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下期第二次四校联考试题

2014-5-11 0:35:34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下期第二次四校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 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C. 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 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2.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染色体数目、形态一定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必然包含个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信息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④一个体细胞中,若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则很可能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3. 在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

①细胞核  ②中心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核糖体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③④⑥⑦    D. ①③④⑦

4. 用一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有                         (  )   

A. 0个      B. 2个       C. 30个      D. 32个

5. 市场上的无籽西瓜有红瓤和黄瓤之分,若用R表示控制红瓤的基因,且只要有一个R存在,全部表现为红瓤,若普通二倍体西瓜为红瓤(Rr),选取的二倍体父本也为红瓤(Rr),则在第二年收获的无籽西瓜中,红瓤与黄瓤之比为                     (  )

A. 3:1      B. 5:1        C. 11:12      D. 11:1

6. 下列各项中应采取的交配试验方法分别是                    (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      ②鉴别一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自交

C.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D. 自交、测交、杂交、自交

7.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则F3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    

A. 3:1         B. 5:1         C. 8:1        D. 12:1

8. 现有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孩。若男孩色觉正常,其母色盲,其父正常;若男孩色觉正常,其父色盲,其母正常;若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色盲。则其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在什么生殖细胞                                 (  )  

A. 精子、卵细胞、不确定       B. 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C. 卵细胞、精子、不确定       D. 精子、不确定、精子

9. 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  )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进行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  )

A.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11.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0C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0C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  )

A. 突变是不定向的               B.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1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B. 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D. 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13. 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其做法是: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 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 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14.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带雨林,山腰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 阳光        B. 土壤        C. 温度        D. 水分

15. 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  )

A. 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这种鸟鸣叫的次数

B. 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这种鸟鸣叫的次数

C. 记录繁殖季节这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的次数

D. 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这种鸟鸣叫的次数

16.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

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

大麦

燕麦

大麦

燕麦

0.2

0.4

0.6

0.8

0.8

0.6

0.4

0.2

42

81

98

105

133

56

32

13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  )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17. 以下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            B. 猪肉绦虫与猪之间的关系是寄生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D. 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共生

18. 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如下图曲线所示,符合生态学的观点是                         (  )

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

B.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就会很快下降,原因是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种内斗争

C.O点达到的人口数量是该岛允许的最大值

D. 通过利用湿地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能使人口数量的K值增大

19. 在一个封闭的池塘中,水体受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富营养化,其水中氧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能是                   (  )

20. 以下最可能导致田鼠种内斗争加剧的是                    (  )

A. 发生流行病              B. 鹰的数量增加

C. 繁殖力提高              D. 迁出率增加

2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森林中的生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 影响海洋生物群落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温度和水

C. 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

D.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浮游动物

23. 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只能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

B. 最终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

C. 都能通过燃烧返回大气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24. 关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

A. 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C. 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 CO2的增加必定破坏生物圈的稳态

25.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全面禁止捕捞   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鱼网眼大小  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 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    B. 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

C. 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D.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物种的种群密度

(  )

 
27. 文本框: 种群数量增长率如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8. 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则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  )

A. 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        B. 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 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 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29. 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低

C. 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是高低不同的

D.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高

3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1234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 > ③+④

座号

   高二生物 

题号

总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Ι卷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得分

评卷人

二、(15分)图示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碳元素从B流向A、C和从A流向C是以    形式进行的。

(2)图中B为    ;A为    ;C为     ;C的作用是                     

其代谢类型为        

(3)B的作用是                

(4)B、A、C均可通过     作用将     分解

     进而返回大气中。

(5)若B为绿色植物,则a进行的场所主要是                   

反应式为                                    

b进行的场所是      ,反应式为                      

得分

评卷人

三、(8分)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

(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       为模板,在       酶的作用下合成      ,并整合于人的DNA分子中。

(2)整合后它按照       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       为模板合成       ,并进而通过       过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

得分

评卷人

四、(10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得分

评卷人

五、(7分)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观赏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同时引进的还有以它的浆果为食并为它传播种子的鹦鸪鸟。一段时间,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而鹦鸪鸟还以当地甘蔗地里的害虫——黏虫为食,因此带来了甘蔗大丰收。于是人们又从外地引进了几种爱吃马鹦丹的昆虫,不久就使马鹦丹的数量大量下降。

(1)写出材料中介绍的含三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2)鹦鸪鸟与后来引入的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

(3)马缨丹在引种到夏威夷的初期,种群数量会呈    型增长。

原因是                         (2分)

(4)引入上述物种后,夏威夷岛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变化?(2分)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第Ι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D

B

C

B

D

B

C

C

C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B

D

C

D

C

D

D

D

C

B

D

D

B

综合题 共40分

二、每空1分,共15分

(1)有机物

(2)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异养需氧型或异氧厌氧型

(3)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文本框: 酶(4)呼吸  有机物  CO2、H2O等(或无机物)

文本框: 光能(5)线粒体       C6H12O6+6O2+6H2O → 6CO2 +12H2O+能量

文本框: 叶绿体叶绿体       CO2+H2O →(CH2O)+ O2

三、每空1分,共8分

(1)RNA  逆转录酶  DNA (2)碱基互补配对  DNA  mRNA  翻译

(3)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

四、每空1分,共10分

(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雌蝇灰身直毛 雄蝇灰身直毛

(3)BbXFXf BbXFY  (4)1:5  (5)BBXfY BbXfY bbXFY

五、共7分

(l)甘蔗→黏虫→鹦鸪鸟 (1分)  (2)竞争 (1分)

(3)“J”;(1分) 气侯适宜,食物、空间充裕,没有天敌(2分)

(4)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