酶的活性 ⑶三碳化合物(或C3)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⑷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因为在该光照强度以下,低温(15℃)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高温(25℃)时的净光合作用强度。(2分)
31:(8分,每空1分)
(3)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
②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能量
|
C6H12O6――→2C2H5OH + 2CO2 +能量(少量)
32、(11分,每空1分)(1)③;①(2)D;C(3)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水解;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主动运输;植物生长
33.(5分)(1)蛋白酶 淀粉酶 (2)对照 (3)温度 (4)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