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测试(A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8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无机
离子是 ( )
A.Fe2+ B. Fe3+ C.Mg2+ D.Ca2+
2.下列用于鉴定还原性糖的试剂及产生的颜色反应是 ( )
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
C.碘液,蓝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
3.下列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成分是 ( )
A.脂肪 B.磷脂 C.胆固醇 D.维生素
4.病毒和细菌的根本区别是 (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遗传物质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有无细胞结构
5.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
A.主动运输 B.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 C.简单扩散 D. 易化作用
6.心肌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含有较多的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7.唾液腺细胞内与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三个细胞器依次是( )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D.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8.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
A.细胞质基质 B.细胞器 C.细胞核 D.细胞膜
9.主动运输不同于简单扩散的特点是 ( )
①不需要载体蛋白质 ②低浓度→高浓度 ③消耗能量
④需要载体蛋白质 ⑤高浓度→低浓度 ⑥不消耗能量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①④⑥
10.在不损伤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最适于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
A.蛋白酶 B.淀粉酶 C.盐酸 D.纤维素酶
11.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 )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 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
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12.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ATP
13.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和被分解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
A.叶绿体、葡萄糖 B.线粒体、蛋白质
C.线粒体、葡萄糖 D.高尔基体、蛋白质
14.呼吸作用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是 ( )
A.提供能量 B.提供水 C.维持体温 D.为光合作用提供CO2
15.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导致细胞质分裂的结构变化是 ( )
A.染色体解螺旋 B.细胞板形成 C.核仁结构重现 D.新的核膜出现
16.细胞分化过程的实质是 ( )
A.DNA的复制并平均分配 B.产生控制新性状的基因
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 D.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7.宇航员上太空一定要穿笨重的宇航服,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太空中的 ( )
A.严寒 B.酷热 C.不清楚的病原体 D.宇宙辐射
18.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 ( )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 B.染色体进行了复制
C.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
19.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B.受精卵中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20.噬菌体在细菌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
A.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B.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2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 )
A.AB B.ab C.Bb D.aB
22.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 )
A.75% B.25% C.12.5% D.37.5%
23.基因型为DD和dd的两株小麦杂交,对其子一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多倍体,该多倍体的基因型为 (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24.产生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 ( )
A.基因突变 B.缺少黑色素 C.缺少有关的酶 D.缺少阳光照射
25.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分别形成 ( )
A.DNA、RNA、蛋白质 B.DNA、RNA、氨基酸
C.RNA、DNA、核酸 D.RNA、DNA、脱氧核糖
26.DNA的一条链中的A+G/T+C=0.4,上述比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27.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28.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 )
A.DNA复制过程中 B.RNA复制过程中 C.转录过程中 D.翻译过程中
29.外形相似但不同种的鱼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将精子和卵排出体外,它们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原因是 ( )
A.地理隔离 B.形态隔离 C.行为隔离 D.生殖隔离
30.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了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使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1.中性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自然选择 B.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C.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信息大分子的进化速率
32.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33.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原因是 ( )
A.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一样 B.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D.物质代谢速率快
34. 温度感觉中枢在 ( )
A.小脑 B. 下丘脑 C. 大脑皮层 D.脊髓
3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
A.细胞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抗体
36.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 )
A.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C.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D.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3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
