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题

2014-5-11 0:35:35下载本试卷

高二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题(三)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2.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是:

A.肽链      B.DNA      C.信使RNA   D.转运RNA

3.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紫花和高茎         B.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C.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锈病      D.猫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4.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  C.褐毛兔     D.长毛兔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的作用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6.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7.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阳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8.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依次为:2.1×107、3.3×108、2.9×106、2.89×109千焦。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10.真核生物核基因上遗传信息表达的全过程发生在细胞的:

A.细胞核   B.染色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核糖体

11.AA×aa杂交的(豌豆)自花传粉受精直到第n代,随着世代的增加,群体将:

   A.杂合体的百分数减少     B.杂合体的百分数不变

   C.杂合体的百分数增加     D.基因型的比例(1∶2∶1)不变

12.以下哪种类型的亲本采取何种杂交方式,所产生的后代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A.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      B.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测交    

C.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      D.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纯合子杂交

13.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之比是( )

  A.♀∶♂=1∶1        B.♀∶♂=2∶1

C.♀∶♂=3∶1        D.♀∶♂=1∶0

14.右图是一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问:Ⅲ—7和Ⅲ—8结婚后,预测他们的后代出现正常男孩及患病女孩概率分别是 

A.3/4、1/4    B.3/8、1/4 

C.3/4、1/8    D.3/8、1/8

15.右图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均可发生在  

 A.①③     B.②⑥

 C.④⑤      D.③⑥ 

16.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7.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

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

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

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18. 某科学家分析一核酸的碱基含量的时候,A=T+U,你认为该核酸分子正在: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解旋

19、一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蓝

20、右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非选择题

21、右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肤色(A)对白色(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请识图回答:

 (1)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5为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0和Ⅲ11婚配,所生的子女中发病率为___________;只得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同时得二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22、下面①~③列举了三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2)在第②种方法中,我们若只考虑F1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小苗应有         种类型(理论数据)。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                    

23、下图中的4幅图中,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请据4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________。

(2)你认为图①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其中a表示_______,b表示_________。

(3)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_____。

(4)图④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_______,b代表_______。

21. (1)AaXBY      (2)1/6 

(3)1/3  11/36    1/36。

22、(1).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2).2n     

(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3、(1)③    (2)捕食   被捕者  捕食者  

(3) ②  b    (4)寄生物   宿主

闁哄牃鍋撻柡鍌滃閺嬪啰绮╅敓锟�

闁绘埈鍙冨Λ顒勫棘閸モ晝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