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新陈代谢专题训练

2014-5-11 0:36:01下载本试卷

新陈代谢专题训练1

1.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  )

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m1)

Ca2+(%)

K+(%)

Mg2+(%)

光下

1090

135

27

179

暗中

435

105

35

113

    A.大麦在光下吸收K+ 速率比吸收水分速率快   B.大麦吸收水分受光照影响

    C.大麦根细胞膜上运载K+ 的载体比运载Ca2+、Mg2+ 的载体多

    D.大麦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互不影响的过程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产生于叶肉细胞

    B.在其他条件均正常时,若CO2的供应减少,则细胞中C3含量下降,C5含量上升

    C.若给予阳生植物充足的光照并保证CO2的供应,则可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

    D.在某一光照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3.右图表示人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X、Y物质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物质中可能含有必需氨基酸,Y物质不可能含有

    B.a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外,d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

    C.b过程要经过脱氨基作用,c过程需经过转氨基作用

    D.胰岛素可调节b过程,胰高血糖素要调节c过程

 
4.右图是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的简图,请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

物质最可能是肝糖元

    B.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肌细胞,则该细胞不具备细胞周期

    C.图示③④过程会使细胞中的ADP含量上升

    D.如果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激素浓度过高,则图中②的过程将加快

5.酵母菌是一种工业发酵常用的工程菌,某制药厂引入转基因的酵母菌后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分析,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及培养基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量(万个/ml)所得的结果,对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取样(阶段)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万个/ml)

32

60

121

334

762

821

819

824

A. a-e阶段,酵母菌的增殖方式主要为出芽生殖 B. g样品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在f-g阶段菌种数量和形态已相对稳定,可在此阶段选取菌种扩大培养

D.h阶段后如再继续培养,检测出异形的酵母菌会增多

6. (1)下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C2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表示三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②C物质既作为b过程进行时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进行提供   

③形成ATP和C物质时需要的能量是由   将光能转换成的电能。

④若将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气孔将逐渐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B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⑤将该植物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的CO2浓度,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若降低光照强度后重新测定,请在原图中用虚线表示出最可能的测定结果。

(2)植物体所需要的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的仍然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再度利用;有的形成不够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分解转移再利用;有的形成难溶解的稳定的化合物,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

①Mg元素是构成叶绿体中         的组成元素,缺乏该元素,植物叶片会呈现    色。

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溶液培养法来探究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还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                        培养液。

第二步:选取   的植物若干,平均分成两组,将这两组植物分别置于盛有上述培养液的容器中。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

如果         ,则说明叶绿体中含镁的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

7、为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步。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1)土壤浸出液:将取白花盆的土壤放入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2)试管;(3)烧杯:(4)淀粉糊:(5)蒸馏水;(6)斐林试剂;(7)碘液;(8)量筒:(9)酒精灯等。

(二)实验步骤:下面写出了实验的第一步,请你完成后面的步骤

(1)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加入             。在A烧杯中加入30mL    作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               作对照组。

(2)                 (3)             (4)                

(三)请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对应的结论: (提示:可设计表格表达)

第一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第二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第三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结论:

结论:

结论:

新陈代谢专题训练2

 
1.如果在“II”时期加入适合细菌生存但营养成分不同的培养基,细菌出现的变化是(  )

    A.细胞出现多种形态,甚至畸形,有些细胞开始解体

    B.分裂速度加快,代谢活动加强

    C.出现芽孢,可以产生大量次级代谢产物

    D.代谢活跃,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速度加快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土壤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

    B.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硝酸盐的形成

    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而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

    D.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氧化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氨气

3.下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②需要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4.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有关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对N2的利用

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

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

D.尽管水稻生长在水生环境中,其吸水的主要动力仍是蒸腾拉力

5.不同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特点是                                 (  )

A.必需元素的种类不同         B.必需元素的需要量相同

C.相同的生长时期必需元素的需要量相同D.不同的生长时期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6:Ⅰ: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图一中的b点的移动方向是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              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 e点与f点相比较, 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根据上图分析,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强光合作用的主要原理及措施,除此以外,请你提出在大棚栽培中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其他原理或措施(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

