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周练卷
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第Ⅰ卷48分,第Ⅱ卷52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人的相对性状的是
A.直发与卷发 B.黄发与黑发
C.长发与短发 D.粗发与细发
2.性状分离是指
A.染色体分离 B.基因分离
C.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性状类型的现象 D.A、B、C三项都对
3.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有耳垂的双亲可能生出无耳垂的子女,而无耳垂的双亲不能生出有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②双眼皮的孩子,其双亲至少有一人为双眼皮,单眼皮的孩子其双亲可能都是双眼皮,所以双眼皮是隐性性状 ③豌豆矮茎与矮茎杂交,子一代一定都是矮茎,豌豆高茎与高茎杂交,子一代也可能出现矮茎,所以矮茎是显性性状 ④豌豆圆粒不论与圆粒杂交还是与皱粒杂交,结出的豌豆中,圆粒总不少于一半,因此圆粒是显性性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请从下列实例中指出哪对是等位基因
A.某人有耳垂,单眼皮,其控制耳垂和眼皮的基因
B.豌豆高茎、花位顶生,其控制茎高和花位的基因
C.杂合体黄粒玉米体细胞中控制玉米粒色的基因
D.控制杂合体白色长毛兔的毛色和毛长的基因
5.下列关于表现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现型是指该生物可能具有的全部性状
B.表现型是指被生物基因控制着的全部性状
C.表现型仅指被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6.某植株为显性类型且为异花授粉,采下该植株上的一粒种子,则该种子发育成的个体
① 可能是显性纯合子 ②可能是隐性纯合子 ③可能是杂合子 ④肯定是杂合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一位农民把一穗玉米的200粒种子种下去,结果长出了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则这些子代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和Tt B.TT和tt C.Tt和tt D.TT、Tt和tt
8.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如果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果皮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果皮番茄植株上结的番茄,其果皮的颜色和基因型是
A.黄色,基因型为rr B.红色,基因型是RR
C.红色,基因型为Rr D.半红半黄,基因型为Rr
9.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则,在一个DNA分子中,当A≠C时,下列比例正确的是
① A+T/G+C=1 ② A+C/G+T=1 ③ A+G/C+T=1 ④ G+ C/A+T=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某DNA分子经过三次复制后,所得到的第四代DNA分子中,含有第一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有
A.1条 B.2条 C.4条 D.8条
11.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形成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A.
B.
C.
D.
12.DNA分子的化学组成是
A.磷酸、五碳糖、碱基化 B.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磷酸、核苷酸、碱基 D.脱氧核苷酸、磷酸、碱基
13.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 。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300个 B.400个 C.600个 D.1200个
14.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在细胞周期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5.设某DNA的碱基为m对,其中A为x个,那么胞嘧啶个数为
A.
B.
C.
D.
1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 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
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 DNA分子中含
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
的脱氧核苷酸数之比是
A.
B.
C.
D. (2n-1):1
17.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 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l%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18.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
①解旋酶、连接酶、聚合酶 ②DNA模板 ③RNA引物 ④ATP和四种脱氧核苷酸 ⑤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9.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A.26% ,312个 B.24%,288个
C.13%,156个 D.12%,144个
20.下列核苷酸中,在R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21.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22.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相应的
基因分别至少有碱基(计入终止密码)
A.3000和3000 B.1000和2000 C.2000和4000 D.3003和6006
23.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分别存在于
A.DNA分子和信使RNA分子上 B.信使RNA分子和DNA分子上
C.信使RNA分子和转运RNA分子上 D.DNA分子和转运RNA分子上
24.在DNA粗提取实验中,有两次DNA的沉淀析出,其依据的原理是 ①.DNA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 ②.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
A.两次都是① B. 两次都是②
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 D. 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
25.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是第几代)?
