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生 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 )
A.生殖作用 B.应激性 C.新陈代谢 D.适应性
2.生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 )
A.C、H、O B.C、H、O、N C.O、H D.H、P
3.由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组成的并且含有三种氨基酸的三肽有 (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4.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
A.核糖体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核酸
5.下列物质属于组织蛋白的有 ( )
A.血红蛋白 B.生长激素 C.唾液淀粉酶 D.胰岛素
6.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着丝点数的比值为2:1的时期是 ( )
①间期 ②前期 ③中期 ④后期 ⑤末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哪组结构能在高等生物同一个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被发现 ( )
A.染色质、染色体 B.纺缍丝、星射线
C.细胞板、中心体 D.纺锤体、中心体
8.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值、时间
|
A.甲、乙、丙、丁 B.甲、甲、丙、丁
C.甲、丁、乙、丙 D.甲、甲、乙、丁
9.下列哪一项活动与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叶面积无直接关系 ( )
|
10.右图表示ATP的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能表示发
生在动物肌肉细胞的线粒体中ATP变化曲线的是( )
A.a B.b
C.d D.e
11.能证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原理的最佳实例是 ( )
A.将土豆放在盐水中会失水变软
|
C.将萎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会变得硬挺
D.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2.如图为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是密封且
充满水的,仅细管中留有一个气泡。根据标尺可计算出气
泡移动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代
|
A.蒸腾失水的数量 B.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
C.植株吸收的水量 D.呼吸作用消耗的水量
13.如右图表示不同年龄叶片中几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曲,你认
为最能反映Ca和Mg两种元素的含量变化的是 ( )
A.d和c B.b和c
C.a和c D.c和b
14.根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共同点是 ( )
A.部位相同 B.原理相同 C.动力相同 D.不消耗能量
15.许多人增胖容易减肥难,其原因是 ( )
A.脂肪容易在皮下储存
B.脂肪不能转化为糖类
C.脂肪不能氧化分解为CO2和水,释放能量
D.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16.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 ( )
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肝、口腔
C.胰岛、肝、肾小管 D.肝脏、胃、小肠
17.某少女为苗条身材,常年吃素,且以蔬菜、水果为主,长此下去会导致体内 ( )
A.糖代谢受阻 B.脂代谢受阻
C.蛋白质代谢受阻 D.血糖升高
18.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和H2O同在一处形成的部位是 (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血浆 D.肺泡
19.如右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的干重与鲜重的
变化曲线。其中表示鲜重的曲线以及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
时间点分别是 ( )
A.c,M B.a,O
C.b,N D.d,S
20.测得某一植物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释放CO2的量比吸收的O2量大,且蛋白质、脂肪
含量不变,糖类含量减少。下列有关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21.下列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与水稻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蛔虫和乳酸菌 B.硝化细菌和小麦
C.柳树和大肠杆菌 D.草履虫和蘑菇
22.“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匀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
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
A.温度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2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
|
A. B. C. D.
24.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25.延长马铃薯保存时间的措施是 ( )
A.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增加氧气
B.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减少氧气
C.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
D.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
26.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该点处将会出现 ( )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27.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 ( )
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 ②使用的酒精质量分数为95% ③使用的龙
胆紫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④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 ⑤解离的
时间为10—15min ⑥漂洗的时间为10min ⑦染色的时间为3—5min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
28.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对斐林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直接滴加在苹果的切面上 B.最好是刚配制的
C.由甲液和乙液两种混合而成 D.使用时必须混合均匀
29.验证酶的高效性无关的材料或药品是 ( )
A.质量浓度为3g/mL的蔗糖溶液 B.体积分数为3%的H2O2液
C.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液 D.新鲜的动物肝脏
30.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几小时,然后把该叶片一半遮光、一
半曝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
粉。用现代的观点分析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表现在
( )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31.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所有细胞都需要钙,钙是许多生化与生理过程的“触发器”。
下理有关补钙的正确途径是 ( )
①经常晒太阳 ②常饮含钙高的硬水 ③常饮牛奶 ④适量补充维生素D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A.a、b、c B.b、c、a