Ⅱ:下图表示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A~G代表不同的物质,①~13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物质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⑦过程发生在_________中,试写出葡萄糖经③⑦过程生成D物质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物质在人体内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图中的F是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E是丙氨酸,则11过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食物蛋白中的氨基酸种类对动物的重要性,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在保证其他营养物质供应的前提下,对小鼠进行了一些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①喂给小鼠足量的玉米蛋白,14天后小鼠死亡。经分析得知玉米蛋白缺少色氨酸和赖氨酸,这说明动物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足够量的食物蛋白,而且食物蛋白中______________更为重要。

②为了研究色氨酸是否是小鼠的必需氨基酸,某同学的设计方案是:提供给小鼠只缺色氨酸的饲料,如果存活时间不长,就确认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请你对该同学的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

如果请你参与该项活动,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如酶的活性等),又有外界因素(如光照强度等),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x代表光照强度,反映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曲线是    ,其主要影响      阶段。

(2)在外部因素适宜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内部因素除酶外,还有  ,它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如下体现:

  ①当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②当CO2浓度影响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3)在不同季节或一天的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一般不同,图B是用来验证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重要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原理是: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

    ③请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新陈代谢专题训练3

1.阴雨连绵的天气使得雨水浸泡了白菜菜地,下列生理作用因此不会降低的最可能是( )

 A、白菜根部吸收的:Ca叶中的Ca2+ B、白菜土壤中的K+白菜中的K+

 C、微生物:NH3HNO3       D、微生物:NO2N2

2.下列关于动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正常情况下,肝脏细胞可以将多余的脂肪合成脂蛋白

    B.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肌肉细胞可以将葡萄糖合成糖原

    C.糖类分解时可以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D.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不含氮部分可以用来合成脂肪

3.下列有关生物的代谢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B、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糖的氧化分解、糖元的合成、非糖物质转化成糖

C、丙图代表小麦光合作用曲线,如改为玉米,则图中的b点左移,c点右移

D、丁图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4.如图所示为某种细菌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该菌种来大量合成氨基酸乙,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

  A.基因工程,将控制酶c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细菌 B.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d的菌种

  C.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e的菌种 D.细胞工程,将该菌与另一种细菌进行细胞融合

5.下列有关植物水分及矿质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植物体内的水分的散失只能通过蒸腾作用

    C.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D.玉米的新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中获得N、K元素

 
6.(1)下图表示高等植物有关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其中四条曲线的环境条件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Ⅰ 0.10%CO­2­  30℃

 Ⅱ 0.10%CO­2­  20℃

Ⅲ 0.03%CO­2­  30℃

Ⅳ 0.03%CO­2­  20℃                                             

①下列关于图中各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ICD段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B.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以后开始合成有机物

C.F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暗反应速度的限制

D.各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②曲线Ⅲ、Ⅳ表明:在0.03%CO2和较强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从20℃升至30℃时,CO2吸收量并不随之增加,原因是    。若温室栽培农作物时遇此情况,可采取    等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

 
③当作物处于曲曲线Ⅱ代表的环境条件时,在E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可采取       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④在四种条件下BD段光合作用速率相同,

其限制因素是      

(2)在科学家们发现甘蔗这类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

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需要的三羧

酸酶系。为证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因缺少暗反应所需的三羧酸酶系

而不能合成淀粉,请利用右图所示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下面提供的试剂

补充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试剂:如图所示的A液、B液,三羧酸酶系稀释液、蒸馏水、

碘液、试管、吸管、水浴锅、ATP、NADPH、CO2等。

步骤: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Ⅰ、Ⅱ、Ⅲ,向Ⅰ、Ⅱ两试管加入2ml上述实验取得的A液,向Ⅲ号试管加入上述实验取得的B液。②              

③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ATP、NADPH后通入适宜浓度的CO2,且在25℃水浴中保温。

                              

