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题

2014-5-11 0:35:37下载本试卷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红细胞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人体内所有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下列叙述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是

    A、呼吸道黏膜阻挡粉尘

    B、呑噬细胞将多种体内衰老细胞呑噬掉

    C、皮肤中黑色素的作用是防止紫外线损伤机体

    D、抗体特异性地清除抗原


4、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5、下列调节过程没有下丘脑参与的是

    A、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B、体温的调节

    C、血糖平衡的调节           D、二氧化碳的排出

6、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的不自觉战粟,这时

    A、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皮肤血流量增加         D、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8、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9、下图中的A、B、C、D、E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10、分别刺激图7中的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1、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

    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

12、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13、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除哪项外,均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14、在下列四种物质中,与细胞识别无关的是

  A、神经递质  B、抗体    C、DNA限制性内切酶   D、抗原决定簇

15、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虾构成的是

A、一个种群   B、多个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6、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

  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17、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IAA(生长素)浓度在曲线 a点(10-10mol/L),下列对B侧IAA浓度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A、B侧IAA浓度一定处于cd范围内

  B、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C、A侧IAA浓度为a是最适宜浓度,B侧IAA浓度低于a因而细胞伸长生长较A侧慢

  D、在飞船中,根的生长不受IAA的影响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19、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植物开花             B、荧火虫发光   

C、昆虫的性外激素          D、鸟的鸣叫

20、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2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

23、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多种其他激素的腺体是

  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

4、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胞外毒素失去毒性

25、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向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趁势。代表动物物种多

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生物必修2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0分)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27、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0分)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下图甲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导致的即时效应是            

29、(7分)下图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2)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废物资源化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抵抗力稳定性强于自然生态系统

  D、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3)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4)下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一地段蚯吲数量的变化,在图中B点时,蚯蚓种群属于            型。K值的含义是                      ,如果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该值      (能或不能)发生改变。

 

 


30、(13分)下图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电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_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__,而B和D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__。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试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还是单向),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b.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生物必修2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A

D

A

C

D

B

D

C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B

C

C

D

A

B

B

C

C

二、非选择题


26、(1)4分

(2)竞争 2分  (3)温度和湿度 2分   (4)遗传 2 分

27、每空1 分

(1)蛋白质   B淋巴细胞   浆细胞     (2)排斥    T淋巴

(3)C  B  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产生量比第一次多)2 分  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4)D

28、每空2 分

(1)感受器(1 分 )  d  (1 分 )  细胞膜(细胞体或树突)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B上)

(3)B神经元将持续兴奋

29、每空1 分

(1)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   (2)A、B    (3)分解者

(4)增长   环境最大容纳量   能

30、

(1)每空1 分    效应器   感受器   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

(2)1 分  E→D→C→B→A

(3)(8分)(参考答案,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a 方法步骤:电刺激①在②与A处用电位表测量电位变化      (2分)

结果与结论:在②与A处均能测到电位变化           (1分)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有        (1分)

b方法步骤:先电刺激②在③处测电位变化,然后再电刺激③在②处测电位变化(2分)

结果与结论:电刺激②时③处无电位变化,而刺激③时②处有电位变化(1分)

      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1分)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