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下学期练习题11

2014-5-11 0:35:34下载本试卷

高二下学期生物练习(十一)

         ——种群和群落

班级   姓名     

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的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种群中的个体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所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而发生竞争

3.生活在日本的一种金龟甲虫,进入美国后,在美国比在日本危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B

A.雨量充沛  B.天敌较少

C.植物较多  D.环境无污染

4.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C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图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依次是C

  A.乙、甲、丁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丁、乙、丙

7.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D

A.光照强度  B.土壤类型 

C.温度高低  D.生物种群特征

8.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B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9.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A

①将某地分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将某地分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再计算平均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相加获得总数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麋鹿和七只雌麋鹿放生保护区,回归大自然,经过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

B.这些麋鹿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显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下图是某水域中三种单细胞藻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分别用Ⅰ、Ⅱ、Ⅲ)。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表示三种藻类合计数量最多的月份是    

⑵图中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与    因素有关。

答案:4月份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