结果:试管Ⅰ不变蓝,试管Ⅱ、Ⅲ变蓝。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7、某兴趣小组用水培法栽培植物,下列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Ⅰ.实验过程中甲、乙、丙三组学生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粗心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少加了一种含铁和含镁的试剂,只有丙组按配方配齐了全部元素。三组学生分别用配制好的营养液培养三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枝条,移至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只有C组长势良好,甲、乙组都出现了黄化症。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枝条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②请再举一种简便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枝条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Ⅱ.现将长势完全相同的三个枝条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并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研究叶面积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并完成实验的设计。(其它实验设备自设)

(1)该探究实验课题以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2)实验步骤:①将甲、乙枝条分别作_________、_______处理;②将丙枝条作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③三组装置置于__________条件下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3)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___

新陈代谢专题训练4

1.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和时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文本框: 氧气释放速率(毫升\小时)


图1                      图2

A.图1表明25℃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B.图2表明25℃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所产生的氧气总量比15℃时多10ml

C.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时,15℃比25℃更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D.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2.下图为生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简图,有关该图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上图中的所有物质均不含矿质元素

    B.经途径⑥可以使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增多

    C.三大营养物质之间转换的枢纽是呼 吸作用的中间产物

    D.动物细胞中能完成过程②的器官有肝脏、

肌肉和胰岛

3.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对其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      ②促进了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   

    ③促进了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④促进了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  

    ⑤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的有氧分解    ⑥促进了圆褐固氮菌的生物固氮作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4.如图表示几种含氮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不能独立进行⑧过程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必然存在于RNA上

B.土壤疏松可促进④过程,氧气不足可抑制②过程

C.人体的肝脏细胞通过⑦过程可以获得

8种必需氨基酸

D.部分细菌、蓝藻可以完成①过程,它们的细胞

结构中均没有核膜

 
5.如果用右图曲线表示春季晴朗的气候条件下,绿色植物体一昼义(24h)的代谢变化情况,此曲线所能表示的是                ( )

    A.二氧化碳固定量变过程B.合成ATP的量变过程

    C.经气孔进入的氧气的量变过程

    D.钙元素积累的量变过程

6,I.下表是某中年男子的血液化验单中部分数据: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项目

化验结果

正常参考值

血糖

185mg·dL—1

80 – 120mg·dL—1

甘油三酯

200mg·dL—1

10 – 150mg·dL—1

总胆固醇

300mg·dL—1

100 – 250mg·dL—1

谷丙转氨酶

正常

阴性

(1)该男子除可能有糖尿病外还可能患有          

(2)经调查该男子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试从分子水平分析该男子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   

(3)该男子为了降低血糖浓度,他不吃糖类,只吃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一段时间后,化验结果是血糖浓度仍然较高,由此说明             

(4)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人体内的    中,通过       作作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II.果蝇是遗传研究的理想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位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2)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和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遗传图解及文字说明推导过程。

7.I 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_____,c植物叶片出现在______。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_________植物叶片。

(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

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         _ 。维管束鞘细胞加碘液变蓝的是     植物(填图中字母)。

(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结果推测,三种植物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

Ⅱ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B.C.D,E。F,G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物质E是_____,物质F是___,物质G是_______

 (2)在过程①、②、⑨、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需要消耗氧气的是_____

 (3)物质B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层细胞膜。

 (4)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B,需经过淀粉酶和_______酶的催化分解。   (5)肌糖原的功能是_________。

 (6)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

新陈代谢专题训练5

一:选择题

1.牧区收割青干草往往要在牧草结籽前,而且要尽快晒干堆贮。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

①牧草在开花时营养成分向籽粒大量转移,而籽粒成熟后又极易脱落

②鲜草含自由水多,收割后不马上晒干微生物活动旺盛易造成霉变

③鲜草晒干过程中,只是水分的丢失,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并未损失

④新鲜青草,快速晾晒干燥,呼吸消耗降至最低,营养物质保留较多

⑤新鲜青草,迅速晒干后仍然保持着青绿色,可以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2、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形体微小的生物就是指微生物,如病毒,其形体比细菌还要小很多