A.三次(第四代) B.四次(第五代) C.五次(第六代) D.六次(第七代)
26.下列对DNA分子的正确叙述是
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27.图表示某生物的基因型,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A.a与b
B.a与B
C.B与b
D.C与C或D与D
28.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
C. 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
29.某种牛、基因型AA的个体是红褐色,aa的个体是红色,基因型Aa的个体,雄牛是红褐色,雌牛是红色。现有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2头红色小牛,此二头小牛性别是:( )
A.全为雄牛 B. 全为雌牛 C.一雌一雄 D. 无法确定
30.水稻的非糯性是显性、糯性是隐性。将纯种非糯性与糯性两个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糯性与非糯性的比例为
A.1∶1 B.3∶1 C.1∶2∶1 D.只有一种
31.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下图中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纯合体的几率是
A.a
B.b
C.c
D.d
32.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现对毛桃的雌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A.光桃 B. 毛桃
C.光桃的概率为l/3 D . 毛桃的概率为1/3
![]() |
生物试题
一. 选择题(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第Ⅱ卷(52分)
二. 非选择题(共8题,52分)
33.(8分)下面为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转化实验: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②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③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
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型细菌,分析
回答:
(1)实验②说明 对小鼠无毒害作用;实验③说明在小鼠体内, 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 。
(2)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促成这一转化的 。
(3)这一实验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若想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怎样设计实验? __
——————————————————————————————————————
设计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分)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
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 〕
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______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35.(4分)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在氮源为15N的 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
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在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
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
①与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另一条链是 。
②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的细菌的DNA
用同样的方法分离。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上图中标出。
36.(6分)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马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是
纯种还是杂种。
(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怎样配种?
(2)杂种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鉴定。
37.(4分)康贝格(Kornberg)曾以噬菌体为引子,用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加入适量ATP和DNA聚合酶,在试管中把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了噬菌体DNA,这种半人工合成的DNA也能够在寄主(细菌)体内繁殖。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ATP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说明该过程是___________。
(3)加入DNA聚合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1分)将纯种非甜(A)玉米种子和纯种甜(a)玉米种子间行种植(玉米为异花授粉植物),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没有甜玉米籽粒。
(1)在玉米中,甜味对非甜味是___________性。
(2)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非甜玉米果穗上籽粒中胚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以上甜玉米和非甜玉米果穗上籽粒的胚各有两种基因型,这两种基因型之间有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物学上讲,玉米籽粒的表皮是果皮和种皮的联合结构,则甜玉米果穗上籽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纯合非甜玉米果穗上籽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5)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中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9.(6分)下图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假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_性遗传病。
(2) 和
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
(4)如果 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_____。
40.(8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
——————-----------------------------------------------------------------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
周练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C 3.D 4.C 5.D 6.A 7.D 8.A 9.B 10.B 11.C 12.B 13.C 14.A
15.D 16.D 17.B 18.D 19.B 20.C 21.B 22.D 23.B 24.C 25.B 26.D
27.B 28.D 29.B 30.A 31.A 32.B
二、非选择题:
33、(8分)(1)(3分)注射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S型有毒菌。(2)转化因子(1分)。
(3)①注射R型活菌和活的S型菌的DNA提取物,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型细菌。(1分)②注射R型活菌和活的S型菌的蛋白质提取物,小鼠不死亡,并在小鼠体内未发现活的S型细菌(1分)。
实验设计的原理: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以便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2分)。
34、(5分)⑴〔5〕脱氧核苷酸 ⑵鸟嘌呤 ⑶脱氧核苷酸链 ⑷〔6〕碱基对 ⑸〔7〕氢键。
35、(4分)、(1)(2分 ) 15N;14N;(2)如下图(2分)
36、(6分)(1)将挑选的每一匹健壮栗色公马分别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观察其后代的毛色。(2分)
(2)①如果与多匹白色的母马交配的后代中有栗色的小马,则说明该栗色公马为杂合子(2分);
② 如果与多匹白色的母马交配的后代中只有白色的小马,则说明该栗色公马为纯合子(2分)。
37、(4分)(l)在一定条件下,DNA具有自我复制功能(1分)
(2)为DNA复制提供能量(1分) 一个耗能过程(1分)
(3)促进DNA新链的合成(1分)
38、(11分,每空1分)(1)隐(2)aa Aa AA Aa(3)没有 因为玉米在传粉时,有的花为自花传粉,有的花是异花传粉 (4)aa AA (5)aaa Aaa
39、(6分,每空1分)(1)隐 (2) ,
(3)
或
,
(4)
40、(8分)(1)不能确定。(1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2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2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分)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