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暑期作业测验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
A.46%、54% B.23%、27% C.27%、23% D.46%、27%
2.下图中表示逆转录过程的是 ( )
![]() |
3.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
A.G≡C变为T = A B.A = 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胸腺嘧啶变为腺嘌呤
4.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 )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单倍体的染色体数是该物种体细胞的1/2
6.下列有关多倍体和单倍体成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 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
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
7.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8.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
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9.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
10.下列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
A.人的精细胞 B.人的受精卵细胞
C.单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D.人的成熟的红细胞
11.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③⑥
12.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 )
![]() |
13.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的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
森林时期 |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 ||
灰尺蛾 | 黑尺蛾' | 灰尺蛾 | 黑尺蛾 |
99% | 1% | 1% | 99% |
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
A.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 B.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
C.自然选择的作用 D.人工选择的作用
1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480粒,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 )
基因型 | YyRR | yyrr | YyRr | yyRr |
个体数 | 60粒 | 20粒 | 240粒 | 30粒 |
选项 | A | B | C | D |
15.在下列结构中,“A”分别表示( )
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苷
B.腺嘌呤、腺嘌呤、腺嘌呤
C.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苷
D.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苷
16.下图所表示的生理过程中的名称、碱基数、核苷酸数依次为 ( )
A.RNA复制、4 种、4 种 B.转录、 4 种、 4 种
C.DNA复制、5 种、5 种 D.转录、 5 种、 8 种
17.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的β链第63位氨基酸为组氨酸(CAU),Hb-M(异常血红蛋白)的β链第63位氨基酸为酪氨酸(UAU),这种变异的原因在于基因中 ( )
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 B.CAU变成了UAU
C.缺失一个碱基对 D.增添了一个碱基对
18.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提高突变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19.如图所示,为某一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父母均为正常,
其儿子为白化病患者,则该父母所生第二个小孩为白化
病男孩的机率为( )
A.0 B.1/4
C.1/8 D.1/2
20.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一条染色体有成对的基因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1.下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一组是 ( )
![]()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③④
22.兔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红狐在这条食物链中所处的消费级别及其营养级别分别是 (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
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24.把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青蛙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
25.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 )
①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正确答案)
26.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和转录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场所相同 B.两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产物相同 D.酶相同
27.下列物质中具有专一性,同时也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
A.细胞膜载体 B.转运RNA C.抗体 D.酶
28.细菌的变异来源于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29.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有错误的是 ( )
A.抗虫棉——杂交育种 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中国菏斯坦牛——基因突变 D.生产啤酒——有氧呼吸
|
A.Ⅰ
B.Ⅱ
C.Ⅲ
D.Ⅳ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 丙氨酸 | 苏氨酸 | 精氨酸 | 色氨酸 |
密码子 | GCA | ACU | CGU | UGG |
GCG | ACC | CGC | ||
GCC | ACA | CGA | ||
GCU | ACG | CGG |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1]_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这个氨
基酸与前接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32.豌豆有黄色(Y)圆粒(R)种子和绿色(y)
皱粒(r)种子的两个品种,如果生产上要想获得结
绿色圆粒种子的新品种豌豆,有两种育种方法,过程
如图所示:
(1)两种育种方法中,较先进的是____方法,它
与另一方法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A方法中,F2中绿色圆粒类型所占F2的比
例为___________。
(3)B方法的单倍体植株,其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
(4)B方法中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发生在幼苗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
(5)如若把A方法培育新品种过程,看作是一个品种的“进化”,那么这个过程是通过
定向的__________来实现的。
33.右图是一种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病(基因用A、a表示)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_______性基因。
(2)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世代中的________号。
(3)如果7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病的几率为_________。
(4)如果9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建议该夫妇生一个性别为____的孩子为好。
(5)若8号同时患有白化病(用B、b表示),在8号形成配子时,白化病基因与该基因之间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遗传。那么Ⅱ5、Ⅱ6两个体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
为: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
|
(1)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之间的运动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的。
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用字
母表示,下同),B代表 ,无机
环境是 。
(2)图中哪些营养级属于消费者
(用字母表示,下同),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3)你认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根瘤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什么成分?简单说明理由。
(4)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同,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5)有人认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就是次级消费者所吃掉的初级消费者内含有的有机物中储存的全部化学能”,这种观点对吗?回答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