B.大肠杆菌培养基里如果一旦出现乳糖则将会有分解乳糖的诱导酶产生,但分解葡萄糖的组成酶在细胞里一直存在

C.细菌连续培养中选用对数期菌体作菌种可明显缩短调整期,同时稳定期也因此而缩短,从而缩短了培育周期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这三项均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关于物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         B.氨基酸的不含氮部分能转变成糖类

C.糖元转变成葡萄糖均可以释放到血液中  D.动物的物质代谢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4.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II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那么根据图II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I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温室中应选择的灯泡种类分别是                        (   )

   A.①②③ A灯     B.③①② B灯    C.②①③ B灯  D.③①② C灯

5、将一株盆栽玉米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在光照充分的条件下,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提高该植物产量

B、在光照下二氧化碳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

C、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过程中酶的最适宜温度低

D、若每天交替12h光照,12h黑暗,25℃恒温条件下积累有机物最多

2,4,6

 

 
6.(一)下图是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③和④分别发生在组织细胞中的             

 (2)①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      器官,对这一过程有促进作用的激素是    ,由

       细胞分泌。

 (3)在②③④中,需消耗氧气的有       ;比较③④⑥ 三个生理过程,若最初葡萄糖消耗量相同,则释放能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4)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而水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        ,造成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5)④⑥的进行都必须通过一种中间产物A   来实现;由A形成丙氨酸需要通过   作用。

 (6)长跑后肌肉酸痛,血液PH 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发生了图中的      (填序号)过程;之后酸痛消失,血液PH逐渐恢复,这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图中的    (填序号)过程,此外还与血液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有关。

 
(二)多细胞生物调

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

胞通讯。细胞通讯是

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

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

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

相应的反应的过程。

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

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中的激素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2)B图中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      →     转换和传导,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C图所示的是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       ,而普通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       。过敏反应中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作为信号分子会导致血管壁的       变大。

(4)D图是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应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      ,它将被直接呈递给       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

 
7.下图是某细胞及有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图中7代表干扰素,则此细胞为     

细胞,该细胞能够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

若图中7代表胰高血糖素,则此细胞所处的内

环境为     

 (2)根据图中细胞有[  ]        

可以推知此细胞的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

 (3)过氧化氢是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对细胞有毒害

作用的物质,它能使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存在时代谢受

抑制,这是因为厌氧型生物细胞中不含分解过氧化氢

的酶。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解释的正确性。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别将等量的根瘤菌(需氧菌)和甲酸甲烷杆菌(厌氧菌)加水后粉碎,过滤后取得滤过液。

 第二步:取试管3支。并编为1、2、3号。

 第三步:3支试管均加入2mL       ,然后1号试管加人lmL     

2号试管加入         ,3号试管加入        ,振荡各试管。

 第四步:          号试管有气体产生,可采甲         检验气体性质。

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                    则说明上述解释正确。

答案1:DDACC

6.(1)①基质②能量③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④下降

  ⑤见下图,起点、拐点、终点均正确为2分,否则为0分

  (2)(12分,除①题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①叶绿素 黄②实验步骤:第一步:

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和缺Mg的完全第二步:同一品种、且生长健壮,大小、长势相同

第三步:两组植物叶片是否变黄以及变黄的顺序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叶片不变黄,缺Mg的完全培养液

中植物基部叶片(老叶)先变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叶片不变黄,缺Mg的完全培养液中植物幼叶(新叶)先变黄。  

7:(二)(1)等量淀粉糊,  土壤浸出液,  30ml蒸馏水

(2)在室温下放置若干天(一段时间)后,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0ml,另取两只试管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0ml。

(3)在A1、B1中分别加入碘液,A2、B2中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煮沸。

(4)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三)

第一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第二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第三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A1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B1

变蓝

变蓝

变蓝

A2

砖红色

砖红色

不出现砖红色(呈蓝色)

B2

不出现砖红色(呈蓝色)

不出现砖红色

不出现砖红色(呈蓝色)

