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暑假作业6(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1分,共26分。
1.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A.植物的向光性 B.根的向地生长
C.茎的背地生长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2.某同学在打球时,不小心划破了膝盖,流出了淡黄色的液体,此液体是
A.血液 B.组织液 C.细胞内液 D.血浆
3.血浆中Na+和Cl-所起的作用是
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
C.维持体温维持37ºC D.维持血浆的粘稠度
4.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5.人体的绝大部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侧电位分别是
A.正电位、负电位 B.正电位、正电位 C.负电位、负电位 D.负电位、正电位
6.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
A.神经组织 B.脊髓和脑 C.灰质和白质 D.神经细胞
7.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O.8g/L左右的器官是
A.大肠 B. 胃 C.肝脏 D.骨骼肌
8.下列内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 B.肾上腺 C.汗腺 D.肝脏
9.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主要是指
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抗体
10.“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造成这一现象的激素主要是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乙烯
![]() |
11.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12.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猕猴桃密封在一起,可促使猕猴桃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13.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
A.单侧光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单侧光刺激植物产生生长素
C.单侧光引起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D.强光照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14.植物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来自
A.发育着的侧芽 B.发育着的胚芽 C.发育着的种子 D.发育着的顶芽
15.在顶端优势现象中,侧芽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能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种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性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16.下面的叙述,不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B.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鸟
C.一个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 D.一棵棉花上所有的棉蚜
17.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 .种群密度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迁入率和迁出率 D.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8.在下面所示的年龄组成示意图中,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稳定
![]() |
19.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例子
A .藓→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藓
C.地衣→藓→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藓→地衣
20.下面哪一描述,不适于种群特征
A.迁入率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出生和死亡
21.一个池塘中水草、鱼、虾等生物可以看成是
A .群落 B. 种群 C. 生态系统 D. 生态因子
22.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 B.植物激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代谢活动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23.芦苇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料,使用下面哪种激素可以使其增产
A.生长素 B.乙烯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
24.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 B.促进向光性生长 C.抑制其开花结果 D.促进侧芽生长
25.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
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
26.人体中具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翻译过程中相同的氨基酸可能对应信使RNA上不同的密码子
27.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 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C.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D. 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28.病毒与细菌的关系与下面哪两种生物之间关系相似
A.兔与草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C.蛔虫与人 D.水稻和杂草
29.下面叙述可以描述“群落的丰富度”的是
A.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 B.海洋捕捞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
C.调查池塘中有多少种鱼 D.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
30.下面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是均匀的
31.“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诗经·小雅·小宛》),这句话含有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寄生
32.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
33.下列哪个图能表示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 ![]() ![]() ![]() ![]() |
34.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A.兔丝子和大豆 B.水稻和稻田杂草 C.狮子和斑马 D.根瘤菌和大豆
35.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是
A.种子植物 B.苔藓 C.杂草 D.地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18分。
36.下面哪些液体不是体液
A.尿液 B.汗液 C.唾液 D.泪液
37.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特点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体液运输 B.反应速度迅速 C.作用时间比较长 D.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38.生长素与赤霉素比较,二者的相同点有
A.促进细胞伸长 B.促进果实成熟 C.促进种子萌发 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9.造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有
A.地形的变化 B.土壤湿度 C.光照强度 D.人与动物的影响
40.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A.生物种类增多 B.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C.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丰富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41.(9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42.(6分)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这是因为它们属于 ;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的 相同。
(2)Bl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移植后14天,皮肤片结痂脱落。这表明它们 ,因此,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 反应。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
由
细胞引起的。被生物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称为
。
43.(9分)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①叫 ,
其生理功能是 。(2)垂体分泌的激素②叫 ,它可以促进 ,也可以调 。
(3)对于促进生长和发育,甲状腺激素和 分泌的生长激素表现为 作用。
(4)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44.(7分)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如右图,若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据图内容回答:
大多数抗原经过[A]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 细胞,再呈递给[C] 细胞。
[C]受刺激后可形成[D]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C]形成
[E] 细胞,[D]的大部分能产生物质[F] 。物质[F]化学本质是 。
45. (6分)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气中CO2进人生物群落是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进行①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________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6.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甲 ;乙 ;丙 ;丁 ;戊
①直立生长 ②向右生长 ③向左生长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
47.右图是生态学家用大草履虫所做的实验得出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
(1)大草履虫增长符合 型曲线。
(2)大草履虫增长率最快是在 点。
(3)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限制是在
段。
(4)d点是大草履虫增长的
(又称环境容纳量),此后,种群数量不在增
长原因是由于 有限,种群密度增加,
激烈,使种群的
死亡率增加所致。
48.(6分)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下列物种之间的关系。
(1)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个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关系 。
(2)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3)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以内,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全孢螺菌与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是
。
49.(8分)请观察下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接受刺激后,最终引起细胞E收缩,这一生理活动被称之为 ,完成这一生理活动的相关结构叫 。
⑵图中神经结构由 个神经元组成,其中 的胞体主要分布在脊髓等神经中枢中。
⑶神经兴奋在神经细胞B上传播的速度较在F处 。
⑷F结构叫 ,由F实现的信号转变是 。
⑸效应器是由图中 组成。
作业6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共6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B | B | A | C | D | B | C | B | C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A | B | A | A | C | D | B | A | B |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答案 | C | D | A | B | C | D | C | D | B |
题号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答案 | C | C | D | C | D | A | B | D | ABCD |
题号 | 37 | 38 | 39 | 40 | |||||
答案 | AC | AB | ABCD | ABCD |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41.(9分)(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42.(6分)(1)同一品系 基因型
(2)品系不同(或基因型不同) 排异 T淋巴细胞 抗原
43.(9分)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⑵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⑶垂体 协同 ⑷抑制 反馈
44.(7分)吞噬 T B 浆 记忆 抗体 蛋白质
45.(6分)(1)④光合作用 (2)CO2 (3)分解者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O2 温室效应
46.(14分)①③①④② 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面一段
47.(12分)(1)S(2)b(3)cd(4)K值 资源和空间 种内斗争(种内竞争)
48.(6分)寄生 竞争 互利共生
49.(8分)⑴反射,反射弧。⑵3,神经细胞C和D(1分)。⑶快。⑷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⑸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细胞E(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