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8.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39.糖尿病人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是指 ( )
A.多食、多饮、体重增多、尿量减少 B.口渴、多饮、多尿、饭量减少
C.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D.多食、多饮、多尿、睡眠减少
40.在淡水养鱼,对雌鱼催情进行人工繁殖时,生产上常取鱼的某一腺体,将其研碎注射到同种鱼体内,该腺体是 ( )
A.垂体 B.下丘脑 C.精巢 D.肾上腺
41.在饲养家蚕时,为提高蚕丝的产量,常在喂养家蚕的桑叶上喷洒一定浓度的某种
激素。这种激素应是 ( )
A.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激素 D.生长激素
42.园林工人经常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 ( )
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顶端优势
C.抑制向光性生长 D.抑制细胞生长速度
43.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 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
44.同一草原上的羊与牛、狼与羊、人体中的蛔虫与人、双歧杆菌与人。这四种种间
关系分别是 ( )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45.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 )
A.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上
C.初级消费者取食生产者 D.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
46.下列食物链能成立的是 ( )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山鹰
C.植物→鹿→羚羊 D.植物→鼠→蛇→山鹰
47.今年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
A.大气中的CO2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48.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49.(7分)右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用A、a表示等位基因,分析并回答下列
问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Ⅰ1、Ⅱ5的基因型肯定是 。
(3)Ⅲ9的基因型是________,她为纯合体的可能性为_________。
(4)若Ⅲ7和Ⅲ10结婚,则属于______结婚,不宜生育,因为他们出生的孩子中患
病率为 。
50.(6分)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的 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
部分。
(2)图中(Ⅰ)是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 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 。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51.(7分)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以揭示生命和各种遗传
现象的奥秘。如下图甲、乙表示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请回答问题:
|
|
(1)从染色体形态来看,图中甲的性别为 性。
(2)若乙为白化病患者,则其致病基因不可能在 号染色体上。
(3)21号染色体为 染色体,若某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则此人
患 。
(4)建立人类基因组图谱需要分析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5)中国的“1%项目”是负责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
务。其中有 种碱基,是哪几对 。
52.(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
析回答:
草
兔
猫头鹰
![]() | |||
![]() | |||
草食昆虫
食虫鸟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 ,猫头鹰属于 。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
最终来源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
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
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生物学业水平综合评价测试(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B 4.D 5.B 6.A(【B】解析:心肌自动节律的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7.A(【A】解析: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转运。) 8.C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B 16.D(【A】解析: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7.D 18.C 19.B (【B】解析:受精卵中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20.A(【B】解析:噬菌体在细菌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所需原料来自细菌,由噬菌体的DNA控制。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是细菌的蛋白质。)
21.C 22.A 23.B (【B】解析:DD和dd的两株小麦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Dd,秋水仙素处理处理后,染色体加倍,基因型变为DDdd。)
24.A 25.A 26.B (【B】解析:DNA分子的两链碱基呈互补配对,A1= T2,G1 = C2,A1+G1/T2+C2= T2+C2/A1+G1=0.4,则A1+G1/T2+C2 =2.5) 27.A 28.A 29.D 30.B(【B】解析:新物种的形成一般先经过地理隔离,再形成生殖隔离。但新物种的形成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如植物中多倍体的形成。) 31.B 32.C 33.C 34.C 35.C 36.B 37.C(【B】解析:在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双向的。) 38.A 39.C 40.A 41.B(【B】解析:保幼激素能使虫体保持幼体状态,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 42.B 43.B 44.A 45.A 46. D(【B】解析:捕食食物链是食物链中常见的最重要模式,一般所讲的食物链,实际上就是捕食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47.B(【A】解析: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会使水质恶化,这一现象叫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 48.C (【B】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的多样性,即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应体现在这三个层次上。)
二、非选择题:
49.(7分)
(1)隐性,常染色体(【B】解析:据5号和6号都没病,后代10号有病,可确定为隐性遗传病。据4号有病,8号无病,可确定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2)Aa
(3)AA或Aa,1/3
(4)近亲,1/2
50.(6分)
(1)翻译,细胞质(核糖体)
(2)tRNA(或转运RNA),核糖体,TGATTCGAA
(3)C(【B】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即没有转录和翻译过程。)
51.(7分)
(1)男
(2)23
(3)常,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性智力障碍)
(4)24(【A】解析:人类基因组就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上DNA的总和。)
(5)4,A—T和G—C
52.(8分)
(1)生产者,消费者
(2)草,光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CO2(气体),光合,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