结论:土壤浸出液将淀粉部分分解。

结论:土壤浸出液将淀粉全部分解。

结论:土壤浸出液没有将淀粉分解。

答案2:DDBDD

6:Ⅰ:

(1)A  (2)向右  (3)叶绿体基质  囊状结构薄膜   (4)低  高 

(5)适当提高温度  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供应量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Ⅱ:(1)肌糖元  脂肪   (2)细胞质基质   碳酸氢钠

(3)丙酮酸  丙酮酸   (4)①氨基酸种类  ②该同学实验不科学,缺少对照实验

a.将日龄、性别、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2分)

b.甲组饲喂含色氨酸的饲料,乙组饲喂不含色氨酸的饲料,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2分)

c.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鼠生长发育状况(2分)

7:(1)a 光反应(2分)

  (2)色素的数量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2分) 色素的数量(2分)五碳化合物的含量(2分)

 
  (3)①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本科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强度(2分)一定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量可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2分)

②一定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气泡数(2分)

③(3分)

答案3  D C AB D

6  (1)每空(2分)①C; ②CO2浓度太低 增施农家肥料、使用CO2发生器、投放干冰等;③适宜提高温度;④光照强度

  (2)②向Ⅰ、Ⅱ两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向Ⅱ号试管加入等体积的三羧酸酶系(2分)④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现象。(2分)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试管Ⅰ中加入了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因没有加入三羧酸酶系,不能进行暗反应,也就不能合成淀粉,故加入碘液后不变蓝;试管Ⅱ中,虽也是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但加入了三羧酸酶系,能进行暗反应,能俣成淀粉,故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试管Ⅲ中加入了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但因本身含有三羧酸酶系,能进行暗反应,能合成淀粉,故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4分)

7、Ⅰ.①直接观察老叶和新叶黄化的先后顺序,若老叶先黄化,则缺镁;若新叶先黄化,则缺铁 

②在A、B组水稻都出砚了黄化症后,添加镁或铁,观察水稻恢复正常的情况

Ⅱ.(1)水量在实验前后的液面  

(2)①剪去部分叶片 剪去全部叶片 ②对照(保留全部叶片) ③相同温度、光照适宜  

(3)叶片最多的装置水分减少明显   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水分越多

  

答案4  DC B D B

6.I.(共10分,每空2分)

  (1)高血脂症 (2)基因突变 (3)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可转化成糖类

  (4)肝脏 氨基转换(转氨基)

    II.(1)(8分)能(2分)。取直毛果蝇和非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2分),若正交和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分);若正交和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分)

  (2)(6分)能

    解法一: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为隐性(如图一);若后代雌、雄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如图二);若后代果蝇雄、雄均含有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一半,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如图三)

7.I(每空2分,共14分)(1)19:00、5:00   10:00、15:00 (2)b 

2,4,6

 
(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量减少   

(4)在10:00--15:00时之间,光合作用速度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

(5)a>b>c  

Ⅱ (每空1分,共10分)(1)乳酸 尿素 糖类、脂肪  (2)② ④  ② 

(3)7   (4)麦芽糖

(5)作为能量的暂时储备,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6)自身蛋白质的分解

答案5    D D C C D

6.(每空1分)(一)(13分)(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对得1分,漏答不给分)

    细胞质基质

  (2)肝脏 胰岛素 胰岛B (3)③  ③⑥④  (4)酒精 酶的种类不同

  (5)丙酮酸 转氨基(氨基转换)   (6)④⑧  ⑤⑥

  (二)(9分)(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答对得1分,漏答不给分) 糖蛋白

  (2)化学信号  电信号 (3)某些细胞表面 血清中  通透性

  (4)抗原决定簇  T细胞

7. (1)效应T 靶细胞 组织液

  (2)[1] 线粒体

  (3)实验步骤:

    第三步:H2O2溶液 根瘤菌滤过液 等量甲酸甲烷杆菌滤过液 等量清水

    第四步:1  带火星的卫生香

    实验结果及结论:

    1号试管有氧气产生,2、3号均不产生氧气(或1号试管的卫生香猛烈燃烧,2、3号试管的卫生香无变化)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