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下册复习训练题

2014-5-11 0:35:35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下册复习训练题   命题人:刘舰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单选题(1×50)

1.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  )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其先后顺序为: (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3.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 35 S、 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 35N和 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4.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5.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有两次DNA的沉淀析出,其依据的原理是:    (  )

①DNA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溶解度最低 ,

②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

A.两次都是①            B.两次都是②

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      D.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 

6.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

A.0       B.25%       C.50%       D.100%

7.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

A.28%和22%   B.22%和28%    C.23%和27%    D.26%和24%

8.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和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  )

A.5%      B.7%        C.24%       D.38%

9.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的17%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分析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  )

A.33%      B.17%        C.66%       D.34%

10.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碱基16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3∶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

A.300个     B.500个       C.900个       D.1600个

11.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M)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M”可能是                                (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12.Brdu是一种嘧啶碱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防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培养分裂两个周期后,取出根尖组织,染色后观察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发现一个染色单体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预测另一个染色单体有几条链含有Brdu        (  )

A.2       B.1        C.4          D.0

13.具有A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进行第次复制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A.2n-1(A-M)       B.2n(A-M)    C.(2n-1)(A-M)    D.2n(A/2-M)

14.某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0%的G+C,则由它转录成的RNA中G+C应为:    (  )

A.60%      B.30%        C.20%        D.15%

15.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以遗传密码子的形式储存遗传信息

B.每一种tRNA都能识别并转运多中氨基酸,每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tRNA能转运它

C.tRNA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

D.tRNA只有三个碱基

16.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  )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右面过程中的一段示意图,关于此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的过程可能需要逆转录酶,②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RNA聚合酶,③图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④式中共有5种碱基,⑤式中显示的碱基间有10个氢键,⑥式中共有6种核苷酸,⑦式中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①②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8.从单尾鳍鲤鱼的成熟卵中提取一种RNA,注入双尾鳍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幼小金鱼中有一些出现单尾鳍性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

A.RNA是这种鱼的主要遗传物质

B.RNA以遗传密码的形式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C.RNA是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工具

D.RNA是核糖体的基本化学成分

19.合成蛋白质时,转运RNA上三个碱基是UAC,那么,转录出信使RNA的一条DNA模板链上对应的三个碱基是:                           (  )

A.AUG       B.TAC      C.TUC       D.ATC

20.若某基因的某一段有90个碱基. 其另外一段有900个碱基,则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上的氨基酸种类数、氨基酸种类数最多分别有                  (  )

A.15种,15个;20种,150个    B.15种,15个;150种,150个

C.20种,15个;20种,150个    D.15种,15个;20种,20个

21.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可得出(C)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22.1981年底,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标志着我国具有人工合成核酸的能力,下列各试管通过人工合成产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加入

DNA

ATP

脱氧核苷酸

 


A.①④,②③产物分别相同

B.①④,②③生理过程不同

C.①②③④的进行都需要模版、原料、能量和酶

D.每个生物都必须要进行①②③④所有生理过程

23.科学家将含人的a-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a-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               (  )

A.DNA 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24.某生物的精原细胞中有六条染色体,当进入四分体时期,应有同源染色体对数、四分体数、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及脱氧核苷酸链数为:              (  )

A.3、3、12、24、48        B.3、3、6、12、24
C.6、6、12、24、48        D.3、6、6、12、24

25.某动物体的基因型为HhEe,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由它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任意两个精子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HE、he     B.He、he     C.He、He    D.HE、HE

26.一个基因型为YyRrHhEE的精原细胞、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一个同样基因型同样的生物体,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各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卵细胞、配子  (  )

A.2、1、8    B.4、4、8    C.4、1、10    D.2、4、6

27.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与A、a与a、A与a的分开;A与B、b或a与B、b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②   B.②②②②   C.③③②②     D.②③④②

28.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的数目和类型包含有(  )

①44+XY ②44+XX ③22+Y ④22+X ⑤44+YY ⑥88+XXXX ⑦88+XXYY ⑧88+YYYY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

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

30.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

A.子出现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3∶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31.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有黑斑蛇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32.一对杂合的黑色豚鼠交配,生出4只豚鼠。它们的表现型可能是       (  )

A.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三白一黑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中

33.已知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所以单纯从遗传物质角度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由于男性在产生精子过程中X精子与Y精子数量相当,且受精机会均等。一对夫妇所省4个孩子中                            (  )

A.全部男孩或全部女孩        B.三男一女或三女一男

C.二男二女              D.以上任何一中

34.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  )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35.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新表现型的几率,在后代全显性的个体中,杂合子的几率分别是                                (  )

A.37/64 26/27  B.27/64 1/27  C.37/64 1/27   D.27/64  26/27

36.高秆抗锈病小麦(DDTT)与矮秆不抗锈小麦(ddtt)杂交,F1自交后,将F2中的全部矮秆抗锈病小麦种子再种植(自交),按自由组合规律在F3 960株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株数是                                 (  )

A.480   B.450   C.320    D.160

37.如果在一个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得到的下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1/16       B.1/9       C.1/8        D.1/4

38.一对夫妇,其后代仅考虑甲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p,正常的可能性为q,若仅考虑乙病的得病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正常的可能为n,则这对夫妻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  )

 ①pn+qm  ②1-pm-qn  ③p+m-2pm  ④q+n-2n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

39.现有一粒绿色(yy)圆形(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缩形。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授粉结实(称子1代);子1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次自花授粉,收获了n枚籽粒(称子2代)。可以预测,这n枚籽粒中纯合的绿色、圆形粒约有                            (  )

 A.3n/8     B.2n/3     C.n/2       D.3n/4

40.玉米籽粒黄色对五色显性。现用五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现五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  )

①父本是杂合子  ②外来花粉授粉  ③多倍体不育  ④未受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1.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倒伏玉米乙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胚、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①、④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

42.已知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豆荚的饱满对皱缩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A 和B两株豌豆,其杂交后所获得到的豆荚和子叶的性状如下:黄色皱缩:绿色皱缩=1:1。则A和B的性状不可能为                          (  )

A.A为黄色皱缩,B为绿色饱满   B.A为黄色皱缩,B为绿色皱缩

C.A为黄色饱满,B为绿色皱缩   D.A为黄色饱满,B为绿色饱满

43.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以基因型为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子粒的表现型为   (  )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44.将基因型为AAbb的枝条作接穗,嫁接到基因型为aaBB的砧木上,接穗成活后,进行自花授粉,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                         (  )

A.AAbb     B.aaBB      C.AaBb     D.以上三种基因型都有

45.下图最有可能反应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系谱图是(注:   表示正常男女,  表示患病男女)                                 (  )

D

 

C

 

B

 

A

 
      

46.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 ,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47.现有一XXY的男孩。①若男孩色觉正常,其母色盲,其父亲正常;②若男孩色觉正常,其父色盲,其父母正常;③若男孩色盲,其母色盲,其父亲正常;则①②③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在什么生殖细胞                           (  )

A.精子、卵细胞、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C.卵细胞、不确定、精子   D.精子、不确定、精子

4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错误的是          (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4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50.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A.1/88   B.1/22   C.7/2200   D.3/800     

二.非选择题(共50)

51.(5分)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标记(如下表)

噬菌体成分

细菌成分

核苷酸

标记32P

31P

氨基酸

32S

标记35S

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征均相同,请分析: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原因是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原因是        

             

(3)此实验说明了                                

52.(15分)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和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无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2分)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    (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    (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和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    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花药壁植株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53.(7分)

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 E和e ,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1)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       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分别写出其基因型为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  种基因型?写出其基因型为           

(3)如果图中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请问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种?并写出基因型             

 (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54.(10分)玉米籽粒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合的黄种皮甜玉米植株的花粉给纯合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授粉,结出的种子全是白种皮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种下后自交,结出黄种皮种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现将F1连

结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出现在   

所结的种子中 ,表现为白种皮甜玉米的占这些

种子总数的      

  (2)将上述3对基本因均杂合的植株作父本

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将这些种子全种下去,高茎植株占总数的  

  (3)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已

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

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的。

  (4)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①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①                                     

  ②                                      

问题:

  ①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                           

  ②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是:                        

55.(15分)

(1)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蝇

152

148

48

52

雌蝇

297

0

101

0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        。(2分)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③在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2)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3)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和推导。

参考答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 - 5 DCBDC     6 -10 DDBCC     11-15 DACBC     16-20 CABBA

21-25 CDCBB     26-30 ACDCA     31-35 ADDCA     36-40 ACCAA

41-45 CDDAC     46-50 BBCDA

51.(5分)

(1) 32P和31P;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自身的DNA。

(2) 35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而是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质。(3)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52.(15分)

(1)RrBb;(2)RRbb,rrBB;(3)可育,结实,24条;(4)可育,结实,24条;(5)自然加倍,基因型纯合,基因型杂合;(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53.(7分)

(1) 2种或1种(有2种可能,一种可能出现2种基因型,一种可能出现1种基因型)。DdEeFF和DdEeff或DdEeFf。(不考虑字母顺序)

  若答案为:有2种可能,每种可能出现2种基因型,基因型写为DEF/deF和DEf/def或DEF/def和DEf/deF,才给分。提供这种答案是考虑到考生可能运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效应知识回答该问题。

(2)2种。DEF和def。(不考虑字母顺序)

(3)4种。DEF、DEf、deF、def。(不考虑字母顺序)

  (4)减数分裂的贡献更大。因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54.(10分)(1)黄色 F2 3/32

  (2)白色种皮非甜玉米和白种皮甜玉米  1/2

  (3)有关酶的合成

  (4)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①子代玉米苗全部长成高茎植株,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

    ②子代玉米苗全部长成矮茎植株,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问题:

    ①子代玉米植株全是矮茎。

②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但不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其他正确答案给分)

55.(15分)

(1)①BbXAXa和BbXAY  ② 1/3  ③1/16  5/16

(2)能,取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非直毛,非直毛×直毛),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能

解法一: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

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如图一)

若后代雌雄果蝇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如图二)

若后代雌雄果蝇均含有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1/2,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如图三)

解法二: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

若子代雌果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显性(如图二);若子代雌果蝇表现母本性状(如图一、三),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隐性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