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阶段测试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每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04年10月4日,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分享了200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两位科学家的成就是对人类嗅觉原理的研究,比如说一个人在春天的时候闻过丁香味,并且直到冬天的时候仍然还记得丁香的气味。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揭示,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位于鼻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的气味受体结合,然后将信号传达到大脑。这些气味受体属于 ( )
A.脂肪 B.固醇类 C.核酸 D.蛋白质
2.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 ( )
A.核糖、碱基、磷酸 B.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3.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4.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细菌、蓝细菌、蓝球藻
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
5.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1)变为视野(2),下列操作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⑤④③② (1) (2)
C.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①
6.有研究者将下列四种等量的细胞分别磨碎,然后放到四个离心试管内高速旋转离心,结果磨碎的液体分为四层,如右图,其中③层有较多的有氧呼吸的酶。则在下列的各种材料中③层最厚的细胞是:
A.皮肤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肾脏细胞
7.现有甲、乙、丙三只试管,甲中装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乙中装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丙中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酵母菌培养液,向三只试管中滴加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水的试管是
A.甲 B.丙 C.甲和乙 D.丙和乙
8.下列有关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的正确说法是
A.形成两个肽键 B.水中的氧来自氨基
C.形成多肽 D.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9.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生物体内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10.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1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12.右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⑴―⑸是对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描述:
⑴①―⑥都有膜结构 ⑵①的主要功能是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⑶该细胞需要的ATP主要由④提供 ⑷③④⑤都可产生水
⑸⑥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对水的吸收
以上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⑵⑷⑸ D. ⑶⑷⑸
13.高等植物细胞中与葡萄糖生成和彻底分解有关的细胞构造依次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和细胞质
C.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D.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4.右图为研究酶高效性的相关实验。请仔细观察后指出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A.催化剂种类
B.环境温度
C.试管的大小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15.给兔注射C6H1218O6,在兔体内最先发现含有18O的物质是下列的哪一种 ( )
A.H2O B.丙酮酸 C.CO2 D.乳酸
1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粒的分开
C.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17.实验证明,体外培养人体细胞,最多分裂50次左右就停止分裂了,这说明: ( )
A.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分化
C.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凋亡
D.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死亡
1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19.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0.1﹪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使瓶中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不考虑温度对水滴排出的影响),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可以粗略地反映什么?
光 照 | 排出的水滴数(个) |
红光 | 26 |
蓝光 | 32 |
黄光 | 2 |
绿光 | l |
A.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B.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C.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D.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20.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8 B.1/6 C.1/32 D.1/64
21.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22.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子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3.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4.桃子表面光滑对有毛桃为显性。现对毛桃的雌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A.光桃 B.毛桃 C.光桃的概率为1/3 D.毛桃的概率为1/3
25.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D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6.基因型为Aa的玉米白花传粉,右图中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纯合体的几率是
A.a B.b C.c D.d
27.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表现型相同的有
后代表现型 亲本组合 | 黄色圆粒 | 黄色皱粒 | 绿色圆粒 | 绿色皱粒 |
甲×乙 | 85 | 28 | 94 | 32 |
甲×丁 | 78 | 62 | 68 | 71 |
乙×丙 | 0 | 0 | 113 | 34 |
丁×戊 | 0 | 0 | 49 | 51 |
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9.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8和4 B.8和8 C.16和8 D.16和16
30.a和A、b和B、c和C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正确答案。)
31.将下列生物进行归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A.真核细胞: ④⑤⑦ B.原核细胞: ①②③⑨
C.非细胞结构: ⑥⑧ D.植物细胞:②⑦
3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会发生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及酶活性降低等现象
C.细胞的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贯穿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D.在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一直存在
33.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
D.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及第二极体
34.对某种植物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数量分别是49、52、50、51,这株植物的基因型可能是 (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35.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7小题,共50分)
36.(6分)请根据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1)甲图不能用来表示下列哪种生物的重大生命活动? ( )
A.艾滋病毒 B.酵母菌 C.草履虫 D.人
(2)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对于生物体有积极意义的过程是( )
A.A、B B .A、B、C C.A、B、C、D D.A、B、D
(3)乙图中的①→②、①→④过程相当于甲图中的 (选填左图中的A、B、C、D)过程。
(4)乙图中的①→③→⑤的过程相当于甲图中的 (选填甲图中的A、B、C、D)过程。
(5)乙图中的①→⑤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 (选填“相同”或“不同”)。
(6)若⑤为植物细胞,而⑤中的一个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在体外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说明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7.(8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类43%,糖类8%。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二倍。
(1)哺乳动物细胞内其他的膜有哪些? 。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
(3)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4)"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类主要是哪一类? 。它是构成细胞膜的 。
(5)脂类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二倍,这说明了 。
38.(9分)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 |
(1)甲图,该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它的名称是
或 或 。
(2)乙图,表示 期;丙图,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发生在 图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发生
在 图中
39.(6分)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2)Ⅱ—2的基因型是 。
(3)Ⅲ—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
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
40.(6分)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性状百分比
50
25
性状类型
黄 绿 圆 皱
色 色 粒 粒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是
。
(2)亲本中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和 。
(3)子代性状表现型及比例是 。
(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若使子代中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41.(8分)科学家为了研究动物的某项生理活动,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容器C中放一动物,用设置在E处的滤泵缓慢抽取装置中的空气。
(1)此实验研究的动物的生理活动是 。
(2)此项研究的假设是 。
(3)本实验还需设计一对照试验,对照试验的装置与此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
。设计对照试验的目的是 。
42.(7分)某小组在 “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 组 | 乙 组 | |
环境条件 | 阴暗、低温 |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
实验材料 | 同样一株韭苗 | 同样一株蒜苗 |
处理方法 |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自变量有 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乙组 。
②“实验材料”的选择: 。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预期实验结果(选填“变绿”或“变黄”):
甲组植株: ; 乙组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