C.a、c、b D.b、a、c
33.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始终不存在核仁和细胞壁结构的是 ( )
A.乳酸菌 B.蓝藻 C.支原体 D.变形虫
34.已落下的叶子中某矿质元素的含量显著少于落叶前的含量,而另一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几
乎相同,则这两种元素分别是下列的是 ( )
A.磷和镁 B.氮和钙 C.氢和铁 D.钾和铁
35.当人体幼年缺乏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身高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
|
S和T表示人体内激素
A.S和甲 B.S和乙 C.T和甲 D.T和乙
3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
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
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
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37.下列关于酶与激素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激素的调节过程一定有酶的参与 B.产生酶的细胞一定产生激素
C.激素和酶都在细胞内起作用 D.酶和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38.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 )
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39.某同学将若干只小鸭分成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与母亲隔离孵化,给甲组展示一
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给乙组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同时也放母鸭叫的
录音;丙组仍与母亲同处。实验持续若干天。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组在本实验中均可称为实验组
B.乙组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但不发出猫叫声
C.由于本能,甲组将尾随气球而移动
D.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鸭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40.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分别是 ( )
①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 ②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溶液、斐林试剂
③碘溶液、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 ④砖红色、橘黄色、紫色 ⑤蓝色、橘黄色、
紫色 ⑥紫色、砖红色、橘黄色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①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
(1)这一结构只有通过 才能观察到。
(2)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
发生 。
(3)参与有氧呼吸过程的酶存在于[ ]。
(4)由此细胞构成的生物可能的代谢类型
是 。
(5)该生物与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不同,是因
为细胞中具有[ ]。
(6)该细胞与神经元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
42.下表所列为冬小麦幼苗在一定光照强度的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每小时
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固定放出CO2毫克数表示(9分)
温 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光合速率 | 1.4 | 3.0 | 3.9 | 4.3 | 4.5 | 4.6 |
呼吸速率 | 0.4 | 0.5 | 0.8 | 1.3 | 2.0 | 2.6 |
请分析回答:
(1)由表中可知,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为 。
(2)冬小麦固定CO2的最初产物是 。
|
(4)冬小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积累的有机物与温度成正比,当温度继续升高,所积累
的有机物反而减少,原因是 限制了光合速率以及 的加强。
(5)在大田管理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43.右图所示,食物中的三大有机物从M进入细胞(Ce表示)的转变过程。据图回答(10
|
(1)图中A、B、C内的物质分别为 。
(2)为三大有机物消化提供酶的器官是图中
的 。
(3)图中维持血糖稳定的器官可能包括
。
(4)D中的O2进入Ce被利用,一般要经过
层细胞膜。
(5)能代表代谢终产物排出的是图中的
(填符号)。
44.右图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以N表示)和几种内分泌腺(分别以甲、乙、丙、
|
(1)图中a、b、c表示甲腺体通过分泌物对
其它三种内分泌腺进行调控,其中错误
的是 。
(2)甲与乙所分泌的激素对生长都有促进作
用,这二者的关系表现为 作用。
(3)当丁出现病变时,既影响消化,也可能
出现 失调。
(4)N所发出的 神经活动加强时,会促进丁的分泌。
(5)用结构名称写出由甲调节乙过程的途径 。
45.酶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请你利用下面的材料证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时放出能量的
多少。(提示:用温度的变化大小表示能量放出的多少)(14分)
提供的材料:等体积的烧瓶、带孔橡皮塞、温度计、导管、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盛
有37℃温水的水浴锅。
(1)实验原理:
。
(2)实验过程:
①
②
③
④
(3)结论:
。
(4)回答:①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有导管的烧瓶内不断 。
②如果在橡皮塞处加入一通气管至含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还可探究
的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A 6.A 7.D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A
15.D 16.C 17.C 18.B 19.B 20.D 21.B 22.D 23.B 24.D 25.D 26.D 27.A
28.A 29.A 30.D 31.C 32.B 33.C 34.D 35.D 36.D 37.A 38.D 39.C 40.C
二、非选择题:
41.(共9分)
(1)电子显微镜(1分) (2)皱缩(1分) (3)②⑧(2分)
(4)异养、需氧型(2分) (5)⑧(1分) (6)没有胞突(没有树突和轴突)(2分)
|
(1)15℃(1分)(2)C3(三碳化合物)(1分)
(3)(3分)
(4)光照强度 细胞呼吸(2分)
(5)A、B、D(2分)
43.(共10分)
(1)组织液、血浆、淋巴(错一个不给分)
(2)E
(3)L、J、H(少一个不给分)
(4)11 (5)n和b(少一个不给分)
44.(共8分)
(1)c(1分) (2)协同(2分) (3)内分泌(2分) (4)副交感(2分)
(5)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2分)
45.(共14分)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
分解释放少量的能量(2分)
(2)①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分成二等份,分别装入两烧瓶中;(2分)
②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分别在橡皮塞处插入温度计,在其中一个烧瓶的橡皮塞处
插入导管至溶液内;(2分)
③将两个烧瓶同时置于有温水的水浴锅内;(2分)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2分)
(3)有导管的烧瓶温度高,说明有氧呼吸放出能量多,无导管的烧瓶温度低,说明无氧
呼吸放出能量少。(2分)
(4)①通入新鲜空气(1分) ②